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負增效是近年教育界的熱門話題,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中心議題。具體到我們的實際教學中,如何推進減負增效是每一位教師必須深入思考的課題。
初三學生面臨著中考的壓力,初三歷史教學同樣面臨著完成新課、開展復習、迎接中考的重任,在這樣的現實下,初三歷史教學的“減負增效”必須要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自主探究的積極性,促進學生能力和素質的不斷提高。
一 初三歷史教學的“減負”
1.“減負”要從減輕學生心理負擔入手
歷史學科進入常州中考后,采用開卷考試形式,死記硬背的歷史學習方式在開卷后基本不需要了,但注重開放性、探究性的開卷考試日益重視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歷史知識的能力,在新情境、新材料背景下進行分析理解、比較歸納,從而解決歷史問題??荚噷τ趯W生來說是一種壓力,而能力要求不斷提升的考試對于學生來說壓力更加凸顯。初三歷史教學的“減負”必須從減輕學生害怕考試、害怕學習、害怕作業的心理負擔入手。多年來,我們始終注意讓歷史課保留一點過去非中考學科的“輕松”氛圍,課堂教學多一點“油鹽醬醋”,用形式多樣的活動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后作業少一點“三座大山”,嚴格控制作業時間,注重作業內容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師生關系多一點“和諧共生”,努力拉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學習評價少一點“嚴厲指責”,多從客觀角度進行冷靜的分解剖析,避免毫無意義的嚴詞苛責。
2.“減負”要減少無效知識的傳授
初三歷史教學時間緊、任務重,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教學復習任務,就千萬不能浪費學生寶貴的課堂時間,對于教學內容的準確把握是初三歷史教學“減負”的基礎。課標和中考說明是我們日常教學的基本依據。我們要始終堅持立足課標,抓住重點知識,明辨主要概念,明確不同知識點的能級要求,使課堂教學有的放矢。簡言之,課堂教學要緊扣歷史主干知識,教學活動要圍繞中心歷史事件,能級要求要立足課標、面向中考,這樣才能避免無效知識的泛濫。與此同時,必須幫助學生構建歷史主干知識的框架體系,形成較為完整的歷史知識結構;要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勤于思考教材,關注歷史階段的分期和特征,關注歷史事件的橫向和縱向聯系,比較不同時期發生的相同或類似事件之間的異同。
二 初三歷史教學的“增效”
就歷史教學而言,教學是否有效,主要看三個方面——學生愛學歷史,學生會學歷史,學生學好歷史。所謂“愛學”就是學生具有學習歷史的興趣,所謂“會學”就是學生能掌握學習歷史的方法,所謂“學好”就是學生具備歷史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獲得較好的歷史學習成績。初三歷史教學的“增效”應當把 “愛學”“會學”“學好”三者有機整合,作為我們的教學工作目標。
1.采取多種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愛學歷史
歷史課講述的是過去發生的事件、人物,對初中學生而言,它們從時間到空間上都很陌生,這給學生帶來了學習上的難度。但初中歷史教材中生動的人物形象、豐富的歷史細節和歷史事件都是與現實密切結合的,歷史學科本身的內容也往往涉及語文、地理、政治、數學等學科知識,具有多學科綜合的特點。這些都是我們在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源頭活水”。
在教學中,與其教師照本宣科,全面繁復,講得唇焦舌燥,學生也聽得昏昏欲睡,不如創設教學情境,通過虛擬歷史情境,提供辯論問題,聯系現實生活等活動形式,借助于圖片、音像、故事、實物等教學資源,讓學生參與其中,在體驗中學習,把學生的既有經驗、習得知識引入到歷史教學中來,這有助于消除學生的枯燥感和疲憊感,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學習興趣,更能開拓學生的學習視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對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歷史學習能力有著顯著幫助。
2.加強學法指導,抓好學生的學習習慣,讓學生會學歷史
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是學好一門學科的金鑰匙,歷史學科同樣如此。我們在日常教學中就要貫穿學法指導和習慣培養。在學習習慣上,尤其要強調聽課和思維的習慣,要讓學生逐步養成先看書后聽課,邊看書邊聽課邊記錄的聽課習慣,要通過環環相扣的問題設置,鍛煉和提升學生的思維意識、思維能力,養成思維習慣。必要的學法指導是歷史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學法指導的重點應放在如何閱讀材料進行審題,從什么角度思考和解決歷史問題上,要引導學生把握材料中的有效歷史信息,以此作為解題的依據。要引導學生關注題目中提出作答要求的關鍵字詞,如根據材料、概括、指出、歸納、說明等,讓學生明確不同字眼的答題要求。
3.重視情境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科能力,讓學生學好歷史
閱讀理解能力、歸納綜合能力的欠缺是許多學生歷史考試失分的命門。開卷考試的形勢下,對學生在新情境下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考查成為主導方向,歷史教學靠死記硬背已越來越難以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了,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歸納綜合能力的要求則日益明顯。這些能力的取得和提高必須依靠三年初中歷史教學扎實有效的教學和訓練得以提高。要通過經?;慕虒W情境的有效設置,來提高學習興趣,提升知識遷移的能力;要通過閱讀分析課文、閱讀分析課外歷史材料,逐步提高閱讀理解能力;要盡量放手讓學生歸納歷史結論、表達歷史觀點,教師要做好引導和糾錯工作,讓學生逐步掌握歷史的基本觀點,獲取歷史思維和歷史表達的基本方法。
減負增效是教育教學的一個長久話題,我們所做的只是初步探索,還需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責任編輯: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