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零起點的學生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好一門外語的運用以及涵蓋面極大的商務領域知識,有一定難度。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最有效地教授給學生最適用的技能,是目前商務日語教學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商務日語教學中的“商務”二字應理解為一個大范圍的概念,是涉及所有與商務有關的活動,而不是指某個特殊的專業領域。對零起點的學生來說,商務日語的教學應以語言知識的學習為主,輔以傳授日本企業的管理理念、商務習慣、工作心理,學習如何與日本人打交道,與日本人一起工作的方式方法。至于是外貿、金融,還是財務領域,可以待工作后習得。也就是說,只要有了一張漁網,不管是在東海、南海還是黃海,只要熟悉了那個海域的特性,都能得心應手。
【關鍵詞】日語 商務 日本外資企業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20-0048-02
隨著中日商貿往來的不斷深化,進入21世紀以來,商務日語專業的創辦在各個高校(包括職業技術學院)真可謂如雨后春筍般蓬勃興起。據最新統計顯示,目前中國各高等院校設立日語專業的為671所,其中商務日語專業(或方向)的數量已達到235所,約占日語專業總數的35%,在校日語學生人數超過15萬人,預計未來5年之內,全國高校學習商務日語的人數將以平均每年10%以上的速度持續增長。在此情況下,各種有關商務日語教學的研討會,也由原來的一年一次發展到一年數次。2011年5月,在浙江紹興召開的由中國國際商務日語研究會主辦的研討會上,特別提出了國內商務日語教育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主要是師資力量不足,教學資源相對缺乏的問題,多數教師雖具備一定的日語專業知識,但商務方面的知識卻相對缺乏。教材和師資是教育活動中最重要的兩個環節,如何在商務日語專業蓬勃發展的今天,解決這兩個問題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在當今商務日語教學中,所謂的商務知識到底是指什么呢?目前的商務日語的學校教育是否存在理解上的誤區呢?商務日語教學究竟需要什么樣的商務知識呢?目前很多有關這方面的研究都是以教育方的立場圍繞商務日語的定位問題來考察,本文擬從日本國內大學開設的商務日語學習講座、日本企業的員工教育和在中國的日企對中國員工情況的反饋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一 當今商務日語教學的現狀
縱觀各學校商務日語教學的課程設置,發現不少學校開設有這樣的課程:國際貿易、國際商法、關稅綜合實務、經濟學、市場營銷、公司理財、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公司法律、進出口業務等專業性很強的課程。任課老師分兩種情況:日語老師或其他院系專業老師用中文授課,日語老師用日語和漢語雙語授課。這里有個疑問,日語老師是日語專業方面的老師,用日語上這些專業課程,很難避免不是照本宣科。從學生方面來說,零起點開始學習日語的學生在日語還理解不透的情況下,對這些專業性很強的日語授課理解能力能達到何種程度?而用中文授課的專業老師又無法教授學生如何用日語表達相關的專業知識和詞匯用語。在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況下,如何在一定的時間內,更好地給學生教授最有用的知識呢?
二 什么是商務日語
關于商務日語的定義,站在理論高度的基礎上是這樣理解的:商務日語是建立在語言學基礎上的應用型交叉學科,是指在經貿、投資等商務領域中的語言應用,是開展商務活動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主要培養三種技能:語言交流技能、跨文化溝通技能及商務技能。但針對零起點的學生進行的商務日語教育,筆者認為應該本著可行性的謙虛態度來理解商務日語的概念。那么,什么是商務日語呢?如字面所示,用于商務活動中的日語,即「ビジネスに通用する日本語能力」。也就是說,是以適應職場生活的語言要求為目的,內容涉及商務活動中語言的表達能力和非語言表達的行為能力。從就業情況看,畢業生主要是進入在華日企工作,那么商務日語不只是簡單地提高學生的日語水平能力,更多的是向學生傳授一種日本企業的管理理念、商務習慣、工作心理,甚至是如何與日本人打交道,如何和他們合作、一起工作的方式方法,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包含在文化概念內的。
三 日本學校的商務日語教育及日企員工的教育
京都外國語大學在2006年為畢業后留日工作的留學生開設了「留學生のためのビジネス日本語講座」。開設的講座內容有:日本社會和日本的商務習慣、面試日語、自我介紹、公司內部日語(電話的應對、會議以及洽談)、商務文書的寫作、出現問題的處理(投訴以及對上司的匯報)方法等,都是圍繞著日常的商務工作而展開的。
另外,某家日本外資企業對新進員工的培訓,有以下內容:作為社會人應有的常識、談話要領(正確措辭及敬語、接待用語)、電話禮儀、訪問禮儀、組織章程、工作程序、工作前的心理準備、商務工作的技巧、商務文書的寫作、如何對待名片、公司內外的交流、服裝及儀容儀表、問候和行禮、應對投訴等。
從這兩個地方的教育課程來看,不難發現,作為一個商務工作人員,重要的是在言語行為、服裝方面如何做好一個合格的社會人,學習與人交往的本領,社內社外的對應。掌握好了這些基本的技能,不管工作領域是貿易、生產還是投資,都能得心應手。
四 在中國的日本企業對中國員工情況的反饋
國內大學商務日語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地點比較集中在沿海以及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發展較快、日本外資企業較集中的區域。在日本外資企業從事的工作內容主要是中高層日本外資企業管理人員的翻譯及秘書、產品銷售、日本人幼兒園養育員等。筆者曾電話采訪過青島積水樹脂有限公司總務科長劉女士,她說現在畢業生的承受能力非常低,工作一旦出現過失受到了批評就辭職。筆者還曾走訪過日本下關山本工業在青島的公司,該公司的辦公室墻上貼有一張“辦公室行為準則”,寫著報刊看后要歸位、桌子上不放與工作無關的物品、人離開時將椅子放于桌下、工作時間不得吃零食以及聚堆聊天、上網玩游戲等與工作無關的事情。
公司總經理巖田先生說,在日本,這些是很清楚的問題,根本不用作為章程列出來,但在中國不行。并不是員工故意違反,而是他們確實不知道這些作為社會人基本應遵守的行為。
五 國內大學零起點學生商務日語教育應有的狀態
基于上述分析,筆者認為,商務日語教學本身就應該與時俱進,適應用人單位的需求。商務日語從語言學的范疇來講,屬于應用語言學的研究對象,但從商務內涵來看,又是一門涉及經濟、貿易(包括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投資等的綜合型、跨學科型課程。針對零起點的教學對象,在有限的時間內,既要學好語言知識,又要掌握涵蓋面廣泛的知識,明顯是不可能的。前兩年以教授語言基礎知識為主要任務,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和鍛煉學生的自學、善思考、勤總結的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和自我意識。后兩年,在語言運用的基礎上,學習日本企業文化,行為規范,商務活動的流程及禮儀等必備的商務基礎知識。當學生走入社會,勤做事,善思考,迅速地適應社會及商務工作環境,在具備一定的社會活動能力之后,相鄰專業業務工作的基本能力與素質也相應地得到了提高。只要有了一張漁網,不管是在東海、南海還是黃海,只要熟悉了那個海域的特性,都能得心應手。
參考文獻
[1]周林娟、潘幼芳.中日商務人才需求與商務日語教學改革[J].日語學習與研究,2009(2)
[2]池田伸子. 「ビジネス日本語教育の研究」.東京堂,2001
[3]高見沢孟. 「ビジネス日本語の教え方」.アルク,1994
[4]趙暁霞.「中國における日系企業の人的資源管理についての分析」.白桃書房,1992
[5]阿部開道.「ビジネスマナー」株式會社.西東社,2008
[6]小野寺志津等.「ビジネス日本語のあり方」.東京家政學院筑波女子大學紀要,2004
[7]刁鸝鵬.商務日語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探索[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08(2)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