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家庭教育的作用越來越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重視。社會對家庭教育給予必要的支持和幫助,將會推動家庭教育的進一步發展,給家庭教育提供更好的發展平臺。主要闡述了社會支持家庭教育的必要性以及社會支持家庭教育的途徑與措施。
關鍵詞:家庭教育;社會
中圖分類號:G45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1)27-0053-02
一、社會支持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一)社會的需求
家庭教育是整個國民教育體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社會生活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一種私人教育,有很強的獨立性和自主性,要把子女培養成什么樣的人,主要取決于家長的意志,家長有很大的自主權。但是由于家長的文化素養、教育能力、教育思想,參差不齊,各不相同,導致家庭教育的效果差別相當大。因此要充分發揮家庭教育在促進人的個體發展中的作用和社會生活中的作用,社會必須對家長給予指導和幫助。同時隨著社會的向前發展,教育工作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也越來越突出的顯示出來。社會生活對社會成員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家庭教育發揮更大的作用。然而我們家長的文化素養和教育能力,遠遠不能適應這種要求,亟待普遍提高。因此社會加強和改善我國的家庭教育工作,進一步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充分發揮家庭教育在培養造就一代新人中的巨大作用,已經提到議事日程上來。
(二)家長的需求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的觀念也發生了巨大變化,精神文明建設越來越受到人民的重視。廣大家長也越來越關注子女的教育問題,家長十分關心子女的成長和前途,家長在關心子女接受良好學校教育的同時也更多地關注家庭教育,希望家庭能夠帶給兒童更多良好的成長經驗。但是,令家長迷茫的是,到底什么樣的家庭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如何對子女進行教育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因此,家長為了子女能夠健康成長,為了子女的光明前途,希望社會能夠動員所有力量給予家庭教育工作以指導和幫助。為家長解決疑難問題,為子女的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借鑒國外經驗
世界各國都很重視社會對家庭教育的指導和支持,如英國政府下令在中小學設立家政科,美國政府通過撥款,專門資助職業學校,設立家政科,有的地方還專門成立了家政師范,培養家政教師。在蘇聯不僅給做父母的建立家長大學,而且還對中小學生傳授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識[1]399-400。還有日本,也一直重視對家庭教育的指導等等。國外的這些對家庭教育支持所采取的措施對兒童的發展起到了積極地輔助作用,同時也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因此社會采取相關措施對家庭教育實施指導和幫助對我國現階段教育的發展是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二、社會支持家庭教育的途徑與措施
(一)法律、政策的保障
1.加強家庭教育立法
教育立法是現代教育的標志之一,也是國家干預和管理教育的一種重要手段。加強為家庭教育立法并不是為了限制家長對子女的養育,而是為了更好的促進家長對子女進行更科學、更合理的養育,使其能夠得到保障。由于家長的政治覺悟、文化素養、自身經歷、教育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對于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是有差別的。能夠充分認識到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家長,對子女的家庭教育就會給予積極地態度去對待。認識不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的,則反之。同樣的,政府部門的官員同樣如此,支持家庭教育的工作人員在位就重視家庭教育;對家庭教育忽視的工作的人員在位就不重視家庭教育。因此家庭教育的時效性得不到保障,兒童的成長經驗也會參差不齊,致使有些兒童在入學時產生自卑、膽怯、哭鬧等行為。同時,家庭教育是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關系到民族素質提高,關系到祖國未來發展的大問題,因此為了保證兒童的健康成長,社會的穩定發展,加強家庭教育立法,無論是對家庭、社會等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2.政府鼓勵通過多種渠道開辦家長教育機構
家長教育機構屬于業余性質,從學員到教師都是專職的,也沒有固定的教學場所和時間,并且家長這一學員有其特殊性。因此要采取靈活多樣的辦學形式,通過多種渠道開辦家長教育機構。首先,政府部門應發動一切有條件的學校開辦家長學習班,為家長提供學習的機會。如中小學、幼兒園、托兒所辦學,對在校、園的兒童家長進行培訓,這也是比較切合實際的途徑之一,因為在校、園的教師對兒童比較了解,這樣可以針對兒童的發展,對家長進行指導,有利于學校教育在家庭中得到更好的延伸。其次,鼓勵社區開辦家長教育機構,如婦聯、街道等就近開辦,這樣可以方便家長定期參加,有利于節省家長時間。再次,鼓勵有條件的機關、企事業單位、部隊等開辦家長教育機構,為本企業的職工提供方便,為職工子女的健康發展提供保障。總之,要通過多種渠道,盡可能多的為家長提供機會,進行指導。
3.加強對家長教育機構的管理
管理是一個企業生存下去的靈魂,任何企業、教育機構等開辦后必須有相應的管理部門,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否則不會長期發展下去。另外,家長教育機構還有它的特殊性,它不是一種正規的教育,是家長自愿參加學習的一種臨時性的成人教育機構。舉辦起來比較容易,但是要堅持下去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因為家長對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有高有低,家長職業、文化素養又不同,家長們都分散在各個單位和部門,不可能有統一的閑暇時間。同時,家長教育機構又是一種松散的教育機構,學員也是經常發生變化。因此更應該加強對家長教育機構的管理,如不加強組織和管理,是難以堅持下去的。所以我們必須采取相應的方法、措施,對家長教育機構加強管理。如制訂教學計劃、組織執行教學計劃、收集家長反映、不斷改進教學工作等;另外,還可以對家長實行點名、考核、評比等。對先進給予表揚及相應的獎勵等。
(二)社會提供服務
1.利用大眾傳媒
利用大眾傳媒(即電視、廣播、廣告、書籍、報紙、雜志、網絡等)向家長傳授教育子女的科學知識,這是最直接、最簡便的方法。書籍、報紙、雜志是最為傳統的傳授知識的方法,同時也是最為實用的辦法,政府或其他機構可以通過免費向家長發放育兒方面的資料,激勵家長去學習相關知識,更好地促進兒童健康成長。如日本文部省定期為年輕父母編發幼兒家庭教育資料,普及科學育兒知識,以及地方政府、婦女組織積極創辦的家庭文庫等等,通過這樣的途徑去進行科學知識的傳授對日本的家庭教育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另外,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網絡也在慢慢普及,這對進行科學知識的宣傳帶來了更大的便利,它已經突破了時間的限制,隨時可以查閱關于教育子女的科學知識。
2.定期開展家長教育活動
為了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政府、社區應該成立相關的組織或機構,定期開展家長教育活動,向家長傳授保健學、心理學、教育學等方面的基本的教育子女的科學知識,培養父母教育子女的能力,增長家長的科學文化知識,縮小家長文化程度之間的差距,為每個兒童的平穩健康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如給家長講解“愛撫能使寶寶機靈健康”的道理;給家長講解怎樣合理搭配兒童的飲食,才能使兒童健康成長;給家長講解母乳喂養的好處等等。同時,開展家長教育活動也為每位家長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臺,有經驗的家長可以把自己在教育子女過程中的良好經驗講解給其他家長,或者把出現的問題講解出來,大家共同想辦法來解決。
3.廣泛開展家長輔導班
由于家長的文化背景、文化程度參差不齊,為了更好地促進兒童的健康成長,社會為文化程度差或在育兒方面得到提升的家長開設家長輔導班是很有必要的。輔導班是家長在閑暇時間自愿參加的一種輔導家庭教育的教育機構,目的是給予解決家庭教育中出現的疑難問題或迷惑。或者是對于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開展專題講座,并且組織家長進行討論。幫助家長了解兒童的年齡階段及成長特點,對于普遍存在的問題,鼓勵家長用積極地態度給予關注。
4.實施家庭助手計劃
由于偏遠山區地廣人稀,人口分布零散,不利于對家長進行集中培訓,因此,考慮地區實際狀況,因地制宜實施了家庭助手計劃。家庭助手主要是政府、社區或慈善機構把經過專門培訓的社會志愿者組織起來,分派到貧窮及落后的農村或山區進行的一項義務服務。目的是改善貧窮地區的家庭教育的質量,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為家長灌輸科學的育兒知識,并且給家長以具體指導,幫助他們解決家庭教育中的疑惑,提高教養質量。
5.建立兒童圖書流動站
社會對家庭教育的支持除了對家長進行科學知識的傳授外,還可以通過建立兒童圖書流動站,免費為兒童提供圖書、故事書,激勵家長幫助兒童讀書,從小培養孩子喜歡讀書的好習慣,增強未來的聽寫能力和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如德國實行的嬰兒讀書計劃,即1995年,慕尼黑市政府在市內推行了一項嬰兒培育和發展實驗計劃,免費向9個月大的嬰兒贈送一個禮物包,包中有1本故事書、1本童話詩和一個嬰兒圖書證,以鼓勵家長給孩子講故事,陪孩子看圖書,并到指定的國家嬰兒圖書館借閱有關培育嬰兒方面的書籍。到1998年,慕尼黑大學醫學研究所通過研究指出,在嬰兒時期開始接觸書本,不但能提高兒童的聽說、寫作能力,而且還能減少兒童在成長過程中所產生的違法亂紀行為,降低少年犯罪率[2]113。
總之,社會支持家庭教育是一個持續的過程,社會對于家庭教育的支持會為幼兒的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保障,進一步促進了家庭的和諧發展,為兒童創造一個健康、溫暖、舒適的成長環境。
參考文獻:
[1]趙忠心.家庭教育學—教育子女的科學與藝術[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李生蘭.比較學前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3]馮曉霞.中國家庭教育的社會支持系統[J].學前教育研究,1997,(3).
[4]顏雪梅,崔世泉.建構家庭教育社會支持系統的策略探析[J].當代教育論壇,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