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彭雪楓與抗大第四分校

2011-12-31 00:00:00蘇振蘭
文史春秋 2011年11期

抗大第四分校于1940年3月在豫皖蘇邊區創建,在淮北洪澤湖畔發展,1945年9月抗戰勝利后結束,是抗大總校在新四軍中成立最早、歷時最長的一所分校。期間,它吸收華中和江南的革命知識青年,在江淮平原的艱難條件下堅持辦學,共培養了近5000名干部,為新四軍第四師和豫皖蘇抗日根據地的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期間,分校校長彭雪楓為學校的成長壯大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一、從新四軍游擊支隊隨營學校到新四軍第六支隊隨營學校

1938年9月中旬,中共河南省委決定,將新四軍在竹溝鎮辦的教導隊部分畢業學員、八路軍從山西臨汾派到竹溝鎮的部分干部以及在當地招收的新兵共370多人,改編成新四軍游擊支隊,由彭雪楓擔任司令員兼政委,張震擔任參謀長,負責開創豫皖蘇魯邊區新局面,與八路軍冀魯豫部隊溝通聯系。10月下旬,游擊支隊進入河南睢縣、杞縣、太康廣大地區,根據豫東、皖北平原地區的特點,靈活運用游擊戰術,積極打擊偽軍、土匪,擴大了新四軍在豫東地區的影響。

在新四軍游擊支隊東征勝利的形勢下,豫東許多有志抗日的青年學生紛紛要求參加新四軍。同時,隨著部隊的發展也急需培養干部。為此,彭雪楓等支隊領導決定開辦隨營學校。

1938年11月,新四軍游擊支隊隨營學校在睢(縣)杞(縣)太(康)地區成立,彭雪楓兼任校長,吳芝圃兼任副校長,蕭望東兼任政治部主任。學員共有120人,編成1個中隊,下設2個分隊和1個女生隊。12月上旬,游擊支隊和隨營學校進駐河南鹿邑縣白馬驛整訓。部隊安定下來后,彭雪楓抓緊了隨營學校建設,學校制定了嚴格的教育計劃。為保證教育質量,彭雪楓等支隊首長親自授課。當時,由八路軍派來的一批干部也同隨營學校一起行動。

1939年初,新四軍游擊支隊繼續東進,活動于河南、安徽兩省交界的商丘、毫縣、永城地區,相繼進行了蘆家廟、瓦崗戰斗,打擊了日偽軍。“隨營學校師生作為游擊支隊的后備力量,彭司令員也經常讓他們上前線實戰鍛煉,讓學員在戰火中成長”。

1939年夏,游擊支隊隨營學校開始第3期的招生工作,當時安徽宿縣、蒙城、淮遠等地的100多名熱血青年報名入學。9月,隨營學校移駐安徽渦陽縣新興集以西的麻冢集,相對安定下來。10月,中共豫皖蘇邊區黨委成立,游擊區也已經擴大到10個縣。當月,游擊支隊2個學兵排60多人并入隨營學校學習,豫皖蘇邊區的蕭縣、宿縣、永城、毫縣等縣青年也紛紛前來報名,學員很快增加到250多人。

1939年11月,游擊支隊改稱為新四軍第六支隊,仍由彭雪楓任司令員兼政委;同時,游擊支隊隨營學校改稱第六支隊隨營學校,彭雪楓繼續兼任校長。到當年年底,第六支隊已發展成為擁有3個主力團、4個總隊、1個特務團和3個獨立團的游擊兵團,共1.78萬多人。隨著第六支隊和司令員彭雪楓的威名日益響亮,第六支隊隨營學校的影響也日益擴大,對廣大愛國青年越來越具有吸引力。

1939年12月11日,第六支隊隨營學校在支隊辦的《拂曉報》刊登招生廣告:為適應民族抗戰需要培養軍事政治干部人才,招收18歲以上25歲以下之初中以上或同等學力者300名,課程有統一戰線、游擊戰術、三民主義、中日問題、政治工作、群眾工作、步兵戰術。招生廣告刊登后,不但豫皖蘇邊區各縣青年踴躍報名,而且安徽、河南國民黨統治區的不少進步青年也慕名遠道而來。不久,永城縣干部訓練班100多人又并入隨營學校。短短一個月,全校學員總數達到500多人,編成4個中隊和1個女生隊。隨后,學校機構得以充實,教學逐步走向正規。

1939年11月19日,中共中央書記處就江北新四軍向東海邊發展的問題,致電劉少奇、彭德懷等,指出:“中原局應動員豫西鄂北的大批忠實青年去彭雪楓部開辦千人左右之學校,雪楓在當地應注意招收些知識分子”;“北方局應立刻準備從抗大本校及一、二兩分校撥出學生700人妥慎地送往雪楓處。”

1940年2月24日,毛澤東、王稼祥又致電朱德、彭德懷、楊尚昆、劉少奇:“華中青年學生因受李品仙壓迫,大批地來到新四軍,華中應立即成立抗大分校,吸收華中大批青年學生。”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第六支隊黨委決定:以隨營學校為基礎,成立抗大第四分校,彭雪楓兼任校長,吳芝圃兼任副校長;學校下設訓練部、政治部、總務科、供衛科和秘書室,分別管理全校的教育、行政和政治思想工作;隨營學校的第一、二、三中隊和女生隊共180多人,于1940年3月中旬轉入第四分校繼續學習。

二、“抗日斗爭形勢嚴峻,不允許空談政治,必須強化軍事教育。”

1940年3月18日,抗大第四分校在第六支隊司令部駐地渦陽縣新興集的“精忠堂”舉行開學典禮。第六支隊和豫皖蘇邊區領導彭雪楓、吳芝圃等出席了大會,彭雪楓在會上講了話,他勉勵大家要能文能武,立志做一個政治的軍事家、軍事的政治家,把抗大四分校辦成培養軍政干部的大熔爐。有與會的學員回憶:“彭司令員滔滔不絕,從我們開學典禮的‘精忠堂’講開去,要大家學習岳飛‘精忠報國’的精神,我們聽了都振奮不已!”

開學后,仍有不少革命知識青年絡繹不絕地到校學習,最終學員人數達到1000人左右。這期學員,有來自豫皖蘇根據地的知識青年,有來自河南、安徽等國民黨統治區的共產黨員和進步青年,還有從敵占區大城市來的愛國青年,還加上彭雪楓親自從第六支隊挑選的200多名優秀連、排干部。不久,彭雪楓又將第六支隊教導隊和蕭縣學兵連調歸第四分校建制。

學員編為2個大隊和2個直屬隊:第一大隊為軍事大隊,轄第一、二、三中隊;第二大隊為政治大隊,轄第四、五、六中隊;還有直屬防化隊和女生隊。當時,各大隊分駐在麻冢集及其附近,距日偽軍據點只有10多公里,常常可以聽到槍炮聲。對此,彭雪楓說:“這是培養敵情觀念!”當時,第一大隊駐唐樓,第二大隊駐曾樓,女生隊駐集北頭街西,防化隊駐麻冢集西,校部駐集北頭街東。一時間,人多房少,學校無固定校舍,全是借用民房。對此,彭雪楓說:“這提醒我們不要脫離人民群眾,不然我們就要被掃地出門!”

在課程設置上,彭雪楓根據知識青年較多的特點,建議開設有哲學、政治經濟學、中國革命運動史、中國革命問題等基本理論和游擊戰術、步兵戰術、戰略指導、兵器常識、射擊投彈等軍事技術基本知識課程。同時,還有黨課教育和形勢教育。他還要求各大隊根據自身的特點,分別制定教學計劃。由于缺乏專職教員,開學后第六支隊和豫皖蘇邊區黨委負責同志都親自到學校講課或作報告。彭雪楓以身作則,主動要求講游擊戰術,吳芝圃講群眾工作,張震講步兵戰術和戰略指導,蕭望東講政治工作,張百川講政治經濟學,孫叔平講中國革命運動史,周季方講哲學、黨史,曹荻秋講中國革命問題,向明講群眾運動……

各位領導同志講課、作報告時,結合豫皖蘇邊區斗爭實際,深入淺出地闡明馬列主義的基本理論,給學員以極大的啟發和教育。作為校長,彭雪楓還先后為第四分校編寫了《游擊戰術的實際運用》、《戰略戰術講授提綱》等教材。有一次,他講軍事理論課時,結合抗日戰爭實際,精辟地闡述了敵我形勢及游擊戰的戰略地位和戰略思想。有的學員把他講的這一課,譽為“生命中的第一課”。

為了發揚民主,有利于學員互相幫助和自我教育,彭雪楓決定成立學生會。1940年5月13日,第四分校學生會舉行成立大會,王奇等12人當選為校學生會執行委員。彭雪楓親臨大會講話,對民主集中制原則和國內外形勢作了精辟闡述,使大家進一步明確了敵后斗爭的任務,提高了奮發學習的信心和參加抗戰的勇氣。“在軍事學校成立學生會,在當時確實是別出心裁,也反映了彭司令員敢于嘗試新鮮事物”。

1940年6月1日,第六支隊在新興集召開紀念“五卅運動”大會,部隊首長檢閱了部隊和第四分校的訓練成績,號召邊區軍民繼承“五卅”革命精神,爭取抗戰早日勝利。在大會進行過程中,突遭千多名日偽軍的襲擊,彭雪楓果斷地指揮部隊進行頑強的反擊,殲敵200多人,分校學員安全轉移。這是第四分校成立后經受的第一次戰斗考驗。

1940年4月,抗大總校根據中共中央軍委的指示,決定派出華中派遣大隊加強第四分校的辦學力量。華中派遣大隊200多名教職人員由大隊長劉清明、李干輝政委率領,從晉東南的蟠龍鎮出發,經冀魯豫過平漢鐵路,歷時3個月,于6月26日到達第四分校駐地麻冢集。隨后,華中派遣大隊編入第四分校,劉清明任副教育長兼訓練部長,李干輝任政治部主任,其他同志分配到機關、大隊和中隊擔任軍政領導和教學工作。“應該說,華中派遣大隊的到來,大大加強了第四分校的辦學力量”。為保證教學計劃的順利實施,彭雪楓領導第四分校成立了教研組,編寫統一教材,組建臨時補習班,邊學邊教。在教學安排上,彭雪楓指示:“抗日斗爭形勢嚴峻,不允許空談政治,必須強化軍事教育。”因此,軍事隊軍事課占2/3,政治課占1/3;政治隊政治課占2/3,軍事課占1/3。

三、“你們應該一面學習,一面戰斗,要經常處于戰備狀態”

1940年8月,新四軍第六支隊與八路軍第二縱隊一部合編,成立八路軍第四縱隊,彭雪楓任縱隊司令員,并繼續擔任第四分校校長。當年11月7日,第四分校第二期開學典禮在麻冢集南的牌坊集舉行。彭雪楓出席開學典禮并發表講話,鄭重指出:“永城、毫縣、宿縣之日偽軍,最近調動頻繁,似有對我邊區進行‘掃蕩’之勢”,“你們應該一面學習,一面戰斗,要經常處于戰備狀態,隨時應付敵人之‘掃蕩’,做好在戰斗中辦學的準備。”

第二期學員約900人左右,有部隊選送的連、排干部,有地方黨政干部,也有外來的知識青年,編為2個大隊、7個中隊(其中3個部隊干部隊,1個地方干部隊,3個知識青年隊)。有該期學員回憶說:“這一期培養的學員既有部隊干部,又有地方干部,還有知識青年,在這三個方面,彭司令員都有實際經驗,他自己就是‘三結合’的典范,因此培養起來得心應手!”

1941年春,為反擊國民黨頑固派制造“皖南事變”,中共中央決定重建新四軍,八路軍第四縱隊改編為新四軍第四師,彭雪楓任師長兼政委。這時,日軍進一步扶植南京汪精衛偽政權,并趁國民黨頑固派積極反共之機,糾集兵力向華中抗日根據地進行瘋狂“掃蕩”。豫皖蘇邊區位于津浦路、隴海路、黃河及淮河之間,是華北與華中抗日根據地聯系的紐帶之一,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因此,它不僅是日軍“掃蕩”的重點地區,也是國民黨頑固派軍隊進攻的主要目標。當時,蔣介石特地從豫西調來嫡系湯恩伯的第三十一集團軍作為骨干力量,以相當于新四軍第四師7倍的兵力,企圖一舉圍殲新四軍第四師主力。

面對日偽軍的“掃蕩”與國民黨頑固派進攻的險惡環境,彭雪楓指示第四分校:采取小型、分散、隱蔽的辦學方法,晝伏夜行,不斷轉移,利用戰斗間隙進行教學。

1941年2月9日,第四分校奉命開始轉移。行軍中,下起濛濛細雨,學員們的衣服、背包都被淋濕了。后來,又飄起雪花。經過3天雨雪中的急行軍,分校教職學員于12日到達渦河北岸雙澗集渡口。此時,北風卷著鵝毛大雪紛紛揚揚,各學員隊按建制站在渦河岸邊等待渡河。在教育長劉清明的指揮下,全校僅靠3條小木船,井然有序地渡過渦河,進駐周圩子休整。3月中旬,為了便于主力部隊執行反擊作戰任務,也便于分校進行一些教學活動,并執行支援作戰的任務,彭雪楓調整了教學組織,把學校干部、學員和后勤人員整編為3個工作團,分別隨第四師師部、第十旅、第十一旅活動:第一工作團,由校部、第一中隊、女生隊等單位組成,在教育長劉清明率領下,隨師部行動;第二工作團由第二、四、六中隊組成,在吳劍、李挽倫率領下,隨第十旅行動;第三工作團由校政治部和第三、五中隊組成,在政治部主任張明河率領下,隨第十一旅行動。彭雪楓規定了各工作團的主要任務是:協助地方政府籌糧、擴軍、做群眾工作、支援部隊作戰,并同敵人進行游擊周旋,以保存有生力量,執行鞏固后方的任務。結果,各工作團僅用1個半月的時間就動員了300多名青年參軍,征集軍糧10萬斤,勝利地完成了彭雪楓交給的任務。彭雪楓得知情況,高興地說:“抗大抗大,越抗越大;總校如此,分校尤佳!”

1941年5月1日晚,第四分校向淮上地區轉移,準備東進辦學。動身前,彭雪楓指示隨師部行動的第一工作團:“你團是校部所在,且女同志較多,行動速度較慢,關鍵時刻要使用好第一中隊。第一中隊是軍事隊,100多名學員都是我師各部隊選送的營、連干部,有幾名還是紅軍干部,戰斗力很強。”劉清明教育長表示:“師長放心,我會好好指揮第一中隊,確保第一工作團的安全!”在劉清明指揮下,第一工作團經過20多公里的急行軍,通過宿蒙公路日偽封鎖線,轉移到蒙城東北苗莊西南一帶。3日早晨,第一工作團哨兵發現國民黨頑軍騎兵自苗莊東南方向向西疾進,過早地向其射擊,暴露了目標。頑軍騎兵隨即向苗莊發起攻擊,形勢十分危急。劉清明教育長當即決定:遵照彭師長指示,留第一中隊擔任阻擊任務,牽制敵人,掩護校部和女生隊迅速向駐地西北安全轉移。在敵眾我寡、武器陳舊的困難情況下,第一中隊指戰員牢記彭雪楓的教誨,發揚英勇犧牲精神,以屋頂、樹干和墻基為依托,用步槍、手槍和手榴彈與敵展開了村戰、巷戰、肉搏戰,頑強地抗擊敵人,勝利地完成了阻擊任務,但絕大部分同志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在總結戰斗經驗教訓時,分校官兵紛紛表示:“師長在第二期開學典禮上教導我們‘應該一面學習,一面戰斗,要經常處于戰備狀態’,可是我們還是對這一點重視不夠!”

四、“現在,校長對外稱‘團長’,他叫我‘團長’名正言順嘛!”

1941年5月5日,第四分校隨師直屬隊,經宿縣南蘄集過澮河,穿越日偽津浦鐵路封鎖線,向皖東北根據地轉移;5月8日,分校到達安徽省泗縣鮑集(今屬江蘇省盱眙縣)一帶做短期休整,并總結和檢討了5月3日在苗莊戰斗的經驗教訓。為了穩定學員的情緒,彭雪楓親自到會作了形勢與任務的報告,他要求大家正確對待困難與挫折,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第四師師部轉移到津浦路東后,與在該地活動的第九旅會合,組成淮北軍區,彭雪楓師長兼任軍區司令員,師部駐在洪澤湖西岸的半城集(今泗洪縣雪楓鎮)。為給第四分校提供一個安定的辦學環境,彭雪楓指示分校經由洪澤湖以北的成子湖,渡過淮河到淮寶縣(舊縣名,今部分屬洪澤縣)永豐鎮,一面整頓,一面教學。8月13日,由于敵情變化,彭雪楓又指示分校,由永豐鎮出發,西渡洪澤湖,于16日到達半城集以西的祖姚莊,距離師部甚近,也便于就近指導。8月30日,第二期學員畢業,彭雪楓百忙中抽空為大家送行。

為充分利用第四分校的辦學資源,彭雪楓于1941年9月下旬下令從第四師各部隊抽調了80多名營、團干部,組建一個干部隊來分校培訓。當時,“軍事課占60%,主要是學習營、團戰術,由軍教科科長李挽倫主講。政治理論課占40%,主要學習中國革命問題和哲學,由孫叔平主講”。通過學習,干部隊學員普遍表示:時間不長,收獲很大。

1941年10月27日,第四分校第三期在祖姚莊開學,學員有700人左右。其中,有從部隊抽調的干部,有從當地招收的知識青年,也有來自上海、南京、廣州等地的青年學生,學員編為6個中隊。開學不久,彭雪楓抽調第四師參謀長張震兼任分校副校長,加強分校的領導能力。次年6月,泗縣、靈璧、泗洪等縣的日偽軍調動頻繁,似有進攻半城集的跡象。彭雪楓決定分校隨師部向南轉移到洪澤湖西岸鮑集鎮,以防敵偷襲。

1942年9月,第四分校第四期在鮑集鎮開學。學員共編6個中隊、4個軍政干部隊、1個青年隊、還有200多人的普通科,從上海來的女青年編為1個女生班,附設在第二中隊學習。這一期開學不久,中共中央華中局和新四軍決定,為了便于領導和指揮,將淮寶縣劃歸第四師管轄。“11月初,分校奉命東渡洪澤湖,接替新四軍第二師第五旅的防務。這樣,分校不僅肩負繁重的教學任務,還承擔了淮寶地區的防務工作,在縣委統一領導下,密切配合淮寶獨立團和民兵保衛這一地區”。淮寶縣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有“淮北糧倉”之稱。這里西臨洪澤湖,東靠寶應湖,南有淮河,境內大小河流縱橫,湖泊密布,是一個水網地帶。為保衛淮寶,彭雪楓要求分校與淮寶獨立團共同組織了對兩淮(淮陰和淮安)的偵察情報網,隨時了解日偽軍活動情況,從而取得了一定的對敵斗爭主動權。為了執行作戰和組織領導教學的雙重任務,他指示分校訓練部兼行作戰部的職責,一部分干部集中精力抓教學,一部分干部分管作戰與情報工作,隨時做好反“掃蕩”的準備。

處在反“掃蕩”的戰斗環境中,“分校在彭司令員的指導下,堅持在洪澤湖畔的水網地帶與敵人周旋,以中隊為單位分散教學,邊學習邊戰斗,并利用淮寶地區自然條件好的特點,種糧種菜、打魚撈蝦、養豬養鴨,不僅改善了學員的生活,還減輕了群眾的負擔,密切了軍民關系”。

1942年12月30日,彭雪楓根據中共中央精兵簡政的指示,領導第四分校進行精簡,重點是縮減機關,加強連隊。當時,“教員下隊,同時實行行政、政治干部兼課。訓練部的軍教科、政教科、文教科撤銷,改設軍事主任教員和政治主任教員。政治部改為政治處,取消科股。組織科取消后,設總支書記及幾名組織干事;宣傳科取消后,只設幾名宣傳干事;保衛科取消后,設特派員和幾名保衛干事”。為縮小目標,分校對外番號稱“獨立團”,校部稱“團本部”,訓練部稱“參謀處”;校長稱“團長”,教育長稱“副團長”;訓練部部長、副部長稱“參謀長”、“副參謀長”。有一次,一個從上海來的學員見到彭雪楓,尊敬地稱呼:“團長好!”警衛員不滿地嘀咕:“是師長!”彭雪楓批評警衛員:“我當分校校長,時間比當師長還長!現在,校長對外稱‘團長’,他叫我‘團長’名正言順嘛!”

五、抗大第四分校易名為雪楓軍政大學,“華中雪楓大學”繼之而起

1943年5月3日至5日,第四分校副校長張震到學員隊檢查學習和訓練情況。5日下午,他在第四分校干部大會上發表講話,提出分校要以戰斗的姿態、突擊的精神完成學習任務,并提出幾點具體要求:提高干部的戰術素養和戰斗指揮能力;加強學員的射擊技術及利用地形、地物的訓練;搞好干部的整風學習;努力生產,開墾土地,種好莊稼。最后,他幽默地強調:“這是彭師長的意思,我只是傳達‘旨意’!”

1943年10月,日偽軍在淮北、淮南地區增設據點、修筑公路,蠶食邊區,推行偽化政治。一時間,第四分校面臨的形勢也嚴峻起來。彭雪楓當即指示分校副校長兼淮寶縣委書記陳銳霆:領導淮寶境內黨政軍民,積極粉碎日偽軍的“治安肅正”計劃,保證分校的正常教學工作。隨后,他又提供了許多具體指導,使分校的辦學環境一天天相對寬松起來。

1944年4月1日,時值全黨整風學習,彭雪楓指示第四分校集中半數以上的在職干部,在曹王莊舉辦首期整風學習輪訓,歷時8個月,于11月結束。12月,分校又舉辦了第二期在職干部整風學習輪訓,于1945年5月結束。通過學習文件,聯系實際總結個人思想,整頓學風,主要解決思想方法問題。通過整風學習輪訓,全校干部思想活躍,讀書、研究問題的空氣濃厚,上下緊密團結,心情舒暢,精神振奮,有力地推動了學校的教學工作。

1944年8月,為執行中共中央軍委和新四軍軍部關于向河南敵后發展的戰略任務,第四師集中主力西征,在蕭(縣)宿(縣)永(城)夏(邑)之間,同日偽軍及頑軍展開激戰。9月11日,第四師師長彭雪楓在夏邑縣八里莊戰斗中不幸犧牲。就在他犧牲的當月,為了迎接戰略大反攻,第四分校奉命擴編:政治處改為政治部,訓練部與校部合并改為校務部,政治教育劃歸政治部,成立宣教科;分校第六期開學,共招學員1000多人,編為3個大隊,第一大隊為軍事大隊,第二大隊為政治大隊,第三大隊為知識青年大隊,亦稱普通科。

為了紀念彭雪楓,中共中央華中局、新四軍政治部于1944年10月12日作出決定:將永城縣更名為雪楓縣;第四分校更名為“雪楓軍政大學”;將彭雪楓的事跡寫成傳略作為新四軍各師的教材。為了第四師西進恢復豫皖蘇邊區根據地戰斗的需要,彭雪楓犧牲的噩耗只傳達到團以上干部,分校改名的決定也未公布。

1945年3月24日,第四師在祖姚莊舉行了“慶祝第四分校成立五周年暨雪楓軍政大學命名大會”,正式宣布中共中央華中局、新四軍政治部于1944年10月12日的決定,將抗大第四分校更名為“雪楓軍政大學”。接任第四師師長兼分校校長的張愛萍主持大會并講話:“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反攻,我們要培養大批的軍政干部,凡是從這里畢業的干部,都應該具備彭雪楓同志一樣的品德;大家要以實際行動來悼念彭雪楓師長,團結起來,為建設一個新的雪楓軍政大學,為培養千百個雪楓式的干部而努力,為建立新民主主義的新中國而奮斗……”

1945年5月,雪楓軍政大學開學,繼續培養部隊的軍政干部和從江南來的知識青年。同年9月,抗戰勝利后,雪楓軍政大學與蘇中公學、華中野戰軍隨營學校合并,成立“華中雪楓大學”,繼續為人民軍隊培養軍政干才,以完成彭雪楓未竟的事業。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黄色| 欧美福利在线| 亚洲高清在线天堂精品| 欧美国产另类| 欧美三级日韩三级| 日本国产精品| 欧美一级黄色影院| 欧美激情二区三区| 九九热在线视频| 一级一级一片免费| 2020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午夜小视频| 丰满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高清| 欧美性爱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a毛片基地免费大全| 色综合五月婷婷| 欧美精品v欧洲精品|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在线观看免费国产|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 久久国产高潮流白浆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电影 | 欧美亚洲网| 无码福利日韩神码福利片| 91精品国产91欠久久久久| 91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自在线拍| 91精品国产情侣高潮露脸| 热思思久久免费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国产黄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永久免费无码成人网站| 亚洲v日韩v欧美在线观看| 狼友视频国产精品首页| 国产在线观看99| 丰满少妇αⅴ无码区| www.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电影在线观看国产1区| 视频二区中文无码| 国产人成午夜免费看| 九九热精品视频在线| 久久黄色一级片| 亚洲不卡av中文在线| 成人伊人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人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va| 女人18毛片一级毛片在线| 国模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免费观看| 国产超碰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国产视频| 精品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情侣高潮露脸| 91小视频在线观看| 91在线精品麻豆欧美在线| 91亚洲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你懂的| 色综合天天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频| 天天婬欲婬香婬色婬视频播放| 国产在线专区| 欧美日韩综合网| 天天爽免费视频| 精品国产一区91在线| 伊人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热久久综合这里只有精品电影| 久久久受www免费人成| 亚洲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一区二区| 久久福利网| 免费一级全黄少妇性色生活片| 亚洲视频三级|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 欧美另类第一页| 婷婷六月在线| 无码有码中文字幕| 999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最大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