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是信息時代,傳統的教學和學習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教育的需要,科學發展衍生出網絡,開展網絡教學是學校教育面臨信息時代的必然選擇。目前不少學校順應時代需要建設了校園網,并連入了互聯網,開始了網絡教學的嘗試。開展網絡教學有何意義呢?它對學校教學將會帶來什么影響?當前開展網絡教學應注意些什么?筆者就這些問題做初步的探討。
一、開展網絡教學是時代的要求
信息時代特點是知識更新速度快,人才競爭激烈。這對學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校必須要培養具備創新能力的創造型人才,而不應當只是被動接受知識、不善于創新也不敢于創新的知識型人才。信息社會知識多、更新快,學習者必須有選擇地學、不斷地學,想從老師那里學點書本知識以一勞永逸已經不可能了。明智的選擇應該讓學生學會離開老師如何學習,學會如何在信息的海洋中尋覓到自己需要的知識,如何利用各種認知手段以不斷獲得新知識,使自己與時代同步。無論教師還是學生,每個人在學校和課堂學習的時間在人的一生中總是很短暫的,實施終身教育是時代對每個人的要求,要經常性地獲取新的知識和技能,接受新的信息和事物,一生都要堅持不斷地學習。互聯網的不斷完善和發展,為實現這一目標提供了非常方便的終身教育體系,使人們可以不受時空限制自由地接受教育、進行知識更新。
二、實施網絡教學能夠落實新課程改革的各項要求
教育除了要大幅度地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益,培養高素質的人才以外,還要求其內容科學、方法優化,使學習者可以優質、高效地接受教育。一方面,教師在設計的課程材料中融入了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經驗;另一方面,教師借助一定的技術手段,為學生提供學習內容輔導、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機維持等方面的幫助。同時網絡教學跟傳統教學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優越性:首先,網絡的信息量大、信息傳遞便捷、交互性強的特點,有利于開展發現式和協同式教學,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有利于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其次,網絡是信息社會最為有效的信息獲取工具,開展網絡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利用網絡進行信息的獲取、分析、加工的能力,從而有利于學生信息能力的培養。最后,開展網絡遠程教育,是信息時代最為有效的全民教育和終身教育方式。總之,開展網絡教學是實現新課程改革目標的有效途徑,是時代的需要,是學校教學的必然選擇。
三、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的關系
我們相信隨著我國教育信息化進程的推進以及網絡教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教學越來越滿足教學的需要而將會成為一種主流的教學方式。網絡教學是學校教育面臨信息時代的重大抉擇,網絡教學的開展給學校教學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學校應積極創造條件,大膽涉足網絡教學。但我們也不能說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即將被方興未艾的網絡教學所代替,因為傳統的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各有長短。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有其明顯的優勢:有利于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有利于教學的組織、管理和教學過程的調控,對教學環境建設要求比較低,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人際交流,而網絡教學對情感目標、動作技能目標(如體育、實驗技能等)的教學效果不太理想。學習者的自控力受年齡以及學習風格的影響。因此,我們不應完全否定傳統課堂教學的長處,學校和廣大教師應充分發揮其特有的優勢,注重教學的優化設計,合理選擇教學方式,尋求課堂教學和網絡教學的最佳結合點,優質高效地培養能夠適應時代要求、適合21世紀需要的新型人才。
(作者單位 甘肅金昌市金川公司龍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