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我國上市商業銀行資產業務創新與經營績效的實證研究,發現個人信貸創新業務與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是正相關的,而公司信貸業務以及證券投資業務與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是負相關的。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目前我國商業銀行應大力發展具有特色的個人信貸產品,注重客戶需求、拓寬產品的銷售渠道、做好產品的售后服務,走個性化發展道路;同時,要注意風險的防控。
關鍵詞:商業銀行;資產業務;實證研究
中圖分類號:F830.33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1)21-0141-03
引言
受國際次貸危機嚴重沖擊,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在2009年遇到嚴重困難,金融業首當其沖。經過一年的努力,我國2010年GDP季度數據顯示我國已經有效遏止經濟增長明顯下滑態勢。
商業銀行的資產業務是指商業銀行如何運用資金的業務,也是商業銀行主要的利潤來源。資產業務主要包括現金業務、證券投資業務、貸款業務和在央行或同業銀行的存款業務以及其他資產業務,如貨幣的買賣等業務[1]。貸款業務是商業銀行最為重要的資產業務,貸款利息收入直接影響著商業銀行的總收入。
資產業務是商業銀行主要利潤來源,目前,我們應該及時總結經驗,分析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從而指出商業銀行資產業務未來發展方向和相應的對策建議。本文主要通過多元線性回歸的方法研究資產業務與商業銀行經營績效的相關關系。
一、我國商業銀行資產業務績效影響實證分析
(一)樣本選擇及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的樣本主要是在A股上市的13家商業銀行。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交通銀行、招商銀行、浦東發展銀行、中信銀行、民生銀行、深圳發展銀行、興業銀行、華夏銀行、北京銀行以及寧波銀行。這13家上市商業銀行資產占據了我國銀行業資產的絕大部分,是我國銀行業發展中的佼佼者,能夠代表我國商業銀行運營的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為了擴大樣本容量,引入更多的研究數據,引入時間序列,加入2006年到2010年這五年各個上市商業銀行的相關數據。這些面板數據均來自于這13家銀行官方網站的年度財務報告。數據的處理與計算均是由Excel與Spss軟件完成。
(二)變量選擇
本文首先在研究商業銀行資產業務創新與銀行經營績效之間的關系時,通過對上市13家商業銀行年度財務報告數據的整理,將住房貸款、信用卡貸款、公司一般貸款、公司票據貸款與證券投資作為衡量商業銀行資產業務創新的具體指標,作為解釋變量;將每股收益作為衡量商業銀行經營績效的具體指標,作為被解釋變量來進行建模研究。
住房貸款與信用卡貸款是從個人信貸業務的角度出發,衡量個人信貸業務對商業銀行資產業務對銀行經營績效的影響相關程度;公司一般貸款與公司票據貸款業務是從對公資產業務的角度出發,衡量其對銀行經營績效的相關影響;證券投資是商業銀行利息收入的一個重要來源,衡量其對銀行經營績效的影響同樣十分重要。以上所涉及到的變量在下面的多元回歸分析用到的縮寫及研究變量定義見表1。
表1 所用變量一覽表
(三)模型設計
1.數據處理及數據描述
在樣本的選取中,證券投資業務以及信用卡貸款業務存在很少量的數據缺失,采用了替代缺失值(Replace missing values)的數據處理方法,并且根據研究目的和數據分布特征,采用了線性趨勢法(Linear trend at point),用線性回歸方法估計和替代缺失值。
根據以上對數據的描述,文中涉及的指標為為6個變量,這些變量的數字特征通過spss軟件的描述性統計分析得到以下結果,如表2。
表2 描述性統計
2.計量模型
根據回歸方程式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我們構建如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
EPS=b0+b1log(HL)+b2log(CCL)+b3log(CL)+b4log(CBL)+b5log(BI)+ui
(四)實證結果與分析
1.實證結果
表3 實證結果
Dependent Variable:每股收益(EPS)
通過表3,我們可以發現P值≤0.05,這五個解釋變量均通過了顯著性檢驗,對被解釋變量每股收益具有較為顯著的影響。由標準回歸系數(Beta)可見,五個解釋變量對被解釋變量(EPS)的影響從大到小依次為:住房貸款(HL)、公司一般貸款(CL)、公司票據貸款(CBL)、信用卡貸款(CCL)、證券投資(BI)。我們可以發現,Beta的值有正有負,對每股收益的影響變動方向是不一致的。
2.實證結果分析
由于銀行規模和實力的不同,銀行間的各項業務的差距是比較大的,尤其是證券投資、公司一般貸款、和住房貸款業務,這和各銀行的資本實力息息相關;同樣,我們也可以發現,公司票據貸款和信用卡貸款業務的差距是相對較小的,體現了銀行在信用卡和票據貸款業務上發展的相對平衡性。
研究結果表明,住房貸款與商業銀行經營績效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其中,住房貸款每增加1%,每股收益就會增加1.22%,對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起到很強的正向推動作用;信用卡貸款與上市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也是具有正相關作用,其中,信用卡貸款每增加1%,每股收益就會增加0.34%,對商業銀行經營績效有正向推動作用;公司一般貸款與上市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具有負相關關系,其中,公司一般貸款每增加1%,每股收益就會減少1.208%,對銀行績效有負向作用;公司票據貸款與上市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具有負相關關系,其中,公司票據貸款每增加1%,每股收益就會減少0.705%,對銀行績效有負向作用;證券投資與上市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具有負相關關系,其中,證券投資每增加1%,每股收益就會減少0.07%,對銀行績效有負向作用。
通過以上實證研究的結果,我們發現以住房貸款和信用卡貸款為主導的個人信貸業務與我國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是正相關的,而公司信貸業務卻與我國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是負相關的。這一現象的產生,筆者認為主要是由于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兩者議價能力高低不同。針對商業銀行的貸款業務,個人的議價能力是比較低的,這是因為個人面對信貸違約的主體責任更為清晰,違約所承擔的成本是很高的,因此,個人信貸業務一般能夠按照商業銀行產品的設計順利流轉完成,并取得相應的收益;而公司、企業面對商業銀行的貸款往往具有較高的議價能力,尤其是部分國有企業,由于產權不清晰、權責不明確,常常出現機會主義行為,嚴重影響了商業銀行的貸款業務收益。二是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公司信貸業務的贏利性受到削弱。經濟的周期性變化首當其沖對公司、企業有影響,才會傳導至個人,由于工資的剛性,金融危機短期內對公司、企業的影響要大于對個人的影響,因此,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公司信貸業務遠遠不如個人信貸業務的表現[2]。
二、對策建議
從前文實證研究結果的角度出發,我國商業銀行資產業務創新應該向以下三方面發展:
首先,我國商業銀行資產業務創新要有自身的特色,走差異化競爭之路,注重自身品牌建設。我國的商業銀行要研究消費群體和消費市場,按不同的分類標準劃分客戶,對每一層次的客戶要對其信用狀況、收入水平、生活偏好、未來收入狀況進行詳細的研究,然后結合銀行自身實力和優勢,確定自己具有特色的業務范圍,并制定出詳細可行的短期發展計劃和長期發展戰略。以招商銀行為例,招行將自己定位于面向普通大眾的“零售銀行”和針對高端客戶的“私人銀行”。零售銀行業務中,信用卡業務是其重要的特色。信用卡累計發卡2 885萬張,居于中國信用卡市場的領導地位。有13個系列的117種信用卡,其中,百貨購物卡涵蓋25個城市的43家百貨商城,并且這一業務還在不斷擴大。在私人銀行業務方面,私人銀行業務的產品包括現金管理/貨幣市場類產品、固定收益類產品、權益類產品、另類投資等。另類投資業務是在傳統三大類產品之外的金融產品,通過運用衍生工具、杠桿交易、或套利交易等投資方式和策略,投資于商品、房地產、外匯、私募股權、藝術品等領域。招行的私人銀行實施績效跟蹤,使得及時應客戶的需求,調整客戶的財富配置,以最佳、最適宜的方案,使私人銀行的專業服務更貼合客戶的目標。招行私人銀行的客戶數量和管理總資產在2006年、2007年、2008年連續三年保持了近35%的增長速度,即使在金融危機影響深重的2009年,客戶數和管理總資產仍取得了39%的增長。
其次,我國商業銀行資產業務創新不僅要豐富產品種類,還要注重拓寬產品的銷售渠道、做好產品的售后服務。我國商業銀行在資產業務創新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當今科技的發展,尤其是網絡的運用;在符合監管當局的要求下,商業銀行資產業務創新可以向資產證券化、保險化方向發展[3];面對客戶對銀行產品的眾多需求下,商業銀行資產業務創新還可以向一攬子組合式產品方向發展,滿足客戶的多種需求。在產品的銷售方面,我國商業銀行要把零售和批發銷售相結合起來,并且要在銷售過程中,注重對高端客戶的開發和服務,同時,還要注意銷售手段的創新,不能僅僅限于銀行網點的銷售,要注意結合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推出網絡銷售和電話銷售等多種營銷手段。當商業銀行將自己的各種資產業務產品銷售出去后,更要注重產品的售后服務。跟蹤調查客戶的使用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并快速解決;增加服務網點,擴大服務范圍;對于客戶對產品的使用中出現難解決的問題時,商業銀行要給予技術支持,幫助客戶順利使用產品;加強與客戶的交流,對于客戶投訴的相關糾紛要及時處理,并及時答復客戶處理結果。
最后,我國商業銀行資產業務創新要注意嚴控風險。控制風險需要兩方面人共同做起。一是監管部門。監管部門要及時收集商業銀行資產業務創新產品運營中的相關數據,注意加大對商業銀行現場與非現場的檢查情況;建立科學、有效的風險預警機制,設立詳細、明確的指標和標準,通過預警機制控制銀行產品創新風險。控制資產業務創新風險還需要商業銀行本身的自律。商業銀行要在經營過程中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嚴格銀行內部信用評價體系,注意對貸前風險的評級以及貸后動態檢查,防止不良貸款的出現,減少銀行承擔的風險[4]。
參考文獻:
[1]胡慶康.現代貨幣銀行學教程[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2]周林.商業銀行貸款企業分析[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1998.
[3]呂耀明.商業銀行創新與發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段鋼.金融危機下商業銀行的機遇把握與風險探索[J].研究與探索,2009,(6).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公式、注解等請以PDF格式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