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衛華
宣亞國際傳播集團媒介中心總經理
羅永浩PK西門子的戰爭剛剛落下帷幕,但這非兩相和解、彼此歡喜的結束,而是疲憊后的不得不撤,西門子在這一仗中的表現值得我們認真思索。
9月27日,老羅英語培訓創始人羅永浩在微博上透露,自己家使用的西門子冰箱出現質量問題,西門子方面與其聯系協商過程中出現矛盾,由于羅永浩的強大粉絲量,消息在微博上一經發表就引發大量的轉載和評論。之后,西門子方面開始進行自己的“危機公關”,但其種種不當處理方式不但沒有緩和局面,反而激化了矛盾,步步升級直到人盡皆知、爭相圍觀。
縱觀整個危機的發生和升級過程,以下幾個節點中的行為錯誤,直接導致了西門子這次“危機公關”的失敗:
第一,忽視微博力量出現危機;第二,產品質量引發危機;第三,員工不當回應激化危機;第四,錯誤溝通方式升級危機;第五,缺乏坦然態度拖延危機;第六,公關策略失誤引爆危機;第七,水軍缺乏理智惡化危機。
尤其是當危機已經起來之后,西門子的整個公關策略一步接一步地失誤,猶如推倒了“多米諾骨牌”。我嘗試還原其中幾個重要的節點,來看一下西門子折射出的企業微博危機法則:
首先,當羅永浩微博轉發出去后,西門子員工直接在微博上指責羅永浩,質疑其他的動機是在炒作品牌,這是非常大的禁忌。
因為一開始羅并沒有故意挑釁,只是發一句牢騷,然而西門子員工一質疑就把矛盾激化了。可以推斷西門子內部缺少新媒體社交媒體管理相關的法則和培訓。
其次,西門子的公關私下找到了羅永浩的聯系方式,希望他能夠把自己的言論刪除或者禁口,羅永浩的回應是“如果我把帖子刪除之后,別人會以為拿了多少好處。”西門子公關違背了公開的原則,因為這次危機是起于微博,是在公開的平臺發布一個公開的話題,他們也需要有一個公開的回應,而非私下解決。
“私下搞定”,這還是很多企業在現時代面對危機的心態。危機出現,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抵賴、否認、刪帖,希望不要再報道了,但微博的出現,將危機公關還原到了應有的狀態。在它之前,很多危機公關都是私下進行的,然而微博將一切都放到臺面上來,企業但凡有謊言出來,都會有人把謊言拆穿,逃無可逃。真誠、公開的處理態度才是現階段需要的方式。
然后,西門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發帖稱大家如果冰箱有問題可以申報,西門子會免費負責維修。這本來是不錯的回應,但是他們后來并沒有處理好,一方面沒有主動聯系申報者,而且并沒有真正做到免費,有的維修還需要繳納一定的費用,這和之前承諾的并不相符,引發了更多的抱怨和憤怒。
對于西門子來說,也許是按規矩辦事,或者是考慮成本的因素。很多企業傾向于將賠付成本想像得很大,其實并不是如此,維修還是一個相對低成本的問題,而且如果能夠平復消費者的情緒,通過好的態度贏得口碑,比起短期的成本,長期的得失如何還是能很容易衡量出來的。
這次公關戰爭折射出來的是企業在微博時代危機公關的一些盲點,總結教訓就是:1、社交媒體時代,搞定式公關已搞不定;2、洽談室被微博點亮,私下溝通無處藏身;3、公關不是做功利關系,而是公共關系;4、解決問題是根本,坦誠態度是關鍵;5、對危機的判斷力重于執行力;6、超越消費者的期待值才能贏得理解;7、托關系的公關路子走不通了。
在社交媒體出現之后,企業需要放棄傳統的“搞定式公關”,漸漸習慣消費者或公眾媒體對自身的質疑,開放心態而非以敵對的心理自衛,接受危機、真誠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