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人類社會中客觀存在的現象,更是人與人之間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幼兒期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又是在具體運用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因此,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應該為幼兒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培養幼兒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讓每個幼兒的口語在“對話”的平臺上,得到迅速發展和提高。我嘗試著做了如下探索:
一、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使幼兒有話可說
豐富的生活內容與經驗是幼兒語言表達的源泉,成人應有意識地豐富幼兒的生活內容,幫助他們積累生活經驗,教孩子體驗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可以成為幼兒的觀察對象,生活中的每一種情緒、每一個活動都可以成為幼兒體驗的內容。成人也應把自己所聞、所見、所思所感大膽地表述出來,或讓成人把幼兒所說的話記錄下來,使幼兒在語言與文字之間建立聯系。成人還可以利用圖書、故事、兒歌等形式為幼兒提供表達與交流的機會,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如看圖講述可以培養孩子的想象力、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復述故事可以培養幼兒的記憶力和語言的流暢性。
二、與幼兒平等對話,讓幼兒敢說
一日生活中,幼兒隨時有表達意愿和感受的要求,成人應關注幼兒的想法,鼓勵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使幼兒有話愿說。教師與幼兒之間應該是互為平等的“對話”伙伴。幼兒是活動的主體,教師是對話的主體,和孩子交流時,假如你彎下腰,拉著孩子的手,看著孩子純真的眼睛說話,讓孩子感受到你我之間的平等和親切,他會把自己內心的悄悄話一咕嚕地全告訴你;在幼兒游戲時,如果你洋溢著熱情組織孩子們一起嬉戲,讓孩子感受到老師也是一個愛玩的大孩子,他們會擁著你七嘴八舌地說說游戲的快樂。在這平等對話中,師幼互動,逐漸溝通、融洽、和諧、愉快,這樣幼兒的口語表達得以發展,情感得以激發,智慧得以提升。
三、鼓勵幼兒個體間的平等對話,讓每個幼兒都喜歡說
同伴間的相互作用是幼兒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同伴之間的相互交流可以促進幼兒語言的發展。幼兒在交往中會調動已有經驗,運用語言技巧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此成人應為幼兒提供與同伴交流的機會,使幼兒在交往中感受語言交流帶來的樂趣。幼兒在幼兒園主要以活動為主,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發展幼兒的語言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集體活動中,兒童有時與教師溝通,有時兒童之間相互交流。在小組活動中,兒童之間的交談往往比較充分,他們會憑著各自的生活經驗進行交流與討論。
四、讓周圍熟悉的環境與幼兒產生對話,使幼兒有機會說
兒童的世界到處充滿著美的色彩,他們愛玩、愛畫、愛制作,讓他們參與到幼兒園的墻飾活動中來,激勵幼兒去想、去說、去做,不知不覺中得到了美的熏陶,又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幼兒園的活動區角是每個幼兒參與實踐活動的最好去處。如自然角飼養的小白兔,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小動物,幼兒在觀察、照料的過程中,可以描述它的外形、行動,交流喂養的好辦法,他們在實踐中獲得了知識,發展了語言。帶著幼兒走進大自然的懷抱,鼓勵他們去摸、去看、去聞、去聽,讓他們親身體驗、感受這豐富多彩、變化無窮的世界。
總之,在培養幼兒的口語能力時,要把握每個幼兒的實際,掌握幼兒學習語言的規律,有計劃地進行培養和訓練,讓幼兒多看、多聽、多說、多練,培養良好的口語交往習慣,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那么,幼兒的語言一定會健康的發展。
(作者單位 河北省唐山市灤縣新城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