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河北省商業聯合會】
據河北省商業聯合會統計,今年一季度,河北省消費品市場保持穩定增長,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809.9億元,同比增長16.4%,增速低于2010年度2.1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92.4億元,同比增長16.8%,占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77%;鄉村實現471.5億元,同比增長15.3%。
一季度全省消費品市場的主要特點是:
1. 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商品零售額增長較快。統計的20個大類商品同比增速高于20%的大類有15種,其中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同比增長27.7%,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27.8%,化妝品類、日用品類、五金電料類同比分別增長27.3%、21.4%、22.9%,電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類、家具類、煤炭及制品類、石油及制品類、機電產品及設備類、汽車類同比分別增長21.6%、21.6%、65.7%、40.1%、39.6%和20.7%。
2.體現提升生活質量的消費品持續升溫。在居民基本生活消費穩定增長的同時,體現生活質量的汽車、家電及音像器材類、文化用品類、金銀珠寶類等持續升溫。一季度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汽車類零售額實現141.3億元,同比增長20.7%;家用電器及音像器材類同比增長36.6%,空調器在淡季大力促銷中已“刺刀見紅”,銷售火爆,三月份重點零售企業室內空調器銷售56591臺,同比增長1.3倍;文化用品類同比增長23%;金銀珠寶類持續熱銷,同比增長47.1%。
3.一季度全省CPI突破年度控制目標。一季度全省CPI同比上漲4.8%,突破了全年控制在4%以內的目標。其中,食品類價格同比上漲11.1%,拉動總指數上漲3.3個百分點,影響度為68.8%,成為拉動CPI上揚的首要因素。我省糧食價格已連續27個月保持持續上漲態勢,1—3月平均上漲12.9%。居住類價格上漲成為推動CPI上揚的第二大因素,一季度居住類價格上漲7.8%,拉動總指數上漲1.5個百分點。一季度液化石油氣價格攀升11.8%,服務項目價格上漲4.7%,住房租金上漲9.9%。CPI持續走高,市民感受強烈,恐漲心理增強。
4.一季度全省市場價格總體穩中有升。日用工業品價格升多降少。物價部門在檢測的176種重要商品中,價格上漲的106種,占60.2%,下降的28種,占15.9%,持平的42種,占23.9%。一季度全省食品類商品價格普遍上漲。其中,成品油、食用油、肉類、魚類價格全線上漲,雞蛋價格平穩,蔬菜價格上漲,總體高位運行。在監測的35種食品類商品中,價格上升的26種,占74.3%;下降的6種,占17.1%;持平的3種,占8.6%。
5.全省城市夜經濟呈現強勢啟動。進入三月份,隨著北方氣溫上升,全省各中等城市啟動各種夜經濟活動。自3月15日起,石家莊重點打造的“夜經濟”開局良好,全市5000余家商戶營業時間延長至22:30。橋西區擬投資200余萬元,將南小街打造成精品酒吧街,并擬建8個休閑美食廣場,還專門拿出100萬元作為獎勵資金;保定市保百集團、時代商廈、保定商場、華聯超市、大潤發超市等重點商貿企業最晚閉店時間延至21時,其他市也分別推出了繁榮“夜經濟”的相關措施。
二季度市場預警預測:
二季度全省經濟將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的勢頭,全省城鎮夜經濟也將在二季度全面啟動,預測二季度市場趨勢總體仍將保持繁榮興旺的態勢,工業消費品貨源充裕,新穎、時尚商品將呈現熱銷,空調等夏令商品將提前展開品牌促銷大戰,糧油、食品價格受國內外漲價因素影響,價格上漲預期增強,調控市場的壓力增大,但總體消費品價格尚不會出現大幅震蕩,市場仍將呈現繁榮、活躍的景象。
二季度值得關注的主要問題是:
1.全省CPI上漲預期增強值得關注。由于美國量化寬松政策帶來的全球流動性泛濫,導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攀升,國內輸入性通脹壓力日益增加。與此同時,在國內經濟快速增長需求拉動、流動性總體寬松貨幣推動以及人口拐點臨近帶來的勞動成本上升等綜合因素影響下,今年二季度市場通貨膨脹壓力仍然較大。
2.糧、油、食品、蔬菜價格漲勢值得高度關注。受國際、國內糧油價格上漲影響,加之,國家提高糧食收購價格以及今年我國糧食主產區持續干旱天氣,經銷商普遍擔憂今年國內小麥供應量減少,稍有風吹草動,將對糧、油、食品市場價格的波動產生助推作用。
3.食品安全問題應引起各級政府部門的高度關注。繼近年激素門、三氯氰胺、蘇丹紅、甲醇勾兌酒、注膠牛肉、尿素豆芽、高毒性農藥蔬菜、人造雞蛋、膨大劑水果蔬菜、染色水果、高汞卷煙、石蠟油毒大米、陳陷月餅、石蠟火鍋底料、增白劑、人發醬油等事件接連發生外,今年又陸續出現染色饅頭、瘦肉精、一滴香、地溝油、蘑菇漂白、蜂膠造假、毒豇豆等事件,消費者談食色變,國內食品安全已成為國內外關注的重大問題,應引起各級政府部門的高度關注,采取有效措施確保食品安全。
涉及到食品安全的行業和企業要強化行業自律,堅持道德經商,杜絕有害、有毒食品上市和類似事件發生。
建議各級政府部門密切關注市場動態變化,從市場波動苗頭初期即給予關注,切實加強食品安全、市場監控、調控,嚴厲打擊摻雜使假、哄抬物價,擾亂市場經濟秩序的不法行為,切實做好穩定市場經濟秩序,穩定市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