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普通而又神奇的字眼,它會讓生活更多一縷陽光,讓空氣中更多一分馨香。師愛則會讓孩子們更多一分快樂。
一 尊重
俗話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學生是人,而且是未成年人,不是圣人,在成長過程中有待于教師去培養造就,他們難免會有失誤、會犯錯誤,作為班主任,一定要尊重犯錯誤的學生,給他們改正的機會,因為我們是教師,而不是警察。教育學生時,要力爭站在學生的角度,換位思考。這樣,學生他會感到你不是在訓斥他,而是在幫助他。班上的佟佟,是個不安分的孩子,經常“被”記名,“被”扣分,“被”告狀……幾次下來,我把他叫到了面前,我知道他不是故意要扣分,就是不會處理應急情況,因此,我和顏悅色地告訴他:“不管發生什么事,都不要再和同學爭辯,因為這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要到教室告訴老師,老師為你解決,如果在樓梯上有意外,也不要說笑或做其他的事……”明白了其中的利害,他再也沒犯類似的錯誤。可見,在成長的過程中,學生難免有失誤、難免會犯錯,關鍵是學生犯了錯誤以后,老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幫助學生認識到錯誤的危害,并和學生一起分析,怎樣做才能少犯錯誤,甚至不犯錯誤。
一天,我正在給學生上語文課,突然發現一個學生正在偷偷地畫畫。她剛剛向我保證過,以后上課再也不“溜號”了,但是……我當時正講在興頭上,若批評學生,必定影響講課的情緒。于是我便輕輕走到她身邊,俯下身子低聲說:“好好聽,一會兒老師提問你。”話音剛落,她立即坐直了身子專心聽講,而且一直堅持到下課,這是我始料未及的。后來,我又試著用這種方法教育其他學生,效果非常明顯。
老師在教育學生時,要換一種口氣,換一種場合,換一種方法,給學生一個轉彎的機會,讓老師的表揚和批評就如春雨潤物,無聲但卻有效。
二 欣賞
作為班主任,應以欣賞的眼觀看待學生,并對學生的特長加以重視和培養,創造條件,給學生多一片發展的空間。每天的晨會,我會拿出幾分鐘讓學生個性展示:朗誦、背詩、笑話、歌舞;語文課堂內外,表演讀,演課本劇;班隊會,聯歡會上個性演出等,讓學生在表演中得到鍛煉。每月定期更換班級板報,使有書畫愛好的學生盡顯才華;喜歡運動的學生,可以多組織一些體育比賽,讓他們經歷失敗的磨練和成功的喜悅……
學生創造力的培養需要教師抓早、抓細、抓實,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鼓勵他們多讀課外書,增加積累量。記得一次為了準備“六一”匯演,我決定由班級的兩名男生說一個相聲,當時因為年齡小的緣故他們有些害怕,但我鼓勵他們,親自給他們改寫材料,為了增強效果,還特意加進了一些流行歌曲《小芳》、《纖夫的愛》,還記得相聲名字叫《我愛歌唱》,課后一遍遍幫他們排練,工夫不負有心人,演出當日,博得全校師生的喝彩,我班的兩名小帥哥這下可出了名,被選上代表學校參加區演出,后又參加了區“10.13”演出。舞臺大了,視野寬了,興趣也高了,就是從那時起,其中的一個男孩愛上了舞臺表演,也認定了自己的夢想,直至高考,他如愿考上了沈陽音樂學院聲樂系,當他回到母校看我時,無不自豪地說:“就是那次相聲,使我有了前進的目標。”
欣賞是一種態度,讓人感動;欣賞是一股力量,讓人奮進。
三 珍惜
班里的男生孫××,是班級里的體育代表,既聰明又淘氣。在我面前,他的體委工作做得有聲有色,可一旦我不在,馬上成為揪女生小辮子之類淘氣事的罪魁禍首。而且,他還是全班男生的“頭兒”,每個男生都聽他的話。對這種孩子只能“智取”,不能“硬攻”。于是,我精心為他設計了一個美麗的“圈套”。孫××的家長請我幫她用手機開通關愛一線通服務,我幫她制定了服務后,讓孫××把手機帶回家。告訴他我今晚會給他媽媽發信息。估計他還沒有到家的時候,我便發去一條信息:“家長,你好!孫××是個非常聰明、懂事的孩子,學習成績也挺好,今天的大課間我有事不在,聽別的老師說他把我們班的大課間組織得井井有條,愛揪女生小辮的毛病也改好了……”我就知道他一定會偷看這條信息,所以在信息里把他的優點細數一遍。結果,第二天中午吃完飯,他就偷偷地跑來對我說:“謝謝老師,我的毛病我能改,以后不管老師在與不在,我都爭取表現得與往常一樣。”我也注意觀察了他,接下來的日子他特別規矩,體委工作也做得非常認真。我暗想:我的“圈套”奏效了!
學生是新時代的學生,學校是新時代的學校,那么對于學生不足之處的提出,換個方式,也許會更有效。
四 寵愛
老師要讓學生體會到被老師寵愛的幸福感,從而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平時的我改變對學生直呼姓名的做法,換成諸如麗麗、彤彤、恒兒、寶貝等稱呼,或許你會覺得這樣叫很別扭,但只要我們用心、用愛,一定會體會到與直呼姓名不一樣的感受。我也改變以往的學生回答完問題,讓學生“坐下”,換成與他們握握手,來一個擁抱,碰碰額頭,擊掌歡慶等方式。說教時,我則嘗試采用悄悄話、寫紙條的方式,幫助他們渡過心理的難關。學生從老師親切的言行中體會到愛和尊重,從而倍感幸福與溫馨。
有一次午休,孩子們正在操場上游戲,歡聲笑語,興致正濃。看著他們高興的樣子,真的不忍心打斷他們——進行我校為迎檢進行的掃除。但我靈機一動,走到他們面前,說:“同學們,我們應該回去掃除了!”看著他們因為突然終止游戲而滿臉懊喪的表情,我接著說:“但是,我可以再給你們5分鐘,5分鐘之后必須集合!”這樣,孩子們又重新高興地玩了起來,給快樂的游戲劃上一個完整的句號。那次掃除,他們干得格外起勁。
解決問題時,換個思路,轉個彎,或許會事半功倍。這個原則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自愛,使你端莊;自尊,使你高雅;自立,使你自由;自強,使你奮發;自信,使你堅定……”這是我對學生的寄語,“做一個充滿教育智慧的新時代班主任”是我對自己的要求,作為一名普通的班主任,我覺得自己任重而道遠,讓我們為推進教育工作、奔向更加輝煌的明天而努力吧!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