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利用軍備競賽動力系統模型,構建了長江三峽旅游區域間在旅游經濟單純競爭和合作的動力模型,通過對模型結果的分析發現,三峽旅游區域間的單純競爭可能導致某些區域旅游經濟的嚴重衰退,而合作去可以避免這一風險,并且,合作還能提高合作方旅游經濟的發展水平。
關鍵詞:三峽旅游;區域旅游合作;動力;軍備競賽
一、 引言
長江三峽是中國最重要的入境旅游目的地之一,也是中國旅游業參與國際競爭的拳頭產品之一。整個三峽全長192公里,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的南津關,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長江三峽地區是我國典型的跨省旅游地區,湖北和重慶是三峽旅游的核心區域,核心地區涉及湖北、重慶兩省市20多個區縣。
然而,自1992年以來,特別是2003年三峽工程蓄水后,長江三峽旅游的交通格局、資源狀況、客流規模及其空間結構投資格局、競爭狀況和管理格局一直處于變動之中。三峽旅游發展呈現出大起大落,品牌影響力下降,市場發育程度不高,旅游產業要素統籌不夠,惡性競爭等一系列問題。為了應對三峽旅游格局的變化,全面整合與調整三峽旅游開發與布局、旅游形象策劃與營銷、旅游區域分工與協作、旅游投資與產業發展等,各級政府強化了跨區域旅游合作的組織協調、規劃統籌、開放市場等聯合開發三峽旅游的道路,本文利用軍備競賽動力系統模型,構建了長江三峽旅游區域間在旅游經濟單純競爭和合作的動力模型,來分析長江三峽旅游區域在三峽旅游開發中最終走向合作的內在動力,并得出區域旅游合作的重要性。
二、 基本假設
除了資源互補導致合作產生(Dunning,1995)外,在交易成本經濟學的經典理論中的“中間狀態的交易”(Will-iomson,1985)也為具有相同資源的經濟體之間的合作問題提供了手段;孟衛東等(2003)運用迪曲奇(Dietrich,1994)的方法,推導了資源同一的經濟體之間的合作模型,也即產品同質、市場同一的經濟體之間的合作也是有意義的。
資源的共享性與行政割據狀態的矛盾,致使三峽各地區域過分注重本轄區的旅游資源開發,如湖北神農溪與重慶小三峽,青龍瀑布與白果樹瀑布,芙蓉洞、雪玉洞與騰龍洞,九畹溪與楊家溪,三峽人家石牌與夢里老家車溪等。景區重復建設、產品同構、資源同質導致了三峽各區域間提供較為同質旅游產品,面對的是同一的顧客群體。
基于以上事實,并考慮本文的研究需要,特作如下約定:
一是各三峽旅游區域處于相互開放的競爭性市場環境中,但各三峽旅游區域的顧客市場容量總和是有限的。因此,某三峽旅游區域的旅游產品銷量的提高將擠占其他三峽旅游區域的市場份額,其他三峽旅游區域也可能通過提高銷量水平來擠占該三峽旅游區域的市場份額;
二是三峽旅游區域市場容量可以隨三峽旅游區域的旅游產品質量的提高及其品牌效應的增長而增大。這樣,可以通過合作的經濟效應來增大市場容量,并成為三峽旅游區域進行合作的利益所在;
三是只對三峽旅游區域間的合作或競爭作短期分析,并且假定在短期內因素的作用是線性的,即不考慮因素作用機理的變化可能。這樣,在模型分析中就可以近似地假定參數為常數。
這樣的假定使三峽旅游區域合作問題分析條件非常接近于所謂“軍備競賽”問題(龍勇等,2003)。該模型告訴人們,在兩個潛在的敵對國之間,任何一方,即使出于真心誠意的防御目的而提高其軍備水平,也會導致兩方軍備水平的螺旋上升,從而出現軍備競賽現象。這個結論同樣適用于三峽旅游區域間的競爭。即一個三峽旅游區域即使出于保住已有市場份額為目的而采取某種競爭措施,也可能招致與之競爭的其它三峽旅游區域的強烈反應,從而出現過度競爭。
三、 模型分析
為顯示三峽旅游區域間合作的意義,這里對三峽旅游區域間單純競爭與進行合作兩者的情況作對比分析。
1. 兩三峽旅游區域單純競爭分析。設在三峽旅游區域中,有兩個三峽旅游區域處于直接競爭中,它們為爭奪該市場份額進行競爭。假定產出品(旅游產品)是同質的,采購方(旅游者)對產品的偏好也相同。令x(t),y(t)分別表示其中的三峽旅游區域X和三峽旅游區域Y在t時刻的產出(或銷售)水平。當兩三峽旅游區域相互競爭時,短期內其銷售水平的變化率(即銷售水平x(t),y(t)的導數x(t)和y(t)遵循如下的微分方程模型:
因為前面的假定,該模型的所有參數在分析期內為常數,從而模型也簡化為一非線性自治系統(Williamson, 1985)。
上述方程中,參數a1,a2表示兩三峽旅游區域銷售份額的自然增長率,它是通過各三峽旅游區域內不斷進行生產要素的投入或旅游產品創新等實現的。b1,b2表示“擁擠效應”系數,其含義是一種旅游產品增長率將隨著自身的市場份額增大而不斷下降,且下降幅度分別為b1x和b2y。 c1,c2表示“破壞效應”系數,其含義是由于對手旅游產品的競爭,三峽旅游區域旅游產品的市場份額增長率也將下降,下降幅度分別為c1y和c2x。其意義體現了“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即由于三峽旅游區域內的競爭導致兩三峽旅游區域質量、聲譽及品牌的下降,選擇三峽旅游的顧客總量減少,使得模型外的其他旅游區域從中得利。
根據該微分模型,令x=0,y=0,可求得模型的四個駐點為:
對這四個駐點進行局部穩定性分析可知:Ⅰ’、Ⅱ’、Ⅲ’都是不穩定駐點,只有Ⅳ'是漸近穩定的。由此可知,三峽旅游區域合作可以實現雙方的共存,消除過度競爭存在的一方經濟衰退的風險。、
四、 長江三峽旅游區域合作動力分析
以上分析中所得出的穩定的平衡點可以表示系統未來的發展方向,即三峽旅游區域競爭或合作發展的結果。當穩定點的產出水平增大時,表示該三峽旅游區域在所討論的三峽旅游區域的相互關系(單純競爭或合作競爭)下旅游經濟獲得了發展;反之,當穩定點的產出水平降低時,表示該三峽旅游區域在所討論的三峽旅游區域相互關系下旅游經濟受到了抑制或出現衰退;當穩定點的產出水平為零時,則表示該三峽旅游區域在所討論的三峽旅游區域經濟關系下經濟受到完全抑制或出現徹底衰退。
因此,從上述的模型分析過程中,我們可以獲得如下兩點重要啟示:
1. 單純競爭可能導致某些三峽旅游(下轉第100頁)區域經濟的嚴重衰退,而合作可以避免這一風險。
在上述分析中,單純競爭狀態下的四個駐點,Ⅰ為不穩定的,Ⅱ(可能導致三峽旅游區域X徹底衰退)和Ⅲ(可能導致三峽旅游區域Y徹底衰退)為局部穩定,Ⅳ(三峽旅游區域X和三峽旅游區域Y共存)為漸進穩定的;并且Ⅱ和Ⅲ出現的條件與Ⅳ出現的條件互斥,也即說明單純競爭可能導致雙方共存,但也可能出現一方嚴重衰退的結果;在合作狀態下的四個駐點中,Ⅰ’、Ⅱ’、Ⅲ’都是不穩定平衡點,只有Ⅳ’漸近穩定,而Ⅳ’則意味著三峽旅游區域X和三峽旅游區域Y均不會衰退的共存。所以合作可以避免三峽旅游區域旅游經濟衰退的結果出現。
2. 合作可以使合作雙方的三峽旅游區域經濟發展水平高于單純競爭的狀況。在上述分析中,合作的“共存點”Ⅳ'與單純競爭的“共存點”Ⅳ比較,三峽旅游區域X和三峽旅游區域Y的旅游產品的產出水平均較大,因此,合作競爭可以使合作雙方的三峽旅游區域經濟發展水平高于單純競爭的狀況,即合作不僅可以使各三峽旅游區域共存,還可以共同繁榮,即實現“雙贏”。
五、 結語
本文利用軍備競賽動力系統模型,構建了長江三峽旅游區域間在旅游經濟單純競爭和合作的動力模型,通過對模型結果的分析發現,三峽旅游區域間的單純競爭可能導致某些區域旅游經濟的嚴重衰退,而合作去可以避免這一風險,并且,合作還能提高合作方旅游經濟的發展水平。由此,盡管長江三峽旅游區域之間的旅游產品具有較大的同質性,但這并不妨礙長江三峽旅游區域之間進行合作。長江三峽旅游區域之間的惡性競爭只會導致兩敗俱傷,而通力合作則可以使整個長江三峽旅游區域共同提高其旅游經濟發展水平。這也是長江三峽旅游區域之間進行合作的動力所在。
參考文獻:
1. Dietrich, M.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a- nd Beyond. Routledge Press,1994.
3. Williamson, O. E.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 of Capitalism.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85.
4. 曹華盛.論長江三峽旅游競合博弈.特區經濟,2008,(9):150-152.
5. 何偉軍.三峽區域特色產業集群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9).
6. 胡芳,闞如良.基于博弈視角下的三峽旅游區域合作研究,2010,9(1):34-36.
7. 龍勇,孟衛東,熊維勤,市場同一條件下區域經濟合作動因的短期分析.經濟科學,2003,(3):54-58.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基于生態競爭的長江三峽旅游開發方式轉變系統設計”(西部項目)(項目號:10XGL0003)。
作者簡介:胡大江,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講師,重慶大學管理學博士;陳學梅,重慶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講師,重慶大學管理學博士;牟紅,重慶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
收稿日期:2011-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