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企業成長的航向坐標,對推動企業文化形成發展具有明顯的導向作用。企業文化代表了企業成員的集體認同感和歸宿感,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企業因文化而繁榮,因思想政治工作而充滿活力,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結合在一起能夠相互補充、相互促進。
關鍵詞:思想政治工作;企業文化;互動
中圖分類號:F272-05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1)21-0028-02
一、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的比較及相互關系
(一)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的相同點
1.性質相同。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都是企業經營的一種方式,同為軟性管理形式,都歸于管理科學的范疇。
2.內容上的包含關系。思想政治作為一種意識形態,是人類在實踐中形成的精神生產力和精神產品,是文化的表現形式之一。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社會主義中國的主流意識形態,是先進文化的代表。企業文化的核心——企業價值觀,本身就是社會主流價值觀在企業中的反映。企業在構建本企業文化時,除汲取傳統文化的優秀成果外,必然要吸納先進文化精髓,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主流意識形態的影響,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
3.形態上的相同。思想政治工作包括思想理論、以憲法黨章等為代表的法律法規體系、黨群組織體系和由傳媒、工作機構等組成的物質形態。企業文化包括觀念形態、制度形態、物質形態三種。
(二)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的不同點
1.內容特性不同。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于社會共性,所有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因為被同一種主流意識形態所主導,因而雖在不同的企業,但內容是一致的。企業文化追求企業個性,即便來源于同一文化體系,不同的企業也會因產品、環境、員工素質、領導者個性、建設與創新等原因產生取舍上的差異,形成不同的企業文化。
2.目的不同。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保證企業和職工正確地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使企業工作服務于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體現社會主義企業的本質,保證企業不偏離社會主義性質和方向。所有企業文化的目的都是保持和提升企業盈利能力,強化企業競爭力。
3.作用方式不同。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追求企業的共性,致力于使所有的企業都具有相同的社會價值觀念和思想道德意識。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作用力的方向是使企業共性化。企業文化追求企業的個性,致力于建立獨特的企業精神和與眾不同的企業形象。企業文化的作用力的方向是使企業個性化。
(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的相互關系
企業思想政治教育是基礎,企業文化建設是核心,二者存在辯證統一關系,相輔相成,共同促進。
1.思想政治工作保證企業文化建設的正確方向。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是我黨的一大政治優勢,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的大局出發,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保障企業的社會主義方向。只有堅持企業文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有效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解決好價值觀這一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以保證企業文化建設健康發展。
2.企業文化建設推動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和創新。企業文化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載體,深化了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內涵,有利于把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緊密結合起來,有利于把思想政治工作與行政及管理工作融為一體,用文化的手段、功能和力量,實現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
二、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互動模式
(一)借助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勢、提升企業文化層次
1.通過思想政治工作塑造企業精神
所謂企業精神,是指企業在長期的生產經營過程中,為謀求生存和發展,為實現自己的價值體系和社會責任而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并為全體員工所認同的一種企業群體意識,是現代意識與企業個性的外化。它屬于企業文化的深層次內容,是企業文化的靈魂和精髓。要提煉企業精神和發揮其作用,就必須經過組織上的精心培育,通過全體員工有意識的實踐才能實現。
第一,要加強思想教育,使企業精神深入人心。企業精神作為一種群體意識,要想在企業員工心中根深蒂固,很重要的途徑就是對員工進行思想教育,讓員工明確本企業所存在的目的和意義以及自己作為企業的一員有什么樣的社會意義等,這是在起始階段培育企業精神時必須要加大力度要做的工作。
第二,要搞好榜樣示范,引導企業員工實踐企業精神。通過樹立榜樣,引導和激勵企業員工奮發向上,這是許多企業在培育企業精神時常用的方法。有意識地樹立榜樣,可以使企業精神形象化、具體化、生動化,較易激起員工思想情感上的共鳴,從而增強企業精神的可信度和感召力。
第三,要注重實踐錘煉,不斷豐富和升華企業精神。思想政治工作一向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實踐是形成企業精神的大熔爐,企業精神來自于實踐,同時又必須貫穿到實踐中去。只有實踐才能使企業精神真正變成員工的意志和行動,使企業精神不斷得到落實和升華。
2.通過思想政治工作培育企業價值觀
企業價值觀就是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企業經營管理者與企業員工共同認同的價值取向,是對生產經營活動和企業中人的行為是否有價值以及價值大小的看法和評價。企業價值觀是整個企業文化的核心。培育企業共同的價值觀,使員工產生一種認同感尤為重要。在企業價值觀的培育過程中,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要發揮政治優勢,把握好政治方向關,即要搞好政治理論教育,使員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另一方面,當企業的主導價值觀形成之后,就要通過思想政治工作把價值觀的具體內容向廣大員工加以灌輸,讓員工能夠充分理解和接受,形成企業共同的價值觀。
3.通過思想政治工作建設企業道德
企業道德是指以善與惡、正義與非正義、公正與偏私、誠實與虛偽等相互對立的道德范疇為標準來評價企業和員工的行為,并調整企業與企業、企業與社會、企業與員工之間的行為規范。任何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如果缺少道德風尚、道德規范和風俗習慣的約束,那它就是不完整的、不系統的企業文化。要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就一定要重視企業道德的建設,而要加強企業道德建設,就必須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教育、培養員工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使員工能棄假、惡、丑之心,擇真、善、美而從之。
(二)以企業文化建設為載體,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徑
以企業文化建設的理念,探索出一條合乎形勢發展的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徑,以增強其效果為企業發展服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利用企業文化的物化手段,豐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
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借鑒企業文化的物化手段,寓思想教育于各種活動之中,利用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促進思想政治工作廣泛展開。這樣既填補了思想政治工作在日常教育方面的空白,豐富了內容,又挖掘了教育的深度,使思想政治工作看得見、摸得著,從根本上克服工作枯燥乏味、軟弱無力的弊端。
2.培育企業精神,為思想政治工作創造良好的激勵氛圍
企業文化作為一種群體意識,要在職工中扎根,很重要的途徑就是企業對職工的精神灌輸和教育。營造一種良好的氣氛,使職工能夠看到、聽到本企業的企業文化、企業精神,從而不斷地使企業文化深入人心,真正成為職工群眾的追求。優秀的企業精神一旦形成,就會在企業內部形成一種積極向上、拼搏進取的環境氛圍,在這種環境氛圍中,平時難以啟動的思想政治工作會因為人心的凝聚作用而變得易于啟動,從而有力地推動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有效地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
3.加強企業制度文化建設
制度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證。要注重把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與管理創新、制度創新相結合,制度剛性化與管理人性化相結合,建立、健全符合現代企業制度的各項管理制度、操作規程、工作職責,并把企業文化的基本理念體現到各項規章制度,滲透到建、養、管、征的各個環節,轉化為廣大員工工作的動力和自覺行為,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參考文獻:
[1]王翼.淺議企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現代企業教育,2009,(7):162—163.
[2]胡昌.淺議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J].決策探索,2009,(5):41.
[3]李志琴,陶玉強.淺議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的融合[J].金屬材料與冶金工程,2009,(2).
[4]任志國.試論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的關系[J].金牌培訓,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