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上半年土地出讓金僅為去年兩成
6月26日,上海最新的土地出讓統計信息顯示,上半年,上海的土地出讓收入總額相當于去年的兩成,今年或首次出現下滑的現象。
統計顯示,上海今年已出讓的土地總面積為503萬平方米,土地出讓收入總額為336億元。而去年全年,出讓總收入高達1524億元,今年上半年只完成了去年兩成的任務。業內人士透露,今年許多土地由于少有開發商問津,甚至沒進入出讓流程。
2 上海房產稅試點半年認定應征房七千多套
6月29日,上海市國家稅務局副局長胡蘭芳在上海稅務網在線訪談活動中透露,上半年上海房產稅試點總體平穩,認定應征房產稅的住房約七千多套。
根據上海個人住房房產稅征收規定,納稅人應當在每年12月31日前,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稅款,繳清當年度應納稅款。未按時足額繳納的,逾期繳納的稅款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3 廣州8家企事業單位自建保障房被疑福利分配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6月下旬公示的信息顯示,廣州地鐵公司、廣州建筑集團、廣州市政公司、番禺海關等8家廣州企事業單位計劃利用自有土地建設13395套保障房,占廣州今年保障房建設任務總量的15,7%。廣州住房保障辦表示稱,企事業單位自建保障房優先供給單位內部,剩余房源再交給廣州市統籌安排。有業內人士質疑稱,此行為實則為福利分房和集資建房。
4 重慶社保基金45億專項貸款投向公租房
7月12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表示,全國社保基金將向重慶市城投公租房發放3年期45億元信托貸款,支持重慶保障房建設。
據介紹,這筆貸款將專項用于支持重慶市茶園新區公共租賃住房項目的建設,該項目總建筑面積約206萬平方米,全部建成后,可為重慶市提供3.74萬套公共租賃住房。
2011年以來,全國社保基金加大了對社會保障房建設的支持,已先后向南京、天津、重慶等地保障房項目累計貸款超過100億元,還有批城市的申請正在審批中。
5 香港未限制任何人士購買物業
6月29日,香港特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在書面答復立法會議員質詢時表示,未曾限制過任何人士購買或轉讓香港住宅物業。
鄭汝樺稱,限制包括內地人士在內的境外人士在港置業的建議涉及巨大的政策改變。由于香港是一個向外型的經濟體系,如果對外來人士在投資上有特別限制,必須小心研究后果。
她表示,考慮有關建議時,當局需要考慮此舉對于資金自由進出香港這個經濟因素、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以至香港長遠經濟發展的影響等。
6 濟南成立全國首家權益資產類房地產交易所
6月22日上午,全國首家權益資產類房地產交易所——新華山(東)房地產交易所在濟南正式掛牌成立。
通過該平臺,投資者可直接投資房地產開發商的股權,作為全國首家權益資產類房地產交易所,該交易所將吸引包括個人和機構投資者在內的各類投資主體,為民間資本進入房地產業提供新的通道和平臺。交易所還為廉租房建設提供了新的融資平臺。
7 杭州查處8起違規土地
杭州市國土資源局對外透露,在6月25日舉行的“土地日”前一天,該局公開查處了8起涉案土地面積達68.9畝的典型國土資源違法案件。這8宗違法案件涉及非法占用基本農田、非法占地建房、非法出租國有土地等違法形式。
據了解,今年杭州市土地資源部門共查處違法案件共647宗,涉及土地面積1817.9畝。另據國家土地督察上海局官方資料顯示,截至2010年底,杭州、寧波、湖州、紹興、臺州等5個城市在去年的整改中,共追繳土地出讓金11.924L余元。
8 深圳或成為物業稅試點城市之一
7月1日,深圳市地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深圳不會成為首個開征物業稅的城市,但或許會成為全國多個(開征物業稅的)試點城市之一。近日,深圳市政府表示,物業稅開征被寫進《深圳市綜合配套改革三年(2009-2011年)》實施方案工作安排表。安排表提出,將簡化房地產稅稅制,適當探索開征物業稅,合并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制定物業稅稅基評估技術標準,建立物業稅稅基評估系統,積極推進深圳開征物業稅試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