摘 要:創建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是使課堂活躍的保證;創設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情境是使課堂活躍的前提;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使課堂活躍的關鍵。
關鍵詞:高中英語課;課堂;教學氛圍
長期以來,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主要是“灌輸—接受”式教學模式,學生處于“聽講—練習—背誦—再現教師傳授的知識”的被動接受狀態,其課堂主人的地位長期被人為忽視而成為被動填裝知識的容器,教學缺乏應有的生機與活力。那么,怎樣使高中英語課堂活起來呢?
一、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活的課堂教學起始于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契訶夫曾說:“師生之間的一種互相懷有好感,互相尊重友愛的氣氛,這將有助于教學和教育任務的完成?!苯處熞υ谧鹬貙W生,理解學生,包容學生,愛護學生的基礎上與學生進行平等的溝通、交流,縮短師生間的距離,營造一種平等、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平易近人、和藹可親,是他們成長的朋友和學習伙伴,使學生在課堂上敢于質疑,樂于探究,勇于各抒己見,從而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有效地完成各項學習任務。
二、創設學生親身參與的教學情境
1.創設真實語言交流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正如布魯姆所說:“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當在課內創設更多的情境,讓學生有機會運用已學到的語言材料。”學習英語最根本的目的是交流信息,即在真實的社會情境中即時地使用語言或話語規則進行言語交際活動,巧妙生動的語境設置能夠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這種采用真實語言交流情境的教學,使學生身臨其境地聽和說,不僅使學生在濃厚的興趣與愉悅的情境中容易記住并學會使用這些單詞,而且在真實性的語言交際中訓練了學生的聽說能力。實踐證明: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需要,合理開發利用課程資源,創設一個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習興趣,引發學生躍躍欲試的心理和解決矛盾愿望的教學情境,就可以使學生的注意、記憶、思維凝聚在一起而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2.創設以活動為載體的教學情境,為學生運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和解決問題提供廣闊的舞臺。《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要求:“高中英語課程應根據高中學生認知特點和學習發展需要,在進一步發展學生基本語言運用能力的同時,著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和發展創造必要的條件?!币虼?,教師要在教學中精心鉆研教材,尋找、挖掘和創設符合學生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的諸如角色扮演、小品表演、游戲、演講辯論會、時事點評、影視作品評論、英語課本劇等語言交流情境,把教材上凝固的文字轉化成聲情并茂的語言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真實語境中進行思想感情和信息的交流,這不僅能把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可感知的直觀形式,而且改變了“我講你聽”的單一的教學方式,形成了師生充分交流互動、生生充分交流互動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局面,更主要的是能夠培養學生直接用英語思維、用英語表達的習慣,有利于提高學生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
3.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多媒體教學情境,形象、生動、快捷地交流信息,吸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眾所周知,運用多媒體教學能活躍課堂氣氛。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等適時地為學生展示豐富的音樂、圖片、電影、動畫等材料,也可以充分利用精彩的英語學習網站、網上圖書館、英語聊天室、E-mail、博客等網絡資源增強教學的直觀性,提高學習過程的趣味性,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增加教學信息量,提高思維密度,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要讓課堂教學活起來,教師應轉變自己的角色,讓學生做主角,凡是學生能表達的讓學生自己去說,凡是學生能動手的讓學生自己去做,凡是學生能思考的讓學生自己去想,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發展學生基本語言運用能力,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朱慕菊.走進新課程[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傅道春.新課程中教師行為的變化[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單位 內蒙古興安盟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