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還存在著某些認識上的誤區。如何很好地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課堂教學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要充分有效的發揮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中作用,必須重視多媒體技術與課程內容整合及傳統教學方法的有機結合。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多媒體使圖、文、聲、像和動態視頻等效果直觀地把傳統媒體技術條件下難以表述的現象與過程主動而形象地顯現出來。使教學方法靈活多樣,信息技術傳遞立體多元,教學效果明顯改善。但還存在以下誤區:
一、全程照搬教材,教學方法簡單
教學是一種特殊的認知活動,師生都是活動的主體。課堂教學的精髓是師生間的相互交流,相互影響。多媒體課件在課堂教中的實質是輔助的教學工具,應用它是為了給教學提供更加逼真的表現效果,擴大學生的感知空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起到的仍是導向作用。少數教師的教學方法簡單,只是把教材的內容全部搬到了電腦屏幕上,再用投影儀設備投射到大屏幕上來代替黑板。這樣不僅會增加課件制作人員的工作量,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也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失去了多媒體的優勢,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二、過分信賴投影,忽略基礎訓練
在多媒體課堂教學中,使用最多的是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型課件。它起到的作用成了替代板書,對技術問題討論的很多,而對教育本身卻淡化了。教育理論告訴我們,課堂教學不能“滿堂灌”,不能講得天衣無縫,要使學生有自學、思考的余地。而有些教師只管低頭盯著電腦屏幕“念”或者操控電腦演示多媒體課件。大屏幕成了信息海洋,不管學生是否來得及閱讀和消化。教師忽略了“講、寫、演、畫、算”等基本功訓練。
三、重視CAI,忽略了真情實景教學
有了計算機輔助教學,就不考慮傳統教學手段。殊不知,“最好的技術”+“最先進的理論”≠“最佳的學習效果”。CAI雖然本身具有一些其他教學媒體和教學手段所不具備的優良的特性,但是在帶來優良特性的同時,其技術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一些局限。如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有的教師只讓學生觀看或操控用Flash或3Dmax制作的實驗動畫,完全替代了實物操作,使學生對現實世界的認識出現偏差,人際溝通的能力得不到提高,成了一個電腦陪同長大的“人才”。研究證明,在所有的溝通形式中,面對面進行溝通及現實情景式的教學對人才培養最為有利,也最有利于促進學習者之間的相互交流。
(作者單位 河南省南樂縣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