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融作為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核心,在破解農村一些問題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國農村經濟相對滯后,特別是在金融方面還存在著很大的不足,這就要對農村經濟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農村金融服務存在著很大的體制性缺陷和障礙,本文通過對新形勢下農村金融服務問題進行剖析,來探索一種新形勢下農村金融服務的新模式。
關鍵詞:新形勢 農村 金融服務 創新
一、存在的缺陷和主要問題
(一)金融服務需求擴大與金融服務資源減少的矛盾
隨著我國新農村建設的推進,中央對新農村建設的各項政策的落實,農民生產熱情的高漲,當前我國農村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農村經濟的發展必須有一個良好的金融服務作為支撐,這是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個必要條件,但是目前我國農村金融服務還是非常弱,我們通過對某各地區農村進行的調差中看出,在對1000戶農戶中對資金的需求來看,對于資金需求量在5000元以下的基本是4.6%,5000元到10000元的占據9%,1萬元到2萬元占據25%,2萬元-5萬元的占據35%;5萬元以上占據近25%。隨著金融危機影響的不斷顯現,金融市場的不景氣,導致農村金融服務更是雪上加霜,對農村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更大的負面影響。
(二)資金需求面廣闊與金融業務范圍狹窄的矛盾
隨著國家加大對農村的發展,農村在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商業的快速發展,農村對金融資金的需求正在加大,并且呈現出多層次、多樣化的發展趨勢。目前農村金融資金的需求主要集中在農業生產、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村容村貌改造、農副產品加工及流通、社會發展等多方面,這些主要是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同時農村在種植經濟農作物、規模特色養殖和個體經商方面對資金的需求也是非常大,但是針對農村的金融機構相對來說非常少,甚至一些農村處于空白的狀態,這遠遠不能滿足農村對資金的需求。
(三)金融服務需求多元化與產品和服務創新能力不強的矛盾
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面貌得到了改善,同時農民的口袋也在不斷的變鼓,農村、農民對金融資金的需求也在不斷的增加,對金融服務的要求就會變的越來越高,但是由于地域關系和經濟發展程度等原因的存在,很多金融機構并不能提供優質有效的服務,很多大的金融機構為了追求更大的利潤,紛紛撤出機構、收回貸款權限,這就出現了農村信用社一家金融機構,再就是由于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的發展出現了一些金融真空,同時金融服務觀念陳舊,很多金融服務僅僅停留著存貸款等方面,中介業務發展相對緩慢甚至停滯不前,在農村代理基金、股票發行、分銷債券及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業務幾近空白;在市場營銷方面缺乏靈活性,很多黃金客戶缺乏情感歸宿,在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后就放棄了對信用社的選擇,出現了信用社為別人做嫁妝的現象。這種格局已經不能滿足農村經濟發展對金融的各種需求。
(四)發展資金需求旺盛與有效抵押擔保缺失的矛盾
由于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國家的金融機構一直是針對農村的小額貸款,近幾年農村經濟的發展,小額貸款已經不能很好地滿足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所需求的各項資金,這就需要國家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隨著金融體系的不斷完善,很多金融機構在貸款的時候需要相應的抵押,這就為農村貸款帶來了很大的難度,農村基本上沒有可以作為抵押的物品,農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又不能作為抵押物,這就讓農民沒能力解決貸款抵押的難題,這就給農村發展所需資金帶來了很大的難題。
(五)非正規金融市場活躍但缺乏規范
由于正規的金融機構服務的匱乏,導致在農村非正規的金融市場活動活躍,并呈現出泛濫的趨勢,這些非正規的金融機構在農村的發展,可以從部分解決農村對金融資金的需求,但是并不能滿足農村的需求,同時在這些金融機構的運作過程中出現了很多矛盾,這其中一個非常突出的矛盾就是借貸不規范,并且貸款利息非常高,有的甚至接近于高利貸,這就給本來資金淡薄的農民帶來了更大的負擔,這種金融機構的長期存在不僅僅不會解決農村對資金的需求,甚至會加劇農村對資金的需求。非正規金融市場發育層次低,運作極不規范,沒有法律保護和監管約束,民間借貸良莠不齊,糾紛頻發,矛盾四起,增加了農民債務負擔和農村金融體系的風險。
(六)保險制度發展十分緩慢,經濟補償機制未健全
由于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相對來說比較晚,在保險業在農村的發展基本處于空白的狀態,再就是農民保險意識比較淡薄,很多農民不太相信保險,這就給保險業在農村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不便。由于缺乏市場,很多保險公司在對農村及農產品的參保方面做出了調整,在保險公司中農業方面的參保費用在整個保險公司中占據的份額在逐年下降,而且保險的種類的也在不斷的下降,由此形成了一種持續多年“有效需求不足,有效供給有限”的日益萎縮的不良局面。這與我國當前農村經濟快速發展背道相馳,這不僅僅不利于我國保險業的健康發展,并且對我國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也埋下了隱患,在目前的政策框架下,農業保險有可能被商業保險公司徹底拋棄,保險這一經濟補償機制,對農村經濟的支持幾乎喪失。
(七)金融機構經營的商業性偏好,造成了農村資金持續外流。
目前很多金融機構在農村發展相對緩慢的一個主要原因那就是農村金融利潤小,金融機構為了追求更高的金融回報,往往把資金投入到利潤豐厚的城市中的大企業。由于在農村金融機構的單一,農戶小額信貸趨于飽和,再就是信貸產品的創新不足,在農村金融機構中出現了貨幣市場交易或者轉存方式外流資金的現象,這就給農村金融服務雪上加霜,加劇了農村金融發展的難度,對農村經濟的發展帶來了負面影響。
二、新農村建設對金融服務創新的需求
(一)對政策性金融服務的需求欲望增加
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推進,農村面貌的改變就需要對農村的基礎設施投入大量的資金,同時對農村電網、農田水利、農業集體項目的開發等等都需要大量的資金,雖然國家各級政府對其進行了有效的扶持,在財政上給予了大力支持,但是所需資金缺口仍然很大,迫切國家采取政策性銀行把相關業務延伸到農村建設中去。由于我國農村經濟基礎比較薄弱,需要大量的低利率、長期限的信貸業務,這就需要國家采取相應的政策對其進行扶持,將一些政策性比較強的金融機構把業務拓展到農產品加工、流通和銷售各個環節,扶持農村經濟的發展。由于農業風險比較大,并且容易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比較大,很多商業性的金融機構不愿意把資金投放到農業上來。農村保險業務的缺失,很多原來涉及到農村的一些險種也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逐漸消失。農村養老、醫療、養殖、種植等保險需求得不到滿足,迫切需要政策性保險機構開展覆蓋農業生產基本領域的保險業務,以分散農業風險,提高農民的抗風險能力。
(二)對信貸投入的多元化需求欲望增加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一些農村專業戶的出現,小額貸款已經不能滿足這些專業戶對資金的需求,農村信用社已經不能滿足這些農戶的需求,它需要更大的金融機構來提供資金滿足不同經濟體對資金的需求,隨著農村經濟發展,新型農業生產模式的出現,各類種養殖大戶和專業化生產等經濟組織對資金的需求越來越大,迫切需要金融機構不斷加大對農村的信貸投入,以滿足不同經濟主體的有效信貸需求。當前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已難以滿足需求,而較大額貸款又需要抵押擔保,由于大多數專業農戶沒有符合條件的抵押物,使得貸款難以實現;另外當前對農村中小民營企業的金融支持上出現空缺,近年來,農業銀行機構收縮、信貸權限上收,對農村民營企業信貸投入減少;農村信用社受服務對象、資產質量等限制對民營企業的信貸投放也十分有限,導致民營企業發展所需資金得不到滿足。
(三)對金融服務產品的多樣化需求欲望增加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業產業化進程的加快,農村經濟主體的多元化趨勢日趨明顯,傳統的存貸款和匯兌等服務方式已不能滿足需求。在當前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很多農村已經出現了生產大戶、養殖大戶,甚至一些農村出現了企業、公司等為龍頭的“公司+基地+農戶”型的新型經濟組織。這些組織的出現,既需要傳統的金融服務項目,更需要新的金融服務項目,這主要包括票據融資、保險、理財、市場信息等新型服務。
(四)新農村建設對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新要求
在建設新農村過程中,對金融體系的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在建設新農村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資金,這就為金融機構提供了很好的發展機遇,雖然這項投資收益周期比較長,但是有政府做后盾,這還是一塊比較好的蛋糕。雖然在建設過程中政府會提供相應的支持,但是對于農村需求資金來說,這遠遠不夠,還需要金融機構在這個過程中發揮好作用。同時,由于農村發展情況不一樣,有的是農戶對資金的需求,有的是龍頭企業對資金的需求,這就需要金融機構提供多層次的金融服務才能夠更好地滿足農村對金融機構的需求,而現有的農村金融服務在這些方面顯然還存在明顯不足。
三、推進農村金融服務創新的體制設計
(一)推進農發行職能轉換
利用好國家的相關政策,國家在建設新農村的過程中,開發銀行的作用在農村的建設過程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這既需要發揮好開發銀行傳統意義上的職能,又要結合市場的需要和農村的實際情況做好金融服務,不斷拓寬業務范圍,在農村基礎建設過程發揮好開發銀行的作用,將農村的農業科技推廣、農業綜合開發和農村生態環境建設等納入到政策性金融業務中來,逐步將農發行支農重點由農產品流通領域轉向農業生產領域,增強農業發展后勁。
(二)明確農信社職能定位
農村信用社的改革是當前金融改革的一個重中之重,同時對于農村金融體系的構建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它是農村金融體系建立的基石,農村信用社的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它需要全面的協調,它需要理順省聯社同縣聯社、信用社的管理體制,讓地方信用社有一定的獨立性,破除傳統的任命制,確保針對不同的地區采取不同的金融政策,讓農村信用社真正發揮好自己的作用,樹立為農村發展服務的意識發揮其人才信息、管理上的優勢,真正建立起有效的金融創新體制,開發出適合農村各類市場主體需求的金融產品,滿足農村對資金的需求。
(三)構建金融產品體系
農村金融體系的建設主要是為了滿足農村中不同的群體對金融的不同需求,由于農村對金融的需求存在很大的差異,需求主體的多樣性,這就給當前的金融體系提出了更大的要求,金融體系的改革必須能夠讓金融產品更好地進入到農村中來,使每一個金融產品都能進入尋常百姓家,滿足農村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需要。對金融業務進行大膽的嘗試,針對不同的地區金融機構可以嘗試進行大額度的貸款,以滿足農村對基礎設施的建設。同時金融機構要轉變傳統的抵押物,積極開拓農村金融市場,例如積極開辦創業貸款、動產貸款、訂單質押、倉單質押、權益質押等貸款業務。可以讓有實力的農戶或者個體工商戶進行擔保。同時還可以通過農村中的龍頭企業一次性貸出,再向需求資金的農戶進行分發,這樣可以從不同程度上解決一些散戶對資金的需求。金融機構可以開設一些金融風險評估機構,通過對一些信用好、實力強、發展前景好的農村企業的評估后,對其進行更有效的金融服務,同時也要對一些起步階段的農村新興行業進行有效的扶持,創新銀政、銀農、銀企合作機制,創新營銷策略,積極推廣商業匯票承兌、貼現以及保函、信用證等業務,提高農村建設資金使用效率。
(四)加快農業銀行改革步伐
當前農業銀行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主要表現在很多農村的一些龍頭企業都是通過向農行融資,并且農行在對這些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很多金融服務,讓農村的涉農企業能夠健康的發展。同時農行的改革也促進了其業務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主要表現在審貸權利的下放,能夠讓縣域農行根據實際需求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這樣既可以讓農行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又可以很好地滿足農村對金融服務的需求,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針對當前流動性過剩和農村資金需求較大的現實,農行可以對農信社、農商行、農村小額信貸組織作貸款批發業務,間接地為農戶貸款。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對金融服務的要求也在不斷發生變化,針對當前農村金融服務項目比較少的現狀,不能滿足農村經濟的發展,農行在農村嘗試著開辦銀行卡、代理、租賃、擔保、保管等金融新產品,滿足農業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需求。
(五)構建新型農村金融體系
在農村建立一個完善的貸款保險和風險補償機制,這對于農村經濟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也是解決農村資金緊張的一個有效手段,我們可以通過建立多層次、多渠道、多經營主體的農村保險體系,探索政策性保險、商業性保險與農村金融業務有機結合的途徑。再就是鼓勵商業性保險公司開辦涉及農村的保險,引導建立互助保險組織,嘗試建立政府補貼、農戶自繳、保險公司承擔保費的“三三制”農業保險模式。在農村建立新型的貸款風險補償基金,解決農民因貸款帶來的風險,解決農民的后顧之憂。建立補貼機制,鼓勵涉農金融機構發放涉農貸款和降低相應的利息,減輕農民的負擔,這個基金的建立可以是通過中央、地方、企業和農戶共同出資來建立,最大限度地發揮涉農資金的效益,防止多部門支持、“遍撒胡椒”的做法,或將各類補貼資金直接用于對涉農信貸支持的補貼,多放多補,按年度考核進行補償。
(六)構建貸款風險定價體系
針對農村特殊的情況,相關的金融機構在針對農村金融業務時,一定要結合利率市場化進程,來完善金融機構的定價能力,發揮好金融機構的自主定價權,這其中一定要考慮到農村企業和農戶的信譽等問題,增加金融機構在農村中的發展,解決因農村信用社一家而帶來的一些問題,發揮貸款浮動定價功能,讓金融機構能夠采取更為靈活的定價機制,特別是要將定價機制作為一種激勵的手段,促使金融機構合理確定不同行業貸款利率,發揮利率在支持新農村建設中的杠桿作用,體現對新農村建設的支持。
參考文獻:
[1] 林強. 對農村金融服務創新的思考[J].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9, (02) .
[2] 羅玉冰. 對當前農村金融服務創新有關問題的思考[J]. 中國金融, 2009, (04) .
[3] 劉順平,孫小平,羅小玲. 對強化農村金融服務創新的再思考[J]. 西部金融, 2009, (01) .
[4] 鄭航濱. 我國民間借貸現狀與農村金融服務創新問題探討[J]. 區域金融研究, 2009, (03) .
[5] 李世光. 農村金融服務創新問題的若干思考[J]. 生產力研究, 2009, (13) .
[6] 宋三旭. 支持新農村建設 加快農村金融服務創新探索[J]. 經濟叢刊, 2007, (03) .
[7] 張明賢,張大躍,朱真鵬. 從三種模式看祿勸農村金融服務創新實踐及啟示[J]. 時代金融, 2009, (03) .
[8] 劉愛龍. 農村金融服務創新:現狀、問題與對策[J]. 金融經濟, 2010, (04) .
[9] 中央黨校課題組,謝國明,王敬東,施紅,介新. 創新體制機制 破解農村金融難題[J]. 發展研究, 2009, (04) .
[10] 孫登利,高俊超,李鋒,張玉良,楊凌艷. 農村金融服務創新典范[J]. 中國農村金融, 2010, (02) .
[11] 趙東龍. 新農村建設中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創新問題研究[J]. 廣東農業科學, 2010, (06)
[12] 梁源, 盧麗麗. 完善當前中國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研究[J]. 中國農村小康科技, 2009, (08)
[13] 汪進, 張小峰. 湟中縣農村金融服務存在問題及對策[J]. 青海金融, 2009, (08)
(作者單位:廣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