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子績效支持系統的研究最早發起于西方發達國家,有多年的研究歷史,目前已經成為教育技術領域的研究熱點。我國近幾年來對此也比較關注,有了一些初步的研究。但是,總的來說,大家對EPSS的認識還是很片面的,本文旨在通過具體介紹EPSS的相關概念及其含義、特征、組成部件、國內外應用等,希望能勾勒出EPSS清晰、完整的全貌,給大家一個具體、全面的認識。
關鍵詞:電子績效支持系統;績效
中圖分類號:G20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1)27-0077-02
電子績效支持系統(electronic performance support system,以下簡稱EPSS)的概念是由Gery在1989年最早提出的,數十年來,已成為工商業界中幫助提高生產力、改善工作績效、促進人類表現的一種電子化工具。EPSS最初出現于職業培訓領域,在企業中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近年來,在學校教育系統中也有了一些應用,教育學者結合多媒體計算機與互聯網絡的特性,開發出基于internet的EPSS,用來促進學習者的信息獲取,幫助教師和學校行政人員處理教學相關工作,比先前的系統更具有快速、及時和交互性等優點,從而形成了EPSS發展的新潮流。
電子績效支持系統在教育技術領域的研究最早發起于西方發達國家,有十多年的研究歷史,目前已經成為教育技術領域的研究熱點。我國近幾年來對此也比較關注,有了一些初步的研究。但是,總的來說,大家對EPSS的認識還是很片面的,很多人覺得這個系統高深莫測,還有一些人對EPSS有誤解。在本文中將具體介紹EPSS的相關概念,希望能勾勒出EPSS清晰、完整的全貌,給大家一個具體、全面的認識。首先介紹一下相關概念。
一、績效、績效技術和績效支持
1.績效
“績效”的定義可溯自Ryle(1949)成就,行為的效益”。Gilbert(1971)則將“績效”視為“功績”,Nickols(1978)則將“績效”定義為“行為的結果”。績效在韋氏大學詞典中的解釋為“執行、實現,做事的能力”。它有兩層意思,既指做某件事的能力,也指將某件事做好的能力。由于它一般用于企業領域,又強調這種能力要與企業的總目標相符,是“有目的、有預定結果的行為傾向,是一企業組織所期望的,符合企業總目標的業績”。
學習績效是指學習活動的結果及與之相應的效能評價。學生的實際學習活動往往自覺不自覺地受著趨、避動機的支配:學生總是希望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學習內容與通過努力便可獲得相應結果,或者在遇到問題時很快就能獲得幫助的學習活動,而希望避開其反面。而且,學生一旦通過學習達到了預期效果,效果回饋便作為一股強大的內驅力,促進學習深入。因為學生在這種學習中感受到了成功[1],從而體驗到自己的智力價值,故而樂此不疲。而如果學生遇到問題總是不能得到解決,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會極大地挫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減低學習績效。
簡短地說,績效就是指人們行為的產出或結果。事實上,績效是最能體現組織和個人產出的指標。正式這種關注為績效技術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條件。
2.績效技術
績效技術是人類績效技術的簡稱,它不是平時人們觀念里的機械性的“技術”,而是指一種系統的方法和程序,通過這種方法和程序來達到一定的日的。許多人給績效技術下過定義,如:
“人類績效技術是對大部分有效影響人類行為和成就的程序或方案進行選擇、分析、設計、發展、執行和評估的過程。”(Geis,1986)
“績效技術是一種系統程序或過程,以此來識別績效改進的機會,設定績效標準,確認績效改進的策略,進行投入產出分析,選擇改進方案,保證對現存系統進行整合,評估績效改進方案或策略的有效性,以及該方案的執行情況。”(Benefit和Tate,1990)
“人類績效技術是一套用來解決問題或抓住機遇的方法和程序,這些問題或機會都與人們的績效相聯系。人類績效技術可應用于個人、小的團隊或大的組織。”(Rosenberg,1990)
“人類績效技術是一種操作方式,它通過確定績效差距,設計有效益和效率的干預措施,獲得所期望的人員績效。”(Harless,1995)
從上面的這些定義可以看出,雖然各自的定義有些區別,但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第一,都認為績效技術是一套解決問題的方法或過程,并且是整體性、系統化的方法或過程。第二,績效技術研究和關注的是工作場所中個體、團體和組織的績效問題。第三,最終的目標是尋求一種低成本、高效益和高效率的方法來提高組織的績效,實現組織的最高發展目標。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認識,我們認為績效技術是一種整體性、系統化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程序。它以組織的總體目標為導向,在分析績效差距的基礎上制定最佳成本一效益的綜合性問題解決方案,以此為指導和推動組織的變革與發展,并對變革的結果進行評價,以便最大限度地改進個體、團體和組織的績效。它不僅適用于商業和企業組織,而且同樣適用于教育組織。
3.績效支持
績效支持是指利用技術將知識、學習經驗和軟件工具結合起來以提高工作人員的業績(亦即績效)。軟件工具通過以下兩種方式來提高工作效率:1)盡可能提高工作效率而盡量減少其他人員的幫助;2)提供一整套電子輔助系統,使工作人員可以有組織地學習。
正因為如此,學校績效支持系統的應用,可提高學生的學習績效與教師的工作績效。而且,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利用網絡化環境來營造校園教學與行政網絡的績效支持觀念己經形成,并逐漸付諸于實際應用中。
績效支持本身并不是一種技術,而是整合并利用技術來支持提升工作績效,以解決問題;并且使學習過程與經驗的獲得更有效果。主要目的是有效幫助個人解決問題,并不是追求更新更快的高技術(蔡佩芬,1998)。
電子績效支持系統是績效支持的一種,但提供績效支持的工具并不局限于電子系統。其他媒體形式,比如印刷材料、教室培訓和交流工具也是有效的績效支持的一部分。但是直到功能強大的多媒體計算機的出現,才使得最有效的績效支持成為可能。
二、電子績效支持系統的定義
簡瑞(Gloria Gery)在1991年提出的定義如下:
“一個整合的電子環境,每個員工都可以利用、并很容易地訪問,提供與工作相關的信息、軟件、向導、建議、支持、數據、圖像、工具以及評估和監督系統的即時、個性化的在線訪問,允許員工在最少量的支持和他人干擾下獲得工作績效”。
它體現了一種觀念的轉變,即從以前把工作者看作被培訓的人員轉變到現在把他們作為需要工作支持的人。
張基成是這樣看待電子績效支持系統的:“一種提供整合性資源的工作輔助與學習支持系統,利用做中學的學習理念與績效支持的概念,在工作中進行學習,在學習中完成任務;以支持工作任務為主,輔助學習為副,寓學習于工作。”
談到績效支持,績效支持是指利用技術將知識、學習經驗和軟件工具結合起來以提高工作人員的業績(亦即績效)。軟件工具通過以下兩種方式來提高工作效率:1)盡可能提高工作效率而盡量減少其他人員的幫助。2)提供一整套電子輔助系統,使工作人員可以有組織地學習。績效支持本身并不是一種技術,而是整合并利用技術來支持提升工作績效,以解決問題;并且使學習過程與經驗的獲得更有效果。主要目的是有效幫助個人解決問題,并不是追求更新更快的高技術(蔡佩芬,1998)。
電子績效支持系統是績效支持的一種,但提供績效支持的工具并不局限于電子系統。其他媒體形式,比如印刷材料、教室培訓和交流工具也是有效的績效支持的一部分。但是直到功能強大的多媒體計算機的出現,才使得最有效的績效支持成為可能。
用于教育領域的EPSS主要用來為學生提供具體學科的學習幫助,使學生通過做中學的方式,在做作業、練習或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快速、有效學習與該任務相關的知識技能,提升自己的學習績效。此外,還為教師、行政職員提供教學和行政管理方面的援助,以快速解決教學、服務、輔導等方面的問題。
三、EPSS的應用
國內首家電子績效支持系統是北京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博士鄭永柏于1998年在教學處方理論框架和教學設計一般知識庫的基礎上,設計了一個輔助教學系統設計的電子績效支持系統(lSI)-EPSS)ISD Wizard。ISD Wizard系統的設計與開發是國內最早對EPSS研制的一種探索。
例如,電子績效支持系統在教師教育技術培訓中應用的設計如下,主要包括了五個部分:1)信息庫;2)訓練系統;3)專家指導系統;4)效能工具;5)在線幫助系統.
四、電子績效支持系統在教師教育技術培訓中的應用現狀及發展趨勢
EPSS最早出現在職業培訓領域,在企業中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后逐漸在教育領域得到發展,但就目前的資料顯示,對電子績效支持系統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論階段,實際運用并不多,特別是在國內,EPSS在教師培訓中的運用尚不多見,但是它給人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方向。隨著社會變革,時代進步和技術的發展,電子績效支持系統在教師教育技術培訓中的運用也將更為廣泛,這必將成為學校培訓的又一大亮點。因此無論在理論研究還是實踐領域EPSS都在不斷豐富和完善。
參考文獻:
[1]朱從娜,楊開城,李秀蘭.電子績效支持系統及相關概念研究[J].中國電化研究,2002,(8).
[2]肖子良,王艷萍.電子績效支持系統(EPSS)與E時代人力資源培訓的整合[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方略.
[3]戈崇胤.C語言程序設計學習系統的設計和開發[D].05年華東師大碩士論文.
[4]施藝,朱麗莉.EPEE在教師教育技術培訓中的應用和設計[J].中小學電教,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