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第十八屆中國國際廣告節上,新浪順應了這股熱度,成為此次廣告節的大贏家。9月25日晚,第十八屆中國國際廣告節2011“中國媒介創新營銷獎”、“中國互動網絡廣告創意獎”、“中國艾菲獎”在沈陽同時揭曉,嘉獎過去一年里最具創新和實效精神的廣告主、廣告公司以及媒體。其中,新浪在四大類別里總共獲得21個大獎,包括2個全場大獎、6個金獎、5個銀獎、8個銅獎,是整個廣告節上獲金獎最多的媒體。
門戶+微博雙平臺營銷威力
有評委和業內人士在頒獎現場表示,此次評選跟以往相比,最大的特點就是廣告主越來越多地將營銷重心從單純的媒介購買,轉向能否激發用戶的主動傳播,也就是俗稱的“從Paid Media(付費媒體)轉向Eearned Media(免費媒體)”。隨著以微博為代表的社會化媒體越來越受到用戶的歡迎,影響到消費者生活的方方面面,新浪“門戶+微博”的雙平臺營銷威力日益呈現,并得到了廣告主和廣告公司的廣泛認可。可以預期,新浪未來依然是最重要的互聯網營銷以及全媒體整合營銷平臺之一。
新浪全國銷售總經理李想表示,新浪獲得諸多殊榮是眾多廣告主和廣告公司對創新營銷和實效營銷孜孜以求的結果。未來,社會化營銷和全媒體整合營銷是大勢所趨,新浪將會在其中找好定位,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為廣告主和廣告公司提供更加深刻的媒介洞察和更具創新實效的營銷工具,協助他們更好地整合其他數字媒體、傳統媒體以及其他營銷手段,為廣告主提供最大化的投資回報。
“無微不至”的精彩
此次廣告節,各個論壇、頒獎以及展覽處都掛著微博大屏幕,四處也都能看見微博控廣告人低頭發微博,再加上新浪獲得諸多獎項,真可謂“無微不至”。尤為引人注目的是,新浪《weibo.com上線整合營銷案例》不僅獲得“中國媒介創新營銷獎”金獎,而且還獲得全場大獎。正如來自寶馬的評委代表所說,全場大獎給微博實至名歸,因為它影響的不只是廣告,而是整個中國社會。
這個獲獎案例包括三個核心部分:首先,與媒體聯手打造“頭版微博框模式“的創新廣告,引發行業和大眾熱議;接著,在全天不同時間點、不同媒體接觸點發動第二輪廣泛傳播攻勢:在電視、分眾、戶外、公交、網絡等媒體上廣泛覆蓋,建立群體認知;然后,發起#隨手拍weibo.com#活動,掀起微博自傳播熱潮,通過戶外、平面和網絡廣告最大化拉動用戶參與和體驗。
新浪團隊通過洞察微博品牌用戶消費者屬性,根據用戶全天不同時間點、不同媒體接觸點的行為習慣,為weibo.com域名上線制定差異化的整合營銷傳播方案(創新廣告制造社會話題、廣泛覆蓋建立群體認知、延伸傳播掀起互動高潮),以提升用戶關注,通過360度全方位的差異化整合營銷手段,使品牌印象得到整體提升。
“涉微營銷”獲獎多
新浪不僅自己獲得諸多獎項,而且在主要針對廣告主和廣告公司評選的中國艾菲獎實效獎里,以往傳統上都是電視廣告獲大獎,但是今年有8個獲獎作品都選用新浪作為營銷主平臺,幾乎所有作品都涉及到以新浪微博為代表的社會化媒體,被業內專家稱為“涉微營銷”。
“中國媒介創新營銷獎”、“中國互動網絡廣告創意獎”、“中國艾菲獎”都是中國廣告協會主辦的行業重要的年度獎項,其中艾菲獎還有深厚的國際背景。這些獎項是對營銷人年度成就的一種肯定。獲獎案例呈現的精彩創意和效果內容,也都證明了這一點。
有趣的是,有些案例在不同獎項類別中交叉獲獎,比如在新浪所獲得的“中國艾菲獎”里,有些獲獎案例跟“中國媒介創新營銷獎”、“中國互動網絡廣告創意獎”的獲獎案例是一樣的。專家認為,同一案例在不同獎項中都分別獲得獎項,說明這些案例從不同評價體系來看,也都是優秀的,獲獎當之無愧。
此外,新浪此次所獲獎項的案例橫跨汽車、日化、快消、IT等行業,涉及多個廣告主,體現了作為影響力媒體和互動平臺在營銷層面的廣度和深度。具體來說,汽車行業獲獎案例包括奔馳、凱迪拉克、路虎、一汽奔騰等廣告主,日化快消領域包括尊尼獲加、麥當勞、多芬、凌仕、百威、必勝客、李寧等,IT行業包括諾基亞和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