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農”問題的解決離不開農村金融的有力支持,而利率是農村金融的一個核心問題,但目前的理論研究中對農村利率定價,尤其是經濟發達地區農村信貸市場利率定價的研究并不多。本文從經濟發達地區農村企業貸款市場組織形式出發,利用相關經濟學理論來研究農村信貸市場正規金融的利率定價,以期為農村金融利率市場化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信貸市場 正規金融 利率定價
推進利率市場化是建立農村金融市場機制的重要條件。從當前已有的研究來看,涉及到農村信貸市場微觀層面的研究,尤其是對處于農村金融市場供求關系核心的利率定價及其形成機制的研究比較缺乏。研究農村金融市場利率定價,對于改善農村金融資源配置,解決農村金融供給問題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意義。
一、經濟發達地區農村信貸市場格局
(一)經濟發達地區農村信貸市場日益完善
隨著國家對農村金融工作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進入到農村金融市場,尤其是經濟發達地區的農村金融市場。2004年青島市五縣市(不包括市區、城陽區、黃島區)僅有政策性銀行1家、國有銀行4家、合作金融機構5家;到2010年9月末又增加了郵政儲蓄銀行5家、城市商業銀行1家、股份制銀行7家、農村商業銀行1家、村鎮銀行3家、小額貸款公司4家。逐步由農村信用社一枝獨大,演變為商業性、合作性、政策性金融相結合的農村金融體系。
(二)經濟發達地區農村企業信貸市場的組織形式
對農村信貸市場的市場類型,在已有的研究中多數認為農村信貸市場是一個壟斷的市場。陳雨露、馬勇(2008)認為農村中的正規金融是農信社壟斷的市場。陳鵬、劉錫良(2009)以2007年貴州農村數據的作為實證研究的對象,認為農村信用社在農村金融市場上屬于典型的壟斷企業。上述的觀點都是立足于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村數據,以經濟發達地區農村信貸市場為研究對象發現,經濟發達地區農村信貸市場競爭相對充分,并非農信社壟斷的市場,農村企業貸款市場競爭較為充分。農村企業及其他組織貸款主要集中在縣域城鎮地區,這一市場處于多個金融機構的競爭,逐步演變為商業性、合作性、政策性金融相結合的農村金融體系,政策性銀行、國有銀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在這一市場的占有率比較均衡。青島市33家中資銀行(包括合作機構),除郵政儲蓄銀行受經營范圍限制外,全部涉足到農村企業貸款市場,市場占有率也較為均衡。在經濟發達的農村地區,農村企業貸款市場競爭較為充分。
數據來源:人民銀行統計部門涉農貸款數據
二、經濟發達地區農村正規金融的利率定價
隨著農村金融市場參與者的增多,經濟發達地區農村金融市場競爭日益充分,利率定價變得更加市場化。農村信貸市場中競爭越充分,貸款利率定價越有效率。
(一)經濟發達地區農村企業信貸市場中的利率定價
經濟發達地區的農村企業信貸市場是一個競爭相對充分的市場,本文以古諾模型和斯威齊模型來分析農村企業的利率定價。
1、古諾模型:農村金融市場上的貸款利率會隨著農村金融機構數量的增加而逐步接近單個金融機構的邊際成本
古諾模型是法國經濟學家古諾于1838年提出的。由于農村金融服務單一,實際上金融機構向中小企業提供的基本上屬于同質產品,應用古諾模型就能說明農村企業信貸市場上金融機構數量與貸款利率的關系。設有J個同質農村金融機構,具有相同的成本函數:
從上式中可以看出,在競爭充分的農村中小企業貸款市場中,貸款利率會隨著農村金融機構數量的增加而逐步接近金融機構的邊際成本,利率定價更加市場化。
2、斯威齊模型:競爭充分的市場中,利率定價存在剛性
根據斯威齊模型,有限的競爭者在價格的競爭上,均會采取“跟降不跟升”策略,如果一家銀行提高利率,其他銀行都不會跟著改變自己的價格,那么提高利率的銀行將損失掉大量市場份額,如果一個銀行降低價格,行業中的其他銀行會將利率下降到相同的水平,以避免市場份額的減少。在農村企業信貸市場中,正規金融機構面臨彎折的需求曲線。
假定p0是基準利率,DVD是需求曲線,在V點出現彎折,DV的利率彈性大于VD,即貸款量對利率的敏感度在小于Q0時較大,在大于Q0時較小。需求曲線出現彎折是由金融機構的市場競爭行為決定的,即當一家金融機構降低貸款利率時,它認為競爭對手肯定會跟著降低利率,但當它提高利率時,很可能會發現對手并不改變現行貸款利率,這突出表現在對優質客戶的競爭上。盡管金融機構已擁有部分貸款利率浮動權,但他們對優質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一般不會上浮。
農村企業貸款市場中,每個金融機構都在整個市場中占有較大的份額,其貸款產品價格的變動會對整個市場產生重大影響。每個金融機構在決定貸款利率定價時,必須考慮其他金融機構的反應。除價格競爭外,數量競爭、質量競爭是常用的非價格競爭策略。在數量競爭上,一方面,貸款者必須支付借款成本,資金需求決定貸款申請量。另一方面,彎折的需求曲線決定了金融機構只有在一定的貸款規模下才能實現利率最大化,同時風險性也決定了金融機構不會隨意放貸,數量競爭策略通常起不到決定性作用。在質量競爭上,影響因素主要有機構密度、清償能力、商譽、員工素質、服務環境及設施等。
3、青島市農村企業信貸市場的實證
綜上所述,隨著農村企業信貸市場參與者的增多,市場競爭的逐步充分,農村企業貸款利率上浮幅度逐漸下降。青島市農村企業信貸市場的表現也的確如此,以業務量最大的6個月至1年期貸款利率為例,縣域開辦企業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數量與利率上浮幅度的關系見表1。
青島市2010年前9個月農信社貸款利率超過基準利率2倍的貸款僅占全部貸款的0.26%,如果人民銀行放開農村合作機構貸款利率上浮限制后,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合作機構也不會貿然提高農村企業貸款市場的利率,該市場利率將整體保持穩定。在2009年青島中支的一次調查問卷中,僅有4%的被調查農信社信貸員認為,放開農信社貸款利率上限后,農信社貸款利率會大幅上升。
(三)結論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農村企業貸款市場信貸市場的壟斷程度與貸款利率密切相關。2004至2010年在放開農村信貸市場的政策指引下,各類金融機構逐漸進入農村市場,農村企業貸款市場競爭程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強,農村企業貸款、農戶貸款利率的上浮幅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如果不考慮資金成本、管理成本的影響,農戶貸款市場的壟斷程度明顯高于農村企業貸款市場,農戶貸款利率也明顯高于農村企業貸款利率。在競爭充分的農村貸款市場中,金融機構參與者逐漸增多,市場競爭變得更加的充分,利率定價變得更接近邊際成本,更有效率;在競爭不充分的市場中,占據壟斷地位的機構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利率一浮到頂,利率定價無效率。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