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對班級和學生的影響力是巨大的。班主任是班級的直接管理者和第一責任人,是管好班級,聯系學校和家長、教師和學生、教師和教師等教育好學生的關鍵和核心人物。因此,做一名優秀的班主任不容易。那么,怎樣才能做一名優秀的班主任?應具備哪些素養呢?
班主任要愛教育、要有強烈的責任心。因為,責任心是人的品質、是人的情懷、是班主任工作的原動力。責任心是衡量一個班主任是否稱職的重要標志。傳道、解惑、授業等都要付出心血。美國教育家古諾特博士曾說:“在經歷了若干年的教育工作后,我得到一個令人惶恐的結論:教育的成功與失敗,‘我’是決定性因素。我個人采用的教學方法是造成學生學習好壞的主要因素。身為教師,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啟發靈感的媒介。”由此可見,教師的責任心是如此重要。對學生多一分關心比對學生漠不關心更利于學生身心的茁壯成長。
班主任要對學校和學生負責,教師起著橋梁和紐帶的作用,落實好學校的每一項活動,保證各項工作能迅速、準確、暢通地傳達給學生,并帶領學生,通過各種組織和教育方法出色地完成各項工作。教師還要有寬廣的胸懷,樂觀的精神,對學生的教育充滿信心。魯迅說:“教育是植根于愛的。”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班主任工作是學校的基礎工作,也就是愛的工作。如果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工作。因此,班主任要積極探索愛心教育的特點和規律,找到實施愛心教育的方式或途徑顯得格外重要。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藝術,都來自于教師對學生的愛,班主任愛學生要一視同仁、公平、公正,使學生信服。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犯錯誤時,要嚴慈相濟,做到“良藥”不苦口,“忠言”不逆耳。有愛,學生就有崇高的靈魂、蓬勃的朝氣、閃光的智慧,班主任有愛心,班級就有生命活力,班級是精神的家園和人才的搖籃。班主任還要有一顆愛心,一顆對班主任工作深深熱愛的心,憐愛學生之心,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朋友,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蘇霍姆林斯基說:“要成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獻給他。”班主任工作艱巨須全身心投入,實踐證明,班主任工作實質就是一種無私奉獻的工作,堅持跟班,主動地給自己找麻煩,不推諉、不躲避。班主任工作是“無底洞”,永無窮盡,會消耗大量的精力,有一種甘吃苦、樂奉獻的精神。官小責任大,是塑造靈魂的工程師,有人曾說:“學生的成長、發展和成才是教師的希望,也是教師最寶貴的財富,也是以真誠的心感動學生,以真誠的心感化學生,以真誠的伙伴角色激勵學生,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班主任與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關系,尊重學生是教育獲得成功的基礎,平等地對待學生,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打開教育的通道。同班學生有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是班主任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教育的出發點,但絕不是班主任對學生采取不同“標準”和“政策”的依據,不要因學生的家庭經濟條件、社會背景、學業成績、脾氣秉性不一樣而采取不平等的待遇,否則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降低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平等、公正地對待每位學生有利于影響和激勵學生對真、善、美的追求,培養他們的優秀品質,得到學生的尊重和信賴,形成良好的教育活動效應,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班主任要言而有信,恪守諾言。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說的就是一個人在社會上如果不守信用,是站不住腳的,因此,班主任應時時處處應表里如一、言行不二,做誠信的人,辦實事說實話,做事善始善終,兌現諾言,幫助或解決學生在生活或學習方面提出的困難,以誠待人。班主任要做到自信。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要用自信感染學生,找出學生的閃光點給予表揚,相信他們是國家的棟梁、未來的人才,真誠地期待他們的成功。對學生要有寬容的心。寬容別人就是善待自己,寬容不等于放縱,班主任要有威信。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則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班主任的威信來自他的地位和作用、任務和職責所予的權威,還來自于自己的品德、才能、個性、作風,使學生由衷地信服其人格魅力。幽默是班主任的好幫手。教師應達到藝術化的教學水平,善于用幽默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學得更好。班主任要注重外在美,俗話說:“云想衣裳花想容”,愛美是人的天性。在孩子心中,班主任的外在美,就像首抒情的歌謠,令學生回味無窮。總之,班主任要有高尚的人格、創新的能力、無私奉獻的精神,從而才能更好地培養人、教育人、塑造人。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