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是企業精神、企業形象、企業價值觀以及企業日常運營管理等各個方面的集中表現,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靈魂。當前,隨著行業資源爭奪的日益加劇,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多的表現為企業文化的競爭。城商行與國有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相比,是起步較晚、發展迅速的一種企業群體,隨著自身的不斷發展壯大,對企業文化建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筆者做為一名銀行員工,在中國海洋大學讀在職研究生期間學習了大量銀行管理理論,現結合自身工作的實際和所學理論知識,淡論幾點自己在城商銀行企業文化建設上感受和淺見。
一、對企業文化建設必須從思想上有一個明確而深刻的認知
淡起企業文化建設,也許很多人認為這和自己手邊的工作好像離的很遠,也不是自己職責范圍內的事。目前,城商行的不少基層行中的員工對企業文化建設的認識還比較膚淺,一般人容易將企業文化建設等同于思想政治建設,感覺企業文化建設就是做好員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有一些人將企業文化簡單的認為就是樹工作典型、唱先進贊歌,就是組織員工開展業余文化生活,這些淺顯的觀點都不能認識到企業文化的真諦和其廣闊的內涵,導致一些基層行在企業文化建設上有時會走入誤區。其實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在自身發展過程中確定價值觀念,培育奮斗精神,樹立行業規范,開展內部活動,以此對內提高員工素質,調動員工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對外樹立獨特而深入人心的外在形象的全面而系統的工程,它不能單獨游離于企業發展的進程中。
二、企業文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進程,不能目光短淺、單純追求短期效應
文化建設在企業長期的發展中是循序漸進和潛移默化進行的,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短期內對企業競爭力難以有顯著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當前城商行管理人員普遍實行聘任制,導致部分基層行負責人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存在急功近利思想,片面追求亮點工程、轟動效應,從而可能改變總行企業文化建設總體規劃,導致基層企業文化建設因負責人的變動而變動,缺乏延續性和傳承性,造成員工思想的混亂和工作流程的紊亂,阻礙了企業文化建設的健康穩定推進。
三、企業文化建設應當全員參與,建立起全員普遍的認同感
企業文化可以把員工緊緊的團結在一起,使之協調一致,利益統一,有利于將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充分調動和激發起來。使全體員工共同參與和認同的文化,才是有價值的企業文化。良好的文化氛圍,往往也能產生一種激勵機制,在競爭的環境中,通過企業文化讓職工感受到企業對他們工作的認可,以此激勵員工為實現自我價值和企業發展而勇于奉獻,不斷進取。在企業文化的建設中,應該多征求員工的真實感受和意見,創造各種機會讓全體員工參與進來,廣舒民意,共同探討企業的文化的建設,只有這樣才能建設起一種豐富而有活力的企業文化。
四、在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應注意總部與基層行發展的同步與均衡
企業文化在整個企業內部應該是一種“普適”的文化,它是大家在文化認知上的一個共同的核心。當前由于各地城商行處在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所有的城商行都在傳統的資產負債及一些中間業務上有嚴格的量化考核指標,這一部分壓力較大,導致很多基層行都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存款、贏利潤、發展中間業務上,而對企業長遠發展的文化建設只能先暫時放在一邊,從而讓總行苦心孤詣制訂的一些有關精神層面的發展措施和制度不能有效落實,以致出現和總部企業文化發展的脫節,這樣也不利于一個企業整體的均衡健康發展。
五、企業文化建設應以地域文化為依托,著力塑造個性鮮明的城商銀行形象
銀行塑造一個良好的形象對內可以激發全體員工對本企業的自豪感、責任感,對外則能夠反映企業文化的特點和內涵,使企業在競爭中獨樹一幟,取得社會公眾的信任,從而確保企業穩固占領市場,而個性鮮明的外在形象能夠更容易的得到客戶與市場的認可。正所謂一個地域,一種風俗,一種文化,城商行在建設自身文化的過程中完全可以以地方文化特色為依托來進行,每個地域都在自身長期的發展中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內蘊和背景,而風土人情的差異也更容易深入人心,城商行若能巧妙的借此為依托,從而也就可以更輕易的營造出同類行業中恒久而鮮明的外在形象。
城商銀行作為傳統觀念上的一個企業群體,在我國宏觀政策及相關部門的監管下,一直以“立足中小、服務地方、服務市民”為經營理念,在過去的十幾年中,一直在支持一方區域的經濟建設與發展中發揮著自身的作用和貢獻。今后,隨著這個群體中企業個體自身規模的不斷增強,跨區域經營將成為一個新的發展方向,從單區域發展到逐漸走上國內競爭這個大的舞臺,可以想像,這將既是一個百花齊放的時代,亦是一個弱肉強食的過程,機遇和挑戰并存,而我們準備拿什么來搶占資源、割分蛋糕呢?建立起自身系統、科學而獨具魅力的企業文化,便顯得尤為迫切。
(作者單位:中國海洋大學2009級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