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1年,國庫集中收付制度開始在全國各地實施,在這10年中其取得的效果是值得肯定的。本文描述了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的優勢,介紹了其業務核算,同時也提出了國庫集中收付制度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且給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國庫集中收付制度 核算 存在問題 對策
為了規范我國財政收支行為、加強對財政資金的管理監督、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在2001年,國務院發布了《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試點方案》,要求各個地區、部門都積極執行這一政策,爭取在“十五”期間全面推行財政國庫管理制度,該制度的建立是以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為基礎,財政資金繳撥是以國庫集中收付為主要形式。根據2007年末的數據,中央所有部門都實施了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中央所屬的9300多個基層預算單位也實施了改革;全國總共有300多個地市和1300多個縣(區)所屬的預算單位實施了國庫管理制度改革。全國總共10多個財稅庫銀稅收收入電子繳庫橫向聯網試點省份己經有了一些初步效果;中央所屬的50個部門,全國將近200個省市、1000多個縣(區)的相關單位進行了非稅收入收繳方面的改革。從以上數據中可以看出,我國大部分地區在改革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基本已經全面組織實施,但是隨著改革步伐的進行其中也暴露出了很多問題。
一、建立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的優勢
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是指首先建立國庫單一賬戶體系,所有的財政資金都存入到國庫單一賬戶中統一管理,所得的收入直接存入國庫或者專項賬戶,通過國庫單一賬戶支出。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的優勢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1.有效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
首先,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是以國庫資金的實際支付為依據支付款項的,改變了以前根據撥款的數額支付的狀況,這可以促使單位的很多沉淀資金被有效的利用。其次,先前財政資金的收入并不是直接歸入國庫,而是征收機關設置的賬戶進行收繳,財政資金繳入國庫的時間無疑會被延遲。在財政資金的支出方面,按先前制度規定,預算單位根據資金性質在銀行開設多個賬戶,支出時先由財政部門撥付給主管部門,主管部門再經過層層審批到下級單位,最后到了用款單位,這樣的資金支付方式太過繁瑣而且效率十分低下。國庫集中收付制度采用收入直接上繳國庫,由單一賬戶體系統一支付的方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最后將財政資金都存入到國庫單一賬戶中,可以加強對財政資金的監督管理,避免了單位多頭開戶、資金零散現象。
2.促進單位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單位實行國庫集中收付制度,需要支付款項時必須嚴格按照預算執行,而其所遵循的預算是根據去年的預算和當年的項目執行進度編制的,預算編制的準確性決定了單位未來的用款金額。預算要落實到單位的項目中,不能隨意挪用、擠占財政資金,這就要求預算編制的細化,規范預算的執行。國庫集中收付制度對預算的高標準,促使單位的預算編制更加科學、合理。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的執行需要規范、合理的預算編制為基礎,不然很難取得成效。
3.加強了對財政資金的監督
國庫集中收付制度要求全國只存在一個政府支付系統,所有的財政資金支出是通過建立的國庫單一賬戶體系完成,這無疑相對于以前的財政資金多戶頭狀況使財政部門可以更加容易的監督財政資金的去向,從根源上加強了對財政資金的控制。可以有效的避免資金擠占、挪用現象,規范強化預算約束。
二、國庫集中支付業務的核算
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的資金支付方式根據支出類型的不同可以分為財政直接支付和財政授權支付。財政直接支付是通過國庫單一賬戶直接將財政資金支付給收款人或者是用款單位,主要為工資支出、購買支出、中央對地方的專項轉移支付和其他的轉移支出。財政授權支付是預算單位根據財政授權支付給收款人,主要為未實行財政直接支付的購買支出和零星支出。
1.財政直接支付
當單位收到代理銀行發來的“財政直接支付入賬通知書”時,根據通知書中的金額確認單位收入。
(1)行政單位的會計處理
A.支付工資
借:經費支出
貸:撥入經費
B.購買材料或者服務
借:經費支出
貸:撥入經費
C.購置固定資產
借:經費支出
貸:撥入經費
借:固定資產
貸:固定基金
(2)事業單位的會計處理
A.支付工資
借:事業支出
貸:財政補助收入
B.購買材料或者服務
借:材料
貸:財政補助收入
C.購置固定資產
借:事業支出
貸:財政補助收入
借:固定資產
貸:固定基金
2.財政授權支付
在這種支付方式下,行政事業單位根據代理銀行發來的“授權支付到賬通知書”上注明的金額確認單位收入。此時,行政事業單位應該設置“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
A.單位收到“授權支付到賬通知書”時
借: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
貸:撥入經費(或者是財政補助收入)
B.單位購買材料或者服務時
借:事業支出(或者經費支出、材料等)
貸:零余額用款額度
C.購置固定資產時
借:事業支出(或者經費支出)
貸: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
借:固定資產
貸:固定基金
D.提取現金時
借:現金
貸: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
三、國庫集中收付存在的問題
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正在全國范圍內執行,各試點地區在這十年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同時也都暴露出了一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國庫單一賬戶設置不標準
各個地方的國庫單一賬戶設置不一,有的地方并未將其設置在中央銀行而是設在商業銀行中,這會造成一系列問題的產生。其一,商業銀行的性質與中央銀行不同,其是自負盈虧、以營利為目的,這會增加財政資金的運用風險。目前我國的商業銀行雖然是國有控股,但是其現在承受著很大的市場風險,在商業銀行面臨危機時有可能會挪用財政資金,財政資金成為壞賬的可能性很大。其二,加劇了商業銀行之間的競爭,現在我國存款準備金率不斷上升,商業銀行的資金不斷減少,各大商業銀行定會拼盡全力爭奪設置國庫單一賬戶。這很有可能影響到金融秩序,導致貪污腐敗的發生。其三,減弱了中央銀行對財政資金的監督控制。如果國庫單一賬戶設置在商業銀行,中央銀行將無法直接了解和監督資金的去向,改革的效果大打折扣。
2.財政資金的清算環節繁冗
雖然財政資金的支付有國庫單一賬戶統一支付,但是清算環節依然很多。目前,財政直接支付和財政授權支付這兩種支付方式都是需要代理銀行墊付資金,然后代理銀行再匯總各個地區的墊付資金,最后統一和國庫單一賬戶進行清算,而且清算還必須通過零余額賬戶。這樣繁冗的清算環節,勢必會放慢資金支付的速度、效率,而且經過的手續、賬戶越多最后風險發生的概率越大。
3.預算外資金無法有效管理
《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試點方案》中規定,財政部門在商業銀行設置預算外資金財政專項賬戶,預算內外資金是分開核算的。這樣將預算外資金分離于國庫單一賬戶之外,根本無法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首先,這樣很有可能使得預算內資金流失,同時也不利于國家宏觀財政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其次,預算外資金脫離了中央銀行的管制,增加了預算外資金被擠占、挪用的風險。最后,我國目前還沒有完善、統一的預算外資金的清算制度,各個地區差別對待,使得預算外資金的管制不規范。
4.中央與地方核算標準不統一
最近幾年來,全國大部分地區都設置了會計核算中心、資金結算中心或者是國庫集中支付中心,各行政事業單位保持資金分配權、所有權不變,將單位的資金全部交到中心,實行資金集中核算、管理,一般單位都會把大部分會計崗位取消,只留一名記賬員。這樣有利于財政部門對單位資金的監督、增加了資金的使用效率,但是會計主體與核算分離。而《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試點方案》中規定的是集中收支但是分散核算,這樣做可以有利于會計主體自己核算,但是減弱了對財政資金的監督,中央與地方標準的不統一會造成許多漏洞和管理上的混亂。
四、完善我國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的對策
1.完善國庫單一賬戶體系
其一,在商業銀行設置國庫單一賬戶會造成很多問題的產生,所以政府應該統一規定將國庫單一賬戶設置在中央銀行,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商業銀行之間不必要的競爭,有利于金融秩序穩定發展。其二,政府還應對零余額賬戶制定出具體的標準,減少不必要的手續,這樣有利于提高資金清算的效率,避免“尋租”現象的產生。其三,將預算外資金也納入到國庫單一賬戶中,預算內外資金統一管理籌劃,才可以避免資金的流失,提高其利用效率。
2.完善預算管理體制
預算管理對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的執行有著重要的作用,完善預算管理體制也是對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的完善。首先,將預算內外資金都納入到國庫單一賬戶中,所有的財政資金都歸入到預算內。其次,建立科學、合理的預算編制制度,預算編制的時間應該放寬松,將預算年度的歷年制改為跨年制。最后,將預算科目進一步的細化,籠統的預算科目會產生很多漏洞,應該把科目再進一步細化到每一個單位、部門和項目中。
3.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素質
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相對于先前的制度有很大的區別,在會計核算與支付方式上都有所改變,這無疑對財會人員的業務素質要求也有所增加。首先,人力部門在招聘財務人員時應該選擇適合該職位、業務素質較高的人員。其次,在財務人員上崗以后,應該定期或者不定期對其進行業務培訓,使其熟悉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的內容與流程。最后,對財務人員應進行績效考核,這樣可以有效監督財務人員的工作。
4.建立健全的財政管理信息系統
財政管理信息系統是實施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的必要條件,跟隨時代的腳步,現代信息技術是不可缺少的。財政管理信息系統應該包括預算編制系統、現金管理系統、收支系統等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的一系列流程。這樣可以使工作更加高效率,有效監督財政資金的去向。我國目前應該加快網絡一體化的發展,實現信息、資源共享,開發其他與國庫相關的軟件,建立安全的國庫信息數據庫,相關部門之間建立起財政資金的信息管理系統,發展成為類似于ERP模式的管理系統。
五、結束語
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的提高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提高了財政資金的監督管理水平,減少了貪污腐敗現象的滋生,其符合我國現階段財政體制改革的要求。但是對于在其發展過程暴露出的問題,我們也應該不斷完善、改進,保證國庫集中收付制度健康、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素新.淺議國庫集中收付制度.中國集體經濟,2011年1期
[2]郭宏.淺談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市場論壇,2011年7期
[3]徐曙娜.我國國庫集中收支制度研究.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03年2期
(作者單位:杭州市林業科技推廣總站(杭州市林業科學研究院籌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