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king more from milk”(從牛奶中獲取更多),是新西蘭乳品企業信聯乳業的品牌口號。光明食品集團(以下簡稱光明食品)有著同樣的想法。它希望通過收購信聯乳業及其他海外企業,獲取更多,而不僅僅只停留在收購企業本身。
8月底,北半球的上海酷暑難耐;南半球的澳大利亞海港城市悉尼正值冬季。光明食品副總裁葛俊杰跨越兩個季節,代表光明食品在戰略合作協議上莊嚴簽字。光明食品入股澳大利亞瑪納森食品集團(以下簡稱“瑪納森”)塵埃落定。
根據雙方簽訂的協議,光明食品將以5.3億澳元(約合33.54億元人民幣)收購瑪納森75%的股權。收購瑪納森不僅是光明食品史上最大的一次并購,同時也是國內食品行業最大的一筆海外并購。主導收購的葛俊杰把此次收購看做光明食品國際化戰略的實質性一步;光明食品新聞發言人潘建軍則用“里程碑”三個字概括了這次收購。
在與多宗海外收購擦肩而過后,光明食品依靠著一年內在澳洲的兩次成功收購,特別是大手筆入股瑪納森,要把國貨“光明”變成洋氣的“Bright”。
國貨新思維
“落子”大澳洲
先后折戟于收購澳大利亞糖業公司CSR、美國營養食品公司健安喜、英國聯合餅干公司及法國酸奶企業優諾,光明食品的“越洋”計劃實施得并不順利。
好事多磨,在與四次收購機會擦肩而過后,光明食品旗下光明乳業終于在2010年7月“迎娶”了信聯乳業,斥資8200萬新西蘭元(約合3.82億元人民幣)認購信聯乳業51%的股權。由于雙方從初步接洽到最終簽約僅用了短短兩個月時間,光明乳業與信聯乳業被業內俏皮地稱為“閃婚”。
時隔一年,光明乳業新聞發言人龔妍奇介紹,光明乳業收購信聯乳業項目正按照計劃逐步落實預定的戰略目標,信聯乳業已完成扭虧為盈,并順利實施二號工廠的建設。信聯乳業原有產能5萬噸大包裝工業奶粉,主要銷往東南亞及中國等國家和地區;目前建設的二號工廠是5萬噸嬰幼兒奶粉項目,準備進入中國市場,預計年底推出高端嬰幼兒奶粉。
如果說收購信聯乳業是光明食品“洋為中用”,那收購瑪納森則是“中西貫通”。
“光明食品收購瑪納森不僅是中國食品企業最大的一筆海外收購,而且還是國內首個并購分銷網絡的案例。”潘建軍無法掩飾內心的激動,“通過入股瑪納森,光明食品不僅可以引入瑪納森旗下品牌、產品以及代理的品牌、產品到中國,還能夠把‘光明’旗下的品牌及產品帶入澳洲及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
瑪納森是澳大利亞知名食品公司,它的產品涉及餅干、果脯、堅果、橙汁、奶酪,業務渠道橫跨零售業務、餐飲服務等,旗下擁有和代理超過70個當地和國際知名食品零售品牌,代理了全球諸多知名食品品牌在澳洲的銷售業務。
據潘建軍介紹,瑪納森在全球有1萬多個供應終端,而光明食品可以在入股后“接道”這些終端,廣鋪“光明”旗下品牌與產品,海外更多市場將出現“大白兔”、“梅林”等“光明”旗下品牌和產品。這種“接道”也是光明食品最看重的,其海外并購戰略的主要思路就是,注重并購項目的資源和網絡。
兩次成功的收購都發生在澳洲,光明食品為何對澳洲如此情有獨鐘?
葛俊杰解釋,澳洲糖業、酒業、乳業等資源都比較豐富,而這些正是光明食品海外并購的重點;其次,相對來說,澳洲人文制度比較穩定,并購以后在整體運作當中有一個很好的外部環境;一些澳洲大食品企業的股權都在基金手上,基金持有一段時間以后要退出,光明食品可選擇戰略性進入。
潘建軍也透露,目前光明食品還有一些儲備的海外收購計劃,收購計劃將集中在光明食品的核心主業,包括糖業、乳業、酒業、食品制造業、品牌代理業、連鎖零售業和現代農業,而澳洲還將是光明食品未來資源戰略布局的重點。
加碼海外市場
5%~30%的突破
根據潘建軍提供的數據,不包括最新收購的瑪納森,光明食品海外銷售額約占整個集團銷售總額的5%左右。“未來3~5年,這個數字將達到30%。”潘建軍非常自信。
這種自信源自于光明食品堅定的海外擴張步伐。潘建軍表示,海外并購符合光明食品發展需求,這僅僅是個開始,光明的并購并不會停止。
有了三年海外并購經驗的光明食品,變得愈發成熟和理性。葛俊杰笑談,前幾次并購雖然沒有成行,但在與并購對象、投行的頻繁接觸中,光明食品的并購隊伍在經驗、團隊、體系等方面都向前邁了一大步。光明食品在談判中熟悉了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投資環境,若沒有這些鋪墊,也不會有隨后成功的兩次并購。
葛俊杰還透露,光明食品已經在和一家葡萄酒公司進行接洽,而糖業是光明食品另一個戰略重點,接下去光明食品會在糖業領域進行重點布局。目前光明食品糖業占全國比重為10%左右,未來將達20%~30%。
光明食品成立初期資產規模達458億元;銷售終端大約有5000多家,在全球范圍內業務已經遍布160多個國家。今年8月,光明食品5周年之際出爐的三年戰略規劃中,集團戰略目標為,從2010年實現的618億主營業務收入起步,連續上三個臺階,力爭在2012年達到900億。
光明食品“十二五”的總體目標則是,業務規模要突破1000億元,其中食品產業的貢獻度在80%以上;凈資產收益率達到8%以上;培育形成兩個規模上200億元級的產業、3~5個規模上100億元級的產業。
毫無疑問,海外市場將會是光明食品后期勃發的一個關鍵市場。
“我們對海外的短期規劃是,3~5年內在海外建立核心業務的資源布局,還有在海外形成一個重點區域市場和網絡體系,并形成國際化的精英團隊,這個團隊將是全方位的。”潘建軍透露。
海外并購與投資,最害怕的就是文化融合及“水土”等問題。潘建軍最后強調,在收購的海外企業中,光明食品將尊重當地的文化,也將注重相互文化的融合。光明食品會安排集團人員赴澳主導企業戰略,但管理與運營仍將由當地原有團隊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