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09年實施全額資金管理改革以來,農行各分支行目前已基本實現差額資金管理模式向全額資金管理模式的轉變。本文研究目的:一是通過對農行某分行實行全額資金管理模式后資金運營效益進行測算,探討與現行全額資金管理模式相適應的資產負債結構,幫助經營行提升價值創造能力;二是吸收內部資金轉移計價(FTP)理念,編制非現場審計方法,對經營行資產、負債、財務收支及市場交易等各項業務進行績效評價,為下一步開展績效評價非現場分析打下基礎。
關鍵詞:全額資金管理績效評價非現場審計方法
自2009年實施全額資金管理改革以來,農行各分支行目前已基本實現差額資金管理模式向全額資金管理模式的轉變。本文研究目的:一是通過對農行某分行實行全額資金管理模式后資金運營效益進行測算,探討與現行全額資金管理模式相適應的資產負債結構,幫助經營行提升價值創造能力;二是吸收內部資金轉移計價(FTP)理念,編制非現場審計方法,對經營行資產、負債、財務收支及市場交易等各項業務進行績效評價,為下一步開展績效評價非現場分析打下基礎。
一、全額資金管理模式概述
即以效益成本為主線,建立資金營運中心的組織模式;實施資金全額集中、統一調配的管理模式;完善劃分類別、分別定價的內部資金轉移計價(FTP)機制,以此完善資產負債管理的微觀基礎,提高資金配置的決策層次、優化資金配置效率;同時充分發揮價格機制的信號作用,傳導總、分行經營戰略,引導各行經營行為,優化經營結構,提高全行市場應變能力和資金營運綜合效益。其具體管理模式為:
(一)資金來源全額集中。即各分支行所有資金來源,包括各項存款、同業存款、財政性存款、應付賬款、委托及代理業務、利潤及所有者權益等全部集中到一級分行管理,并對應生成內部計價上存,即按FTP中的賣出資金價格獲得上級行利息收入。
(二)資金運用統一配置。即根據全行資產負債管理目標,在綜合考慮全行流動性風險、利率風險的基礎上,對轄屬分支行各項貸款、存放同業、應收利息、委托及代理資產業務、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占款等統一配置資金,并對應生成內部計價借款,即各轄屬分支行按FTP中的買入資金價格向上級行支付利息。
(三)轉移產品體系分類計價。實施全額資金管理模式后,總行對所有資金來源和資金運用按照業務種類與性質進行分類設計,并對每類產品按期限設置相應的內部轉移價格,在分類的基礎上將各類產品與資產負債表中的會計科目建立對照關系,涵蓋資產負債表所有會計科目。
(四)內部轉移計價納入利潤核算。實行全額資金管理模式后,利潤核算由原來的資產負債兩條線核算轉變為按資產負債和內部計價綜合核算,即貸款利息收入、貸款轉移成本、存款利息支出、存款轉移收入。全行凈利息收支將取決于資產負債類產品利率與其對應的內部轉移價格凈利差之和。
二、實行全額資金管理對某分行經營績效的影響
以農行某分行為例,在其實施全額資金管理并推行FTP內部資金轉移計價后,其經營績效發生了以下變化。
(一)在全額資金管理模式下,由于該行活期存款占比上升、定期存款占比下降,使得該行存款資金整體付息率下降,與此同時資金的FTP賣出價格上升,由此提高了該行存款凈利差水平,存款績效顯著提升。調查發現:2010年末,該分行存款總量1809.51億元,其中活期存款占比58.96%,較年初上升2.62個百分點,定期存款占比41.04%,較年初下降2.62個百分點;按現行存款利率水平(活期0.36%、一年定期2.5%)和FTP買入價格(活期2.3%、一年定期2.85%)測算,活期存款利差1.94%比一年期存款利差0.35%高出1.59個百分點,即分行活期存款每增加1個百分點,可增加FTP利差收入2877萬元(1809.51*1%*1.59%),增加2.62個百分點即可增加FTP利差收入7538萬元。
(二)在全額資金管理模式下,由于該分行構建了多層次資產組合,大力發展票據轉貼現、買入返售等凈利差水平較高的金融市場業務,從而提高了資產業務的經營效益。調查發現:按照總行人民幣資金FTP價格表,2010年該分行辦理票據轉貼現業務所需資金的FTP買入均價為2.85%,而票據轉貼現收益率在3.03%左右,兩者凈利差為0.18%,全行2010年累計辦理商業匯票轉貼現交易達2070億元,實現凈利差收入3.77億元。該分行票據中心在僅5人、產生的直接費用為44萬元的情況下,創造了人均凈利潤2200萬元、人均經濟增加值297萬元的歷史最好成績。
(三)該分行中長期貸款占比短期內難以下降,資產負債期限錯配較嚴重,這種狀況在全額資金管理模式下將直接降低該分行經營績效。調研發現:截止2010年末,該分行活期存款占全部存款總量58.96%,較年初上升2.62個百分點;而分行中長期貸款占比高達81.65%,較年初上升5.28個百分點,短期資金來源(其FTP計價收入2.3%)支撐了長期資金運用(其FTP計價支出高達3.15%-3.75%),這種現行資產負債結構與目前FTP價格導向不相適應的狀況直接導致了資金來源系統內收入增幅低于資金運用系統內支出增幅,逐月系統內凈收支呈下降趨勢。
(四)在全額資金管理模式下,“年末激增、年初陡降”的資金慣性發展格局不僅會對該分行這類借差行形成多繳存準備金和月初存款資金迅速流失的雙重壓力,而且會造成不必要的經營虧損。調查發現:該分行增量存貸差資金在11月末僅為38億元,年末激增至180.8億元,2011年年初大部分則被劃出。存款增長的大幅波動,形成繳存總行資金的短期占用,按存款流失100億元測算,將造成繳存準備金24.5億元的短期占用。在該分行目前借差行局面下,須向總行申請系統內借款以保證全行資金短期流動性,按總行現行三個月系統內借款利率2.25%和繳存準備金上存利率1.62%軋差測算,該筆短期資金占用將形成1543萬元(24.5億元*0.63%)的虧損。
(五)2011年9月21日總行與一級分行之間正式實施人民幣全額資金管理后會造成分行經營利潤急劇縮水。調查發現:截止2010年末,該分行各項資金占用達747億元,其中人行存款、現金庫存及應收暫付款項等非生息資產余額達到8.5億元,按其對應的現行FTP資金占用價格測算,如果總行對一級分行實施全額資金管理,2010年該分行將減少利潤6.7億元,如果不考慮資產負債結構變動,預計對2011年的利潤影響將達到9.6億元。
三、FTP價格導向下理想的資產負債結構
通過上述測算分析發現:在現行資金營運管理模式下,合理的資產負債結構應是一種與FTP價格導向相匹配的資產負債產品集合,即這些產品的利率與FTP價格對比的結果能實現較好的經營效益。具體來說:
一是增加短期資產負債產品占比。對活期存款占比較高且增長穩定、信貸結構調整較快且中短期貸款增長較多的分支行,由于上級行對其存款資金買入價格的提升和貸款資金賣出價格的降低,使得其資產負債業務效益大幅度提高;
二是鼓勵資產業務多元化發展。在全額資金管理模式下,各項資產業務的FTP資金占用價格均不相同,經營行只需通過資產市場收益率與其FTP資金占用價格對比就能找到提高本行價值創造能力的業務品種,在實施有效經營的基礎上達到優化經營結構、提高市場應變能力的目標;
三是降低財務支出及非生息資產占用。按照農總行FTP計價相關規定,各分支行財務支出、固定資產占款、在建工程、無形資產、其他應收及預付等資產占款均要按FTP資金買入價格向上級行支付利息,不合理的非生息資產占用會直接降低資產整體效益;
四是杜絕資產負債業務大起大落的發展狀況。如“年(季)末激增、年(季)初陡降”之業務慣性發展格局雖在時點上贏得了規模,但在現行資金營運管理模式下會給效益帶來不必要的虧損。
四、全額資金管理模式下的績效評價非現場審計方法研究及實施
(一)研究目的
由于全額資金計價管理模式推出不到兩年,大部分經營行在差額資金管理模式下形成的資產負債結構還無法隨之進行相應調整,FTP價格杠桿導向作用不明顯以致嚴重影響經營行經營效益。因此,研究全額資金管理模式下績效評價的非現場審計方法,其目的在于找出經營行現有資產負債業務結構中影響經營績效的薄弱點,幫助經營行不斷優化經營結構,提高資金營運綜合效益。
(二)研究思路
對全額資金管理模式而言,內部資金轉移計價(即FTP)是其核心理念,經營行的各項資產業務、負債業務、財務收支及市場交易業務均可通過FTP價格對比測算其價值增值或減值。因此,我們可以嘗試性地將內部資金轉移計價(FTP)理念融入非現場審計方法,針對不同業務設計其相應的FTP計價分析模塊,在對其效益進行非現場測算并考慮每項業務權重的基礎上實現對經營行資產負債業務的整體績效評價。
由于時間倉促,本次研究主要對貸款利差FTP計價分析、存款利差FTP計價分析、非生息資產FTP付息占用以及年(季)末存款現象FTP計價分析四個模塊進行了設計,隨著今后業務的不斷發展,我們將繼續深化和擴展此類非現場審計模塊的研究。
(三)方法模塊設計
1、貸款利差FTP計價分析模塊
設計目的:根據貸款收息率水平評價信貸資產質量的優劣;同時根據貸款利差水平評價現有貸款結構的合理性及其對績效的影響。
設計思路:運用現有“CWOC05貸款收息率分析”模塊,按貸款種類分別計算各項貸款收息率(含短期、中期、長期、逾期、非應計)、各項貸款占比;將各項貸款收息率分別與各項貸款FTP計價付息率相匹配,計算各項貸款利差;根據各項貸款收息率、各項貸款FTP計價付息率和各項貸款占比分別計算貸款綜合收息率、貸款綜合FTP付息率;確定該營業機構的貸款綜合利差。
2、存款利差FTP計價分析模塊
設計目的:根據存款付息率水平對異常存款付息率進行風險評價;同時根據存款利差水平評價現有存款結構的合理性及其對績效的影響。
設計思路:運用現有“CWOC06存款付息率分析”模塊,按存款種類分別計算各項存款付息率(含活期、3個月、6個月、1年、2年、3年、5年、5年以上)、各項存款占比;將各項存款付息率分別與各項存款FTP計價收息率相匹配,計算各項存款利差;根據各項存款付息率、各項存款FTP計價收息率和占比分別計算存款綜合付息率、存款綜合FTP收息率;確定該營業機構的存款綜合利差。
3、非生息資產FTP付息占用分析模塊
設計目的:分析非生息資產資金占用對分行績效的影響,以此評價經營機構非生息資產資金使用效率。
設計思路:分別提取合理非生息資產(如上級行核定或批準入賬的固定資產凈值、在建工程、無形資產及其他資產等)、不合理非生息資產(如待處理財產損溢、待清理資產、待清理信托資產、固定資產清理等)總賬日明細表;按照科目余額和與之對應的FTP資金占用付息價格計算成本支出;分別匯總合理非生息資產、不合理非生息資產的付息成本;計算不合理非生息資產付息成本所占比例,以此評價非生息資產資金使用效率。
4、年(季)末存款現象FTP計價分析模塊
設計目的:對年末存款真實性及由此帶來的績效影響進行審計分析。
設計思路:分別計算年底各項存款余額、年底存款增量、次年一月底各項存款余額;根據年底存款增量按存款準備金繳存比例、系統內上存利率計算繳存總行存款準備金、上存利息收入;將年底各項存款余額與次年一月底各項存款余額進行比較,計算流失存款金額,以此核實年末存款真實性;按照總行現行系統內借款利率計算流失存款的借款成本支出,并與上存利息收入相比較考核年末存款現象對績效的影響。
(四)方法運行結果分析及運用在全額資金管理模式下,內部資金轉移價格(FTP)對于存款等負債類產品而言是一種目標收益,對于貸款等資產類產品而言則是一種風險成本。因此,根據上述方法模塊之運行結果:
1、當存款等負債類產品的市場付息率逼近其目標收益,存款業務之凈利差縮小,則經營行應著力于調整負債結構,盡量將長期存款轉化為短期存款和基金保險;對長期存款要根據項目貸款增量視情況吸收,不能吸收無效益甚至虧損的長期存款;在業務考核上增加短期存款考核指標以降低高付息率。
2、當貸款等資產類產品的風險成本逼近其市場收益率,貸款業務之凈利差下降,則經營行應著力于調整產品品種結構和期限結構,如審慎發展個人住房貸款,因其利差小、期限長并占用大量管理資源;在增量貸款要盡量鼓勵客戶多借短期貸款、到期再實行收回再貸;對存量貸款中長期貸款應按期收回。
同時,由于總行FTP價格對逾期貸款和非應計貸款按五年期貸款價格分別上浮30%和50%,因此在貸款運行過程中應嚴防貸款形成不良,避免大幅度減少貸款整體利差收入。
3、當不合理非生息資產付息成本占比高居不下導致FTP付息數額增大,則經營行應加快對閑置固定資產和待清理資產的處理、盡早收回業務墊款、加快現金整點或調度、嚴格庫存現金限額、并對存在大量在途現金的問題在查清原因的基礎上給予嚴格處罰。
4、當存款資金綜合FTP買入價與貸款資金FTP綜合賣出價之間差距加大,系統內凈收入呈下降趨勢,則經營行應著力于解決資產負債期限錯配問題,根據項目貸款增量適當增加中長期貸款的營銷,以改善短期資金來源支撐長期資金運用的狀況。
參考文獻:
[1] 于森林 杜維堂.經營行如何應對全額資金管理[M].,現代金融 2011年第3期.
[2] 黃銳.全額資金管理之解讀[M],安徽農村金融 2010年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