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利用國內外金融衍生品(包括期貨、期權、互換等)來對企業的生產成本進行風險管理。套期保值是指把期貨市場當作轉移價格風險的場所,利用期貨合約作為將來在現貨市場上買賣商品的臨時替代物,對其現在買進準備以后售出商品或對將來需要買進商品的價格進行保險的交易活動。航空產業由于其成本高、航油成本占總成本比重高等特點,不理性的套期保值行為可能對航空業帶來不利的影響,理性的套期保值行為則可能給企業帶來有利的影響。理性運用套期保值,有利于穩定收益預期,保障航空企業的長遠發展;有利于減低價格波動的風險,保障股東收益穩定和股東結構穩定;還有利于航空企業管理者改善財務狀況,增加國際市場競爭力。
關鍵詞:套期保值 航空業 影響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金融危機所帶來的風暴尚未平息,原油價格波動劇烈,國際匯率尚未穩定,企業面臨著越來越復雜的競爭與挑戰。特別是涉及大宗商品購銷“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企業,要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需要利用一些金融衍生工具對沖風險,以實現穩定持續增長。近年來,我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利用國內外金融衍生品(包括期貨、期權、互換等方式)來對企業的生產成本進行風險管理,套期保值就是其中一項重要應用。
一、套期保值在航空業中的運用
縱觀全球,航空業這一特殊行業普遍存在著高成本、高風險的特點。例如,航空業飛機的引進、保養、維修、航油支出、航材采購、航材儲備、勞動力成本支出,稅費支出等每一項都是巨額的開支,其成本不可小覷。調查數據顯示,我國航空企業其中僅航油一項就占總成本支出的三至五成,是成本中最重要的部分。近年來,國際原油價格的不斷上漲使得航空業的成本也在不斷飆升。另一方面,航空業這一特殊行業受經濟形勢變化的影響非常大,金融危機的后遺癥對市場的影響,巨額的資金投入對收益比例的影響,航油價格、國際經濟環境的影響,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帶來不斷增加的價格壓力……這些因素,使得航空業的發展屢現瓶頸。而人們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也使得航空業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因此,航空公司需要深入探索,深化改革,不斷提高管理能力,建立科學的運行機制以促進行業的長遠良性發展。
近些年由于行業市場持續低迷,國外不少規模較大的航空公司都紛紛采取變革措施以適應市場變化,帶領企業走出低谷。我國航空公司紛紛效仿,力圖使用一些金融衍生品交易進行套期保值來鎖定航油成本,規避油價上漲帶來的成本風險,從而帶領企業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
套期保值是指把期貨市場當作轉移價格風險的場所,利用期貨合約作為將來在現貨市場上買賣商品的臨時替代物,對其現在買進準備以后售出商品或對將來需要買進商品的價格進行保險的交易活動。其基本做法是,在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對同一種類的商品同時進行數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買賣活動。目前航空公司便常常使用原油期貨的套期保值來鎖定成本,保障收益。因為在正常的市場條件下,由于同一件商品受同一供求關系的影響,油價現貨和期貨市場的走勢應當趨于同步,所以二者的價格在一定區間范圍內應當同漲同跌。由于航空企業在這兩個市場上執行的是相反的操作,當燃油價格變動時,盈虧也應當相反,所以期貨市場的盈利可以沖抵現貨市場的虧損。
二、套期保值在航空業的影響
應當看到,航油套期保值策略是航空公司面對油價大幅波動時鎖定成本的一種金融工具。油價上漲時,航空公司可以依靠套期保值節省燃油成本,但一旦操作不當或者外部環境惡化,如當油價下跌時就有可能出現大幅虧損的局面。而理性的航油套期保值與非理性的航油套期保值的區別在于,航空公司進行該行為的目的是為了對油價巨幅波動而導致的成本風險進行轉移,為了穩定和保障油料成本預算的執行,控制油價的大幅度波動的負面影響,還是為了獲得投機收益??偟膩碚f,套期保值對航空業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應當辯證的看待,妥善處理之間的關系,以尋求穩定高效的發展之路。
(一)不利影響
2008年,隨著國際原油價格的大幅下跌,國內幾家航空公司的巨額虧損成為吸引人眼球的猛料。截至2008年10月31日,東航航油套期保值合約所測算的公允價值約損失18.3億元人民幣。上航航油套期保值合約所測算的公允價值約損失0.98億元人民幣。而資料表明截至2008年底,我國航空業各家企業共賠付人民幣約人民幣8.06億元,賠付后的合約浮虧161億元,合約市值約92億元,浮動凈虧竟然高達199億元。
所幸的是,在美元貶值、國際油價節節攀升以及國家給予巨額注資的情況下,這一現象在2009年得到好轉。截至2009年10月,作為國內三大航空集團,無論是南方航空、中國國航還是ST東航,都紛紛在公布的三季報中顯示,09年前三季度的利潤比去年同期實現了大幅的增長。
這給國內航空業套期保值策略敲響了警鐘。套期保值策略本身并不存在任何錯誤,但錯誤的操作也可能帶來巨額的虧損。從簡單來看,若出現違規交易(例如通過采取非法、欺騙和欺詐的方式隱瞞風險管理委員會進行交易導致虧損),或是風險控制措施不到位,在分析研究不透徹的情況下,沒有制定完善的風險管控制度,缺乏行之有效的監管,就很容易出現一系列問題,為企業帶來不利的影響。
航空業套期保值的初衷便是為了規避風險、固定成本。航空公司在實行套期保值策略,防止價格上漲帶來損失的同時,也失去了價格下跌帶來收益的機會。金融衍生品業務絕不是為了投機。但有些航空公司在制定套期保值策略是違背了初衷,一味追求投機,而忽視了風險隱患。2008年,東航、國航的巨額虧損就是由于在油價看漲之時單單賣出看跌期權,但油價并未如意料中的一樣上漲,而是大幅下跌。這種行為本身就已經是一種高風險的投機行為,它與套期保值規避風險的意義背道而馳。而國航和國外投行簽訂的套期保值合約更加帶有明顯的投機性質,這份合約規定國航在支付期權費以后可以按照事先確定的周期和價格從對手放買入燃油,同時向對手方在較低的約定價位賣出看跌的期權。但國航在對油價波動的趨勢上判斷錯誤,讓這一投機行為的結果是企業蒙受巨額損失。
航空業航油套期保值應該確立正確的動機,它并不是一味的追求最大化收益(那樣就成了高風險的投機行為),也不是僅局限于將風險降到最低,它應當是確保收益與降低風險的統一,在風險與收益之間得到一個平衡點。因此,只有航空企業完善內部流程控制,相關監管部門落實監管行為加大監管力度,才能從根本上降低航空企業利用套期保值策略平抑航油價格大幅波動這種行為的風險。
(二)有利影響
只要遵循套期保值的相關原則,理性運用,這一措施對我國企業尤其是航空企業的有利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1、有利于穩定收益預期,保障航空企業的長遠發展
航空業這一特殊行業里,極高的安全性需求是該行業企業長遠發展的第一競爭點,特別是對于安全設施、安全技術設備的投入尤為重要。而航空業具有資金密集、風險密集、成本高昂、收益微薄等特點, 若在任何一個其他環節產生了難以承受的成本增加,則有可能影響到該航空企業對于安全性的投入,從而嚴重影響到該企業的長遠戰略發展。另一方面,以往在油價上漲時,航空公司往往會以提高燃油附加費的形式來將增加的成本轉嫁到顧客身上。而這樣的漲價形式或多會少會造成顧客的抵觸情緒,乘客降低忠誠度后更傾向于選擇鐵路、公路等其他可替代的交通工具,在總成本幾乎不變的情況下降低了客艙上座率,從而降低了邊際收益,對經營業績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在航油成本占總成本比重很高的情況下,利用套期保值來穩定成本是切實有效的方法。
2、有利于減低價格波動的風險,保障股東收益穩定和股東結構穩定
航空企業由于航油成本占總成本比重非常大,所以航油的巨幅波動成為航空公司的經營狀況受影響重大的一項因素。隨著油價的上漲,航油成本的持續飆升將導致航空企業的成本大大增加,收益大幅縮水。因此,合理進行套期保值交易有利于穩定航空公司短期收益。在此基礎上,長遠來看,航空企業股東收益的穩定性影響著公司股價的穩定性,在一切皆穩定的狀況下更加不易出現惡意收購等現象,從而保障了公司股權結構的相對穩定。我國航空業由于對GDP貢獻非常高,因而被譽為“社會的發動機”,故航空企業穩定的股權結構對于我國社會的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3、有利于航空企業管理者改善財務狀況
正確的套期保值策略能夠為航空企業鎖定成本,降低成本上漲的風險,大幅提高預期收益的穩定性。而預期收益穩定的企業通常能夠獲得更多的獲利機會:例如融資時,銀行在貸款審批時將可能對財務狀況好、預期收益穩定的企業給予相對寬松的貸款條件或更加優惠的利率水平,而當其通過公開市場進行融資時,也能更容易的謀求較高的募股價格。2007年,由于購買了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股票,投資銀行家羅杰斯特意到該公司實地考察,并非常關注的詢問國航高層是否應用套期保值策略來規避航油價格風險。由此可見,套期保值策略的正確運用,對于航空企業在國內國際市場上的認可度的提升有著深遠的意義。如果沒有金融衍生產品的這種規避風險、發現價格的功能來對未來難以預料的經營成本風險予以對沖,我國航空企業在國際同業競爭中便可能會長期處于劣勢地位。
套期保值就像一把雙刃劍,處理不善可能給企業帶來嚴重的不良后果,利用得當則會給企業帶來有利的影響。我國航空公司不能只看到它可能帶來的危害而因噎廢食,應當理性看待,正確處理,這樣便能在油價再次上升時臨陣不亂,不用將高油價帶來的高成本以提高燃油附加費的形式轉嫁到顧客身上,也不用在對油價趨勢判斷失誤時使國有資產蒙受損失。
參考文獻:
[1]張宏民《石油市場與石油金融》中國金融出版社 2009年4月
[2]《保值頭寸虧損不意味套保失敗》 中國經營報 2009年8月31日
[3]譚元元 投資項目決策中實物期權的應用及價值評估[J];廣西財經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4]中國航空公司燃油套期保值問題研究 曾小青 方菲 趙倩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學院《財政監督:財會版》 2011年 第2期
(作者單位:山東煙臺萊山國際機場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