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北京首開仁信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李捷做人低調做事實在,在首開18年來勞心勞力沖在前線。
“都在忙,忙入住,忙銷售,忙開工,忙拿地。”談及最近自己的工作狀態,李捷爽朗一笑。
在外界的印象里,李捷是一個很低調務實的人。做人低調,不經常出現在媒體上;但是做事實在,在首開18年來勞心勞力沖在前線。眼下,首開集團在大興、房山的步子邁的更大了,作為北京首開仁信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同時也是北京首開房山分公司總經理,李捷身上擔著集團南拓的重擔。
李捷很實在,言談從無花哨的成分,多是有感而發;所思所想,也少有繁雜的東西。問及行業各方面熱點,李捷直言“沒有想太多”,作為國企負責人,他考慮的更多的是如何做好產品、帶好隊伍——他更像一個做實事的人。
首開南拓是順勢而為
“去年拿地的時候,我站在房山城鐵站下邊,一眼看過去,特別像十年前我在回龍觀看到的景象,一片空地。現在再去看,已經是塔吊林立。”說起房山的變化,這位見證者回憶道:“1999年我負責的回龍觀項目,剛開始也是一片空地,兩年后看過去一片塔吊。”
去年,李捷帶領團隊一舉在房山拿了三標四塊地,地上地下建筑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成為房山一大“地主”。
“我看了下北京去年土地成交情況,大概三分之二都在五環以外。”李捷侃侃而談,首開本身是北京市屬的大型國有企業,向大興和房山發展是順勢而為。尤其是房山長陽板塊,規劃了四百萬平米的體量,是北京五環以外不多的,整體開發的大盤區域。
北京的主動郊區化,最早走的是東擴北進的路線。而由于京西的石景山區土地供應較少,門頭溝也多是山區,因此京西南的房山和南部大興便成了新的主力。2009年首開在大興所拿的康莊地塊,即現在的兩限房項目康乃馨城,已經賣了百分之七十。
而隨著房山線開工建設、房山中央休閑購物區(CSD)定位出爐等眾多利好消息傳來,房山也熱了起來。繼2009年9月,萬科以22億元摘得長陽起步區1號地之后,綠地的綠地花都會·國際花都項目、首創的芭蕾雨·奧特萊斯廣場、城建的徜徉集、中鐵建的長陽國際城等項目相繼入駐。
“房子還沒蓋,地鐵先過去了。”李捷認為這是房山的發展優勢:“年底9號線和房山線接駁,明年10號線和9號線連通,這樣房山就并入整個北京的軌道交通系統。在明后年,這個區域的發展會更快。”
對于房山的發展,李捷直言,希望政府能主導引進一些龍頭性企業,尤其是第三產業,因為這不是開發商能做到的。“政府正在做,但是有壓力,只能慢慢來。”十年九調控
今年6月份,包括萬科長陽半島、城建徜徉集、首創芭蕾雨、中鐵建長陽國際城在內的8個項目集體上市。6月底,首開·熙悅山也以1.32萬元/平方米起的低價入市。
“十年九調控,還沒到最糟糕的時候。”面對目前的市場,李捷笑稱:“現在還沒感覺有太大壓力。經歷最困難的,應該是1998年。那時候亞洲金融危機,再加上朱镕基總理進行福利分房取消,我負責的項目全都賣不動了。”而另一次讓李捷感到很難挨的,是2008年經濟危機爆發的時候。
在他看來,調控是一種常態,而越是調控,就越要花心思把產品做好,“至于樓市拐點,沒太想這事兒。該降就降,該扛就扛,順其自然”。
為了應對北京的外拓,首開甚至研發了首開“熙悅系”的產品系,這類產品多分布在近郊區,以一部分高板和小高層為主的,都是南北通透的中小戶型。
“在產品研究過程中,推倒重來,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李捷表示,比如熙悅山項目在設計上,請來了新加坡知名設計公司做商業設計,住宅和辦公類則由幾家設計公司聯袂擔綱。在配套設施和園林景觀上,首開亦做了很大投入。而這一切,全是為了做一個商l生價比的產品。
實在做事
“在首開18年了,我屬于賴著不走那一類,沒什么追求,就守著這地兒打工。”提及自己,李捷不忘自嘲一把。
談起在首開的工作經歷,李捷如數家珍:“我1994年在石榴莊區域工作,1995年在蓮花池,1999年在回龍觀,期間還管過幸福村、東花市的銷售。2006年管的土地一級開發,2008年又到了石榴派,2009年去的大興,2010年管的房山。”
而現在,李捷主要負責6個項目。其中首開·石榴派今年將竣工入住,大興的康乃馨城住宅部分也計劃在今年銷售完畢。而熙悅山的3個地塊,正按原計劃進行,其他三個項目亦在有條不紊地推進。
李捷對北京房地產變化頗有感觸。1994年剛工作的時候,李捷在南城上班。當時首開在石榴莊有一個項目,但是環境比較差,周邊都是第二產業。隨著南城規劃的啟動,現在南部區域也慢慢地發展起來了。
“1999年的時候,回龍觀沒城鐵、沒高速,回遷房和商品房都只賣兩千。”說起回龍觀,李捷認為:“現在的房山、大興一定要規劃好,否則就像回龍觀一樣成為睡城,白天漲潮般往城里趕,晚上退潮似的涌回來。”
對于區域內的企業競爭與合作關系,李捷表示,戰術上存在競爭,但戰略層面上,大家確實是很好的合作關系。“因為一起在做區域價值,和當年的萬柳一樣,成了高檔社區,提起這個地方,大家都會認可這是個高品質的區域。再比如現在的房山區,私底下,我和萬科的毛大慶、肖勁以及城建、中鐵、首創的幾個負責人,經常聚聚、聊聊新想法。”
外界對李捷的印象,普遍認為低調務實。作為擁有著十八年的房地產從業經歷的資深人士,李捷仍然不愛預測樓市或談論“什么時候該買房”一類的話題,按他的話說就是“沒太想過”。
“文”“武”兼愛
“每天早上五點四十準時起來,跑步半小時。”剛過不惑之年的李捷頗重視鍛煉身體。
過去因愛好打籃球,李捷還參與組織了一支籃球隊。閑暇之余,在籃球場上盡情揮灑。“后來,整個籃球隊年齡越來越大,幾乎每場都有傷員。”李捷笑得憨實:“現在真打不動了,如果來了年輕的,人家搶籃板,我一伸手,嘩地就撞上了。”
李捷的父親是湖南人,十幾歲就到了北京生活,因此他至今還自認為自己不是北京人,而是湖南人。提起工作,他頗“能言善道”,但說起個人私事的時候,幾乎是一問一答。不但自嘲“沒什么興趣愛好”,亦謙稱“沒關注什么領域”。
在李捷的辦公室,掛著四幅書法作品。提起幾幅字的來歷,李捷來了興致,主動介紹。寫字臺正中央掛著一幅“乾”字,“這是高占祥老先生的字,他當時說要送一幅字給我,構思了一個月,最后決定寫了一百個紅色的‘乾’字打底,再以墨水上字,稱得上是亦字亦畫了。”李捷興致盎然地介紹道,他十分珍視這幅字,因此掛在了最顯眼的位置。
而其余的字幅中,一幅“奮”字也是從一位老畫家處辛苦求得,沙發之上懸掛的“寧靜致遠”也頗合斯人心境。
盡管如此,李捷還是謙稱不會書法,也不懂得欣賞:“我那是附庸風雅,不會寫,也就看看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