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從喀什地區目前的外貌發展狀況以及外貿發展中金融政策的實施情況,探討現有金融支持政策體系對發展喀什地區外貿領域的正面作用以及未來所需的相關金融支持重點。
關鍵詞:金融支持 外貿 新疆喀什
外貿發展表現為外貿額度的增長、外貿產品和服務結構的優化、外貿行業人員就業水平和對當地群眾福利水平的正面影響程度。當然需要大量的可變資本外,還需要大量的采購和銷售信用資本。這一部分資本的獲得通過金融支持來加以解決。2010年5月20日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明確提出做好新疆工作的思想和目標,來推動新疆跨越式發展。喀什是新疆的重要地區。喀什地區外貿發展中金融支持問題與喀什地區經濟的發展乃至進一步實現新疆跨越式發展有密切相關性。本文根據喀什地區目前的外貌發展狀況以及外貿發展中金融政策的實施情況,主要探討喀什外貿發展需要什么樣的金融支持。目前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喀什地區外貿現狀
喀什地處祖國西部邊陲、新疆西南部,東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南依昆侖山,西靠帕米爾高原。據2009年的統計公布數據,總面積16.2萬平方公里,轄1市11縣,總人口383萬,其中維吾爾族占90%,漢族占8%,其它少數民族占2%??κ彩亲鎳奈鞔箝T,邊境線長888公里,周邊與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吉爾吉斯斯坦、印度五國接壤,有五個口岸對外開放,區位優勢獨特,是我國向西開放的橋頭堡和通往中亞、南亞、西亞乃至歐洲的國際大通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改革開放以來,喀什地區緊緊圍繞“打造喀什在中亞南亞經濟圈重心地位”戰略構想和“貿易先行,產業聯動”的發展思路,對外貿易發展迅速。
第一、喀什地區貿易總量上升很快,但存在大起大落。尤其進入2005年后,喀什地區的外貿增長進入高速發展期,但是2009年相比于2008年下降一節子。進出口總額101374億元,同比下降39%。全年接待游客153萬人次,下降1.9%,體現出典型的兩邊依賴性外貿發展模式。2009年貿易下滑一方面國際金融危機另一方面,新疆發生的不良社會事件雙層原因導致。具體看圖1-1
第二、喀什地區外貿增長速度雖然很高,但不穩定。根據圖形1-2更加說明,喀什地區外貿發展經歷著大起大落,政策穩定性差,貿易預期不好預測等特點。
第三、喀什地區外貿發展中出現的不穩定性從絕對量來看,主要來自于進口層面的不穩定性,進入2005年后這種不穩定性的主要原因來自于出口方面的大起大落。具體情況請看下圖1-3.
總體而言,喀什地區的進口貿易始終處于下滑態勢,在進出口貿易當中已經不成為氣候。出口貿易量進入21世紀初期已經躍居第一,而且每年出現大增。因2009年出現的國際國內形勢所逼,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其余時間都表現出良好的增長勢頭。
第四、從相對指標來看,不僅是喀什地區的進口表現出極大的不穩定性,出口表現的不穩定性更為顯著。而且,進口在不穩定中下滑并趨于一定得穩定態勢,而出口則表現出大起大落增長的態勢。圖1-4中可以看出出口外貿的長遠趨勢表現出非常不穩定的上升趨勢,而進口趨勢表現出較為穩定的下降趨勢。出口增長幅度最高達到600%,而進口增長速度最高則達到350%。無論是出口還是進口下滑之時,其下降速度都達到三為數字。
二、喀什外貿發展中金融支持的不足點
(一)喀什經濟增長與信貸投放之間的矛盾
喀什依據自身區位優勢和當前及未來的經濟發展形勢,先后提出了“打造喀什在中亞·南亞經濟圈重心地位”等設想,這客觀上需要功能齊全、高效便捷的金融中心給予支持。但喀什目前金融總體規模較小,金融信貸支持力度與經濟發展速度明顯不相協調。2009年喀什信貸增長低于GDP增速3.18個百分點。近五年來貸款余額最高時達108億元,存貸比為35%,信貸投放總量嚴重不足,這將直接影響喀什跨越發展和一系列宏偉目標的實現。
(二)外貿企業發展與金融市場功能發揮不到位之間的矛盾
一是擔保中介機構建設滯后??κ惨蚪洕钒l達、歷史不良貸款較多等原因,被列為金融風險高發區,加之擔保機構發展滯后,截止目前全區僅有擔保公司16家,注冊資金3500萬元,累計為10家企業擔保貸款2000萬元,不足企業貸款總量的2%。擔保公司數量少,注冊資本小,擔保規模十分有限,難以滿足眾多中小企業貸款擔保的實際需要。二是資本市場融資效應不明顯。目前喀什沒有一家企業上市,票據業務發展緩慢,商業承兌匯票業務得不到發展,企業無法通過票據市場進行短期融資。
(三)發展外向型經濟與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渠道不暢之間的矛盾
喀什地區外貿行業發展由于美元現鈔源較少,使喀什外貿出口業務受到一定影響。受外匯核銷制度的制約,企業出口后難以辦理結匯核銷,外匯核銷成了影響轄區外貿業務發展的關鍵因素,制約了喀什外向型經濟的發展。為應對金融危機給該區外貿帶來的嚴重影響,當地人民銀行以農行喀什兵團支行為試點,建立了中巴邊貿人民幣結算渠道,創建了全疆第一個邊貿人民幣計價結算窗口。但是,從試點的情況看,受外匯核銷制度、海關、國稅、商業銀行基層行權限小等因素的制約,中巴邊貿人民幣結算在現實操作中面臨的問題和困難較多,跨境人民幣結算資金清算渠道不暢。
(四)推進現代農業與農業政策性保險之間的矛盾
喀什地區本地自產自銷產品出口貿易已經成為主要的貿易品,已經打入中亞各國,尤其是喀什農產品特產,如各種新鮮水果和蔬菜在中亞國家很受歡迎。但是喀什地區因資金缺乏,無法實現現代化農場管理,無法獲得農產品交易所需的各種國際認證,無法進一步開拓市場,也無法生產出更為優質的剩余農產品提供給中亞國家客商。又加上無法通過保險制度來加以消除資金投入風險,投資商對此領域的風險加大不敢投入。
(五)喀什外貿企業競爭力弱,金融領域合作欠佳
由于喀什本地外貿企業業務運作不規范,自營業務少,代理業務居多,使得喀什企業在大市場面前只能小作為。喀什與鄰國的雙邊貿易層次和水平還很低,出口的商品附加值較低??κ驳貐^對外貿易以邊境貿易為主導,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雙方均存在過于重視貿易,而輕視了經濟技術合作、旅游合作及邊境地區發展加工業等領域。彼此之間的金融交流合作也沒有跟上經貿關系發展的需要。
(六)邊貿結算以及通匯渠道不暢
喀什地區與鄰國多數交易的結算都是以現金,或由第三國銀行完成,嚴重阻礙了雙邊貿易的發展。在喀什地區的邊貿中,巴國商人銀行結算意識淡薄,偏好現鈔結算,塔吉克斯坦商人主要使用現鈔結算。據媒體報道,吉國90%的居民沒有與銀行打過交道。周邊國家商人習慣于以現金方式結算,是現鈔量大的基本原因。另一個原因在于我國銀行出于成本效益考慮,在貿易邊境地區設置的營業網點較少,無法滿足邊境貿易的需要。
三、喀什地區外貿發展中金融支持對策
(一)積極打造次區域性金融中心,支持喀什經濟跨越式發展
積極推動以喀什為中心輻射南疆及周邊國家和地區的次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一方面作為以烏魯木齊為中亞金融中心南疆區域承接點,將南疆金融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和利用,發揮規模效應和綜合優勢;另一方面,將次區域性金融中心功能定位于“籌資內引型金融中心”,為喀什大建設、大開放、大發展提供完善融資功能和更加安全、高效、便捷金融服務,全力支持喀什經濟跨越式發展。
(二)完善金融服務體系,滿足金融服務需求
爭取中央注資組建喀什發展銀行,發揮區域性地方銀行靈活的金融服務功能;爭取中央注資補充農村信用社資本金,組建喀什農村商業銀行,增強金融服務“三農”的實力;積極配合政府協調引進中亞等外資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及中國進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等各類金融機構在喀什設立分支機構;積極建議和引導民間資本組建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農村資金互助社等地方性金融機構。
(三)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全面提升金融服務功能
引導金融機構主動圍繞喀什跨越發展的金融需求,創新金融產品、服務手段和服務方式,完善支付清算、票據結算、資金匯劃、資本市場融資、保險保障等金融服務功能,有效發揮金融機構、金融市場、支付結算及金融基礎設施對金融資源的合理配置,滿足喀什經濟大發展時期多層次經濟主體的信貸產品、咨詢服務、代理業務、保險補償等金融服務需求。
(四)有效落實各項金融優惠政策,支持重點產業快速發展
爭取對“三農”、中小企業等弱勢群體發放貸款實行優惠利率,利差損失由中央財政給予補貼;爭取將所有涉農貸款納入扶貧貼息貸款,提高扶貧貼息貸款比例;爭取把喀什所有企業納入民貿民品優惠利率貼息貸款范圍,提高民貿民品企業貸款利率優惠幅度。引導保險機構爭取擴大政策性保險的補貼范圍和補貼比例,爭取國家對設施農業、農田水利設施、農村勞動力輸出等領域的財政補貼,爭取在喀什開辦出口信用保險業務。
(五)深入推進金融生態環境建設,促進經濟金融協調發展
全面推進農村信用工程和社會誠信體系建設,提高社會誠信意識,優化信用環境、執法環境和金融發展環境,完善信息共享、工作協調、約束激勵、利益驅動等機制,創建和諧、誠信的金融生態環境,為經濟金融協調、持續、健康發展營造良好外部環境。
(六)拓寬邊貿結算渠道,積極支持喀什外向型經濟發展
加強與周邊國家的金融往來與業務合作,建立銀行“引進來”、“走出去”的開放格局,吸引外資銀行在喀什設立分支機構,推動轄內國有商業銀行開展邊貿人民幣結算,擴大與周邊國家的邊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規模,引導和鼓勵國有商業銀行在周邊國家設立分支機構和網點。以此來建立安全、高效的人民幣清算渠道,滿足外貿發展的金融需求,支持外貿企業做大做強,促進喀什外向型經濟的大發展。
參考文獻:
[1]喀什地區2009年三干會資料
[2]《喀什統計年鑒》[M]及喀什外徑局提供的數據
[3]王曉東,《金融支持喀什跨越式發展研究》[J],《西部金融》2010年第10期
[4]郭新明等,《關于新疆大企業大集團戰略實施效果的評價及金融支持可持續發展研究》[J],《西部金融》,2010年第1期
(作者單位:新疆財經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