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稅務籌劃已成為我國商業銀行財務管理的重要研究,它在提高銀行獲利能力的同時,也可以提高其抵御風險的能力,而營業稅則是商業銀行的主要稅種之一,本文通過對現行營業稅法相關的規定進行梳理,分析我國商業銀行在稅務籌劃中可利用的稅收政策及籌劃技巧,從而為商業銀行的經營策略提出在營業稅中的各種籌劃建議。
關鍵詞:商業銀行 稅收籌劃 籌劃技術 營業稅 籌劃方案
一、稅務籌劃的定義
稅務籌劃,是以稅收政策為依據,在對企業發展戰略和經營情況全面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對投資、財務和其他經營活動的安排,達到合法降低稅收成本的經濟行為。具體理解有一些幾個方面:
(1)稅務籌劃是一項合法行為,其必須遵守國家的稅收法律、法規。稅務籌劃只能在稅收法律許可的范圍內進行,必須依法對各種納稅方案進行選擇,不能違反稅收法律規定以逃避納稅。
(2)稅務籌劃屬于財務管理的范疇,其實質是一種理財活動。稅務籌劃內涵于企業的整個財務管理過程,企業應運用科學的稅務籌劃方法組織生產經營和管理,努力降低企業的稅收負擔,從綜合角度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3)稅務籌劃必須遵循成本效益原則。只有當稅務籌劃成本小于預期收益時,該項籌劃方案才是合理的、可接受的,企業才能取得稅務籌劃的實施效果,該項稅務籌劃才是科學的、成功的理性籌劃。
(4)稅務籌劃風險與收益并存。同其他財務管理決策一樣,稅務籌劃在給企業帶來節稅利益的同時也蘊含著高風險,風險與收益并存。為保證稅務籌劃的實施績效,企業開展稅務籌劃時必須充分考慮可能存在的稅務籌劃風險,并進行有效的預警與控制。
二、稅務籌劃的主要技術方法
(1)免稅技術:是指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使納稅人成為免稅人,或使納稅人從事免稅活動,或使征稅對象成為免稅對象而免納稅收的稅務籌劃技術。免稅技術是一種相對簡單的絕對節稅技術,銀行企業應認真分析相關稅收法律規定,在合法、合理的基礎上盡量爭取更多的免稅待遇和更長的免稅期,以獲取更大的節減稅收收益。
(2)減稅技術:是指在稅收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使納稅人減少應納稅收而直接節稅的稅務籌劃技術。與免稅技術一樣,減稅技術屬于絕對節稅技術,銀行企業在實際運用中應盡量爭取獲得減稅待遇,享受更大的減稅優惠和更長的減稅期。
(3)扣除技術:是指在稅收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使扣除額、寬免額、沖抵額等盡量增加而直接節減稅收,或調整各個計稅期的扣除額而相對節稅的稅務籌劃技術。
(4)稅收抵免技術:是指在稅收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使稅收抵免額增加而絕對節稅的稅務籌劃技術。稅收抵免額越大,沖抵應納稅額的數額就越大,應納稅額則越小,從而節稅收益就越大。
(5)延期納稅技術:是指在稅收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使納稅人延期繳納稅收而取得相對收益的稅務籌劃技術。盡管納稅人延期納稅并不能減少絕對納稅總額,但由于貨幣的時間價值相當于企業獲得了一筆無息貸款,可以增加納稅人本期的現金凈流量,使納稅人有更多的資金用于投資和再投資,以獲取更大的、額外的財務收益。
三、銀行營業稅的介紹
(1)基本規定
營業稅是以在我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和銷售不動產的行為為課稅對象所征收的一種稅,金融服務屬于營業稅的應稅范圍,內、外資銀行均屬于營業稅的納稅人。
營業額的具體規定為:一般貸款業務、手續費收入以收入全額為營業額;外匯轉貸業務以利息收入與利息支出的差額為營業額;融資租賃業務以向承租者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出租方承擔出租貨物的實際成本為營業額;受托收款業務以全部收入扣除支付給委托方價款后的余額為營業額;金融商品轉讓以賣出價與買入價的差額為營業額。
營業稅的稅率為5%。
(2) 銀行業營業稅優惠政策
人民銀行對金融機構的貸款業務不征收營業稅;金融機構往來業務暫不征收營業稅;對金融機構的出納長款收入不征收營業稅;對地方商業銀行轉貸用于清償農村合作基金會債務的專項貸款利息收入免征營業稅;對信達、華融、長城和東方資產管理公司接收相關國有銀行的不良債權,免征銷售轉讓不動產、無形資產以及利用不動產從事融資業務應繳納的營業稅;對資產公司接受相關國有銀行的不良債權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營業稅。
四、具體稅務籌劃方案分析
(1)正確理解應收未收利息的相關規定
稅法規定,金融企業發放貸款(包括自營貸款和委托貸款)后,凡在規定的應收未收利息核算期內發生的應收利息,均應按規定申報繳納營業稅;貸款應收利息自結息之日起,超過應收未收利息核算期限或貸款本金到期(含展期)超過90天后尚未收回的,按照實際收到利息申報繳納營業稅。
例1:某商業銀行于2011年1月1日發放半年期貸款給資金使用人,2011年3月31日結息日如期收到第一期貸款利息,銀行按照相應的利息收入申報營業稅;2011年6月30日未收到歸還的貸款本金和二季度利息,銀行仍然應該按照應收利息金額申報營業稅;2011年9月30日,銀行仍沒有收到二季度利息。
此時,銀行在申報營業稅時,應沖減二季度利息收入,該筆貸款業務應納營業稅的營業額合計僅為第一季度利息。
(2)充分評估客戶信用等級,對高信用客戶采用寬松的貸款限制條款
對貸款業務進行稅務籌劃,一般通過降低貸款利率的方式來達到少繳稅款的目的。但是,稅務籌劃服從公司財務管理目標的原則要求銀行不能單純的為減少營業稅而對所有客戶采用低利率政策,銀行可以充分搜集客戶信息,對經營狀況和信譽良好的客戶采用低利率政策,這樣一方面可以降低營業稅支出,另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的高信譽客戶,提高銀行業務收入的同時降低銀行的經營風險。
另外,銀行在與企業簽訂借款合同時,通常會通過“補償性余額”等條款來降低銀行自身的金融風險。所謂補償性余額,是指銀行要求借款企業在銀行中保持按貸款限額或實際借用額一定百分比(一般為10%-20%)的最低存款余額。補償性余額的限制通常提高了企業的實際貸款利率,如果銀行可以考慮對部分低風險客戶取消補償性余額的限制,銀行在減少營業稅金額的同時,實際貸款利息也相應的減少,這時貸款企業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如介紹關聯企業給該銀行進行利益補償等,實現銀行與貸款企業間的利益平衡。
例2:華宇公司向某商業銀行以7%的利率貸款1000萬元,一年期。應繳納營業稅1000×7%×5%=3.5萬元,銀行稅后收益1000×7%-3.5=66.5萬元。如果該商業銀行在對華宇公司進行了充分的市場調查后,發現華宇公司實力雄厚,經營狀況良好,且具有較高的信譽,遂決定對該公司采用優惠利率6%,而華宇公司也因為可以享受優惠利率,介紹其關聯企業與該商業銀行簽訂1000萬元貸款合同,則該銀行就每筆貸款應繳納營業稅為:1000×6%×5%=3萬元,兩筆貸款業務合計稅后收益為(1000×6%-3)×2=114萬元。
(3)縮小轉貸業務的利率差
轉貸業務的營業額為利息收入與利息支出的差額,因此提高借款利率與降低貸款利率,可以有效的降低營業額,進而達到少繳營業稅的目的。
例3:2011年7月1日,商業銀行A向國外關聯商業銀行B以3%的利率拆借半年期資金6000萬美元(美元對人民幣的換算比率為1:6.5),轉貸給華宇公司,利率為5%。商業銀行因此而繳納營業稅為:6000×6.5×(5%-3%)×50%×5%=19.5萬元。如果將商業銀行A向商業銀行B的借款利率提高到3.5%,而向華宇公司貸款利率降低到4.5%,則商業銀行因此而繳納營業稅為:6000×6.5×(4.5%-3.5%)×50%×5%=9.75萬元,節省應納稅額19.5-9.75=9.75萬元。而銀行A和華宇公司可以通過簽訂更多的金融服務條款來增加銀行的營業收入,或者通過其他方式進行利益返還。
(4)分別核算一般貸款業務和外匯轉貸業務的營業額,避免“稅收陷阱”一般貸款業務的營業額為貸款利息收入;轉貸業務是將借入的資金貸予他人使用,營業額為貸款利息收入減去借款利息支出后的余額。稅法規定,金融機構應劃分清楚自有資金貸款業務與轉貸業務的營業額,分別計算其應納營業稅額,未分別計算營業額的,一律按一般貸款業務計算營業稅。
例4:2011年1月份某商業銀行一般貸款業務的利息收入為1000萬元,外匯轉貸業務折算為人民幣的利息收入為800萬元,利息支出為600萬元,則該商業銀行應繳納營業稅為(1000+800-600)×5%=60萬元。如果該商業銀行沒
有將一般貸款業務和外匯轉貸業務分別核算,則該商業銀行1月份應納營業稅額為(1000+800)×5%=90萬元,多繳納稅款30萬元。
(5)融資租賃方式的選擇
融資租賃是指實質上轉移了與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風險和報酬的租賃,所有權最終可能轉移,也可能不轉移。經中國人民銀行或商務部批準經營融資租賃業務的企業,按照金融保險行業繳納營業稅。納稅人經營融資租賃,以其向承租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包括殘值)減去出租方承擔的出租貨物的實際成本后的余額為營業額,并以此為基礎計算繳納營業稅。出租貨物的實際成本,包29括由出租方承擔的貨物購入價、各項稅費以及借款利息等。經營租賃則是指與資產有關的全部風險和報酬沒有發生實質上轉移的業務,其營業稅的計稅依據為向對方收取的全部租金收入,不得抵扣任何成本費用支出,按照服務業稅目繳納營業稅。因此,從營業稅角度考慮,融資租賃優于經營租賃。
例5:2011年1月1日,華宇公司為開發新產品,需引進電子設備一臺,租賃期為4年,設備可使用年限為5年,設備價款為500萬元,某商業銀行有兩種方案選擇:一種是采用經營租賃的方式,租賃價款為550萬元,租賃期滿預計設備殘值為110萬元,則該商業銀行應繳納營業稅為(不考慮貨幣時間價值)550×5%=27.5萬元,稅后收益為550-500+110-27.5=132.5萬元;如果銀行采用融資租賃的方式,租賃價款為650萬元,租賃期滿設備轉讓價款10萬元,則商業銀行A應繳納營業稅為(不考慮貨幣時間價值)(650+10-500)×5%=8萬元,稅后收益為650+10-500-8=152萬元。
五、總結
本文將稅務籌劃的研究思路分為四個層次:首先,深刻理解商業銀行營業稅法規,保證相關涉稅事項的準確處理,避免主觀原因造成多繳稅款,即納稅零風險;其次,熟悉商業銀行營業稅稅收法律制度,分析自身業務現有條件可利用的稅收優惠政策;再次,在商業銀行持續經營期內,創造條件使自身經營滿足稅收優惠的相關要求,充分利用相關稅收優惠政策;最后,納稅事項與應納稅額既定的條件下,盡量推遲稅款繳納時間,以充分獲取貨幣時間價值。
(作者單位:上海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