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了解小學生網絡成癮的發生率與抑郁水平情況,探討小學生網絡成癮與抑郁的關系。方法:采用網絡成癮損害量表、兒童抑郁量表對小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小學生網絡成癮與抑郁總分及各維度均呈顯著正相關。網絡成癮可以正向預測小學生的抑郁水平。結論:小學生網絡成癮程度越嚴重,抑郁水平越高
關鍵詞:網絡成癮;抑郁;小學生
中圖分類號:G41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1)21-0193-02
前言
中國自1994年3月第一條連入互聯網的64K國際專線開通后,短短十幾年間,互聯網在我國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2011年1月19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布了《第2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國網民規模達到4.57億,較2009年底增加7330萬人;互聯網普及率攀升至34.3%,較2009年提高5.4個百分點[1]。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網絡已經成為小學生學習知識、交流思想、休閑娛樂的重要平臺,同時也改變了現在學生們的認知、情感、思想與心理,網絡已成為繼電視之后小學生最喜歡的媒介。
對于小學生而言,網絡既有正面影響,也有負面影響。從正面影響來看,小學生可以不受時空制約,無拘無束地獲取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從而大大地開闊視野,拓寬知識面,滿足個性發展的需求。不過網絡的負面影響顯得更為突出和尖銳,嚴重影響了青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2]。網絡成癮者由于將大量的時間花費在網上,很少參與現實生活中的社會活動,借網絡來逃避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逐漸導致了與社會隔離,與同學、親人和朋友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大大減少,人際關系淡薄[3],他們對網絡有一種心理上的依賴感,上網時感到心理滿足和快感、精神極度亢奮,下網后感覺不快,進而導致抑郁水平升高[4],這些正是抑郁癥產生的前奏。
一、研究方法
(一)被試
本研究采用方便整群抽樣,選取廣西3所城市小學,以班級為單位進行集體施測,共獲得四年級、五年級、六年級有效被試861人,其中女生429人,男生432人。被試平均年齡11.39歲,SD=1.03。
(二)測量工具
1.網絡成癮量表
本文采用KmiberlyYoung編制的網絡成癮損害量表[3],此量表共有20個項目,采用1~5級計分方式,分值在20~100分之間。總分在50分以下為“無明顯網絡成癮問題”,總分50~79分為“可能有網絡成癮問題”,總分80~100分為“有網絡成癮問題”。本研究中總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909。
2.抑郁量表
兒童抑郁量表(Children’s DepressionInventory,CDI)[4]由27個自我報告的題目組成,包括情感缺乏、負性情緒、低自尊,低效能和人際關系敏感問題五個維度。本研究中,該量表各維度的內部一致性系數a為0.86~0.95,總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87。
(三)數據處理
采用SPSS16.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處理。
二、研究結果
(一)小學生網絡成癮發生率特點
1.小學生網絡成癮發生率情況
我們按照YOUNG網絡成癮量表的評分標準將網絡成癮分為三個類型(即網絡非成癮組、邊緣成癮組和成癮組)。結果發現,在857名小學生中,網絡非成癮組共698人,占總人數的81.4%;邊緣成癮組共147人,占總人數的17.2%;成癮組共12人,占總人數的1.4%。本研究中,我們將邊緣成癮組與成癮組合并進行研究。
2.小學生網絡成癮發生率的性別、年級以及父母受教育水平的差異比較
從表1可知:男生網絡成癮發生率顯著高于女生。男生網絡成癮發生率是27.6%,女生網絡成癮發生率是10.4%。
從表2可知:不同年級的小學生網絡成癮發生率沒有顯著差異。
(二)小學生網絡成癮與抑郁水平的相關關系
考察了網絡成癮與抑郁的五個維度(情感缺乏、負性情緒、低自尊、低效能和人際關系敏感)的關系,相關分析結果表明,網絡成癮與抑郁的五個維度有極其顯著的正相關。具體結果見表3。
(三)小學生網絡成癮與抑郁水平的回歸分析
回歸分析結果表明,網絡成癮對抑郁水平有正向預測作用,說明小學生網絡成癮程度越深,抑郁水平越高。
三、討論與分析
(一)人口統計學變量分析
本研究中,小學生網絡成癮發生率為1.4%,邊緣成癮發生率為17.2%,國內報道中,有關中小學生網絡成癮發生率在4%~10%之間,但也有部分地區超過了10%[5]445-448。結果的差異可能與調查對象和使用的量表等不同有關。本研究表明,小學生網絡成癮發生率在性別上存在顯著差異,男生顯著高于女生,與國內調查結果一致[6]476-478。這種情況可能更多的與小學男女生的性別特點有關。小學生抑郁水平在性別上也存在顯著差異,男生顯著高于女生,與沈濤等報道的結果一致。
(二)網絡成癮與抑郁水平的關系分析
本研究相關分析結果表明,網絡成癮與抑郁的各個維度存在及其顯著的正相關。國內外的研究均表明,網絡的過度使用將嚴重影響心理健康,抑郁與網絡成癮的發生有關[6][7]671-679。本研究顯示,小學生網絡成癮組抑郁水平明顯高于非成癮組,較非成癮組易發生情感缺乏、負性情緒、低自尊、低效能和人際關系敏感等。小學生網絡成癮存在突出的抑郁情緒和人際關系的冷漠,表現為情緒低落、消極悲觀、孤獨退縮,喪失自尊與自信,自卑,與同齡人交流少,集體認同感差,對周圍的人或事逃避或對抗的態度,影響心理健康和正常的人際關系。網絡成癮與抑郁癥狀長期形成惡性循環,積累越久,對小學生的傷害可能會越大。
回歸分析結果表明小學生網絡成癮對抑郁水平具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網絡成癮程度越深,抑郁水平越高。網絡可以改變人,人也可以制約網絡。我們不能因為網絡存在著種種弊端而視網絡為洪水猛獸;相反,應認真總結和反思,找到防治網絡成癮的對策,同時通過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咨詢,必要時采取心理干預措施等,提高小學生的應對能力,使小學生在使用網絡的同時能有效的抵制網絡帶來的消極影響,預防和減少抑郁的產生。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二十七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1.
[2]林絢暉.網絡成癮現象研究概述[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2,10(1).
[3]Young KS. Intered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C].Paper resented at the 104 th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1996.
[4]俞大為,李旭.兒童抑郁量表(CDI)在中國兒童中的初步應用[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0,14(4).
[5]鄧艷霞,胡明,胡國清等.湖南省中學生網絡成癮癥現況調查[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7,28(5).
[6]王玉龍,王建平,付丹丹,等.網絡使用特點對中小學生網絡成癮的影響[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9,17(4).
[7]Young KS.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with Internet addicts: Treat-ment outcomes and implications. Cyber Psychol Behav,2007,10:671-679.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公式、注解等請以PDF格式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