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軍事人才良好的信息素質是把握信息化戰爭主動權、盡快生成戰斗力的關鍵。我們既要把迅速推進軍隊信息化建設作為時不我待的重要任務,更應把提升新型軍事人才信息素質作為其中的重要一環。
關鍵詞:軍事人才;信息素質;培養
中圖分類號:E20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1)21-0046-02
信息化戰爭中,一切軍事活動都將建立在信息網絡基礎之上,軍事人才作為整個網絡上的一個個節點,其良好的信息素質是把握信息化戰爭主動權、盡快生成戰斗力的關鍵。我們既要把迅速推進軍隊信息化建設作為時不我待的重要任務,更應把提升新型軍事人才信息素質作為其中的重要一環。
一、軍事人才信息素質的內涵
信息素質,最早由美國信息產業協會主席保羅?車可夫斯基于1974年提出。他把信息素質定義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問題得到解答的技術和技能”,后來又將其解釋為“人們在解答問題時利用信息的技術和技能”。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信息素質的內涵也不斷地發生著變化。目前,國內學者對信息素質概念的認識已基本統一,即認為,信息素質就是在信息化環境的影響和教育機構的作用下,社會個體成員所應該具有的比較穩定的信息特質,是一種明顯具有相對獨立性的基本素質。它的內涵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信息意識、信息能力及信息道德。
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實現軍隊建設跨越的雙重歷史任務,不能單純地把軍事人才的信息素質與一般國民信息素質簡單等同,也不能僅從技術層面去理解信息素質。中國特色軍事變革是由機械化向信息化演變的背景下進行的,是后發式跨越,既要有武器裝備的信息化改造,編制體制、作戰理論與信息化相適應,更主要是培養大批能駕馭信息化戰爭的軍事人才。軍人信息素質,既要考慮軍事人才的科技特征,又要考慮它的文化內涵,同時必須考慮到我軍的特殊性和軍事斗爭活動的對抗性。因此,軍人信息素質,是指軍人適應信息時代需要,在信息社會中獲得信息、利用信息、開發信息、應對信息戰爭等方面所應具備的修養與能力。
一是要具備強烈的信息意識。信息意識是信息素質的基礎。首先,軍事人才要對信息的概念,信息的載體形式,信息的特點,信息傳播的規律,信息存儲的方式,信息管理系統和機構,網絡、數據庫、數字圖書館、信息支持系統等新的信息技術和概念有所了解,能正確認識現代信息環境。其次,要在學習中具備對信息的批判反應模式,能理性地辨別信息的意義,區別媒介真實與社會真實,不盲目相信或采用信息,防范和拒絕那些污染信息,有很強的對負面信息的覺察能力和虛擬環境下的自我防護意識。二是要具備突出的信息技術能力。首先由于現代信息技術在軍事領域的廣泛應用,大多數工作、訓練都要借助于計算機來完成,如軍事辦公自動化、文檔處理、后勤自動化、參謀自動化作業等,這就要求軍事人才系統掌握計算機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簡單維修與保護,以及操作技巧、軟件使用知識。其次,信息化戰爭中軍事信息是五彩繽紛、錯綜復雜、良莠不齊,如何辨別有用信息,提煉信息精髓,這就要求軍事人才要有能熟練操縱信息工具、能獲取、加工、整合信息的能力。三是要具備高度的信息首先和信息安全責任。面對紛繁雜亂的信息,軍事人才要遵守國家和軍隊的有關規定,遵循一定的信息倫理和道德準則,規范自己的信息行為,注意使用信息資源時的過濾和選擇手段,增強自我約束意識和信息安全意識,自覺抵制各種不良信息與錯誤思潮的干擾和侵蝕。
從以上軍事信息素質的含義和范疇可見,突出的軍事信息素質是基于廣泛的學科知識基礎之上的,其涉及知識面、學科面較寬,是軍事人才能力發展的重要基礎,是對戰爭思維能力、解決能力、決策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基礎,具備一定的信息素質的軍事人才個體能夠獲取學習的內容,對所做的研究能進行擴展,對自己的學習能進行有效地控制。
二、提高軍事人才隊伍信息素質的意義
1.樹立新型的信息素質教育觀是我軍官兵信息素質現狀的客觀要求
隨著信息技術在我軍部隊的廣泛應用,對官兵的素質也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但我軍官兵信息素質的現狀與這種要求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信息意識淡漠,信息安全意識和知識缺乏,信息能力不高的現象還比較普遍,這已經制約了信息技術裝備作用的發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軍事斗爭準備工作的進行。因此,作為培養軍隊指揮人才的院校,進行信息素質教育,是當前軍隊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主要內容。
2.樹立新型的信息素質教育觀是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的必然要求
當前,我軍正在推進以信息化為主導、機械化為基礎的軍隊現代化建設,在未來的信息化戰爭中能否斷然出手,克敵制勝,并不完全取決于裝備的優勢,而是取決于戰場信息資源掌握全不全,打贏現代戰爭的招法謀略多不多,面對強敵時“亮劍”精神夠不夠。做為當代軍校學員,既要有適應信息化戰爭的能力,還要有駕駛新型信息化裝備的能力,以及敢打必勝的信心。這就要求我們院校培養的學員應具備良好的信息處理和決策能力,既精通專業技能,又具有較高的信息素質,從而才能適應未來戰爭的需求。
3.提高人才隊伍信息素質,也是推進軍隊建設整體轉型的迫切需要
人才轉型是軍隊轉型的先決條件。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盡管英、法等國也擁有了大量坦克,但機械化建設卻首先在德國完成,這主要還是因為英、法軍隊中缺乏像古德里安、隆美爾、曼施泰因這樣的機械化指揮人才。這說明,盡管武器裝備轉型十分重要,但并不代表軍事變革的完成,只有人才轉型才具有真正的決定性意義。目前我軍正處在由機械化向信息化轉型的關鍵時期,武器裝備的信息化含量還不夠高,官兵的信息素質還不夠高,基于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還不夠高。解決制約軍隊信息化建設的“瓶頸”問題,加速推進軍隊建設整體轉型,必須努力實現人才素質跨越式發展,加速培養和造就一大批具有較高信息素質的優秀人才。
三、軍事人才的信息素質培養方法
1.強化獲取信息的主動意識
信息的獲取,是整個信息活動的首要步驟。增強獲取信息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敏銳地感知、深刻地理解和準確地評估蘊含在有關載體中的信息,并有效地識別和提取有用信息,是培養軍事人才信息獲取能力的關鍵體現。所以,在向軍事人才安排工作、布置任務時,如果條件允許盡量只做意向性的交待,讓軍事人才圍繞首長意圖進行上級、友鄰、下屬以及社會等情況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為工作任務的完成進行必要的資料準備。同時,要求情況報告、工作建議、計劃方案都要利用信息技術平臺,使用現代辦公手段。充分運用信息方面知識,在實際工作中增強信息獲取的主動性意識。
2.拓展信息接觸層面
擴大信息接觸的方法大致可分為以下三種:一是強記法。人們頭腦中認知目標的形成和明確化,也離不開外界信息的輸入。信息的收集雖然總是沿著一定的目標進行的,但什么是相關信息、什么是有用信息,并不一定事先就能判定。有些開始看是毫不相關、并無用處的信息,卻偏偏在執行任務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因此,對日常接觸到的信息,只要意識到是有用的、必需的,就接收它。二是搜索法。就是根據具體向題和具體目標的需要,主動去尋找解決問題、實現目標需要的信息。平時主要搜索獲取有關敵情的基本情況。在戰時,由于時間緊迫,軍事人才必須根據首長的需要和指示,有目的、有計劃地采集最為直接、最為有用的信息。另外,軍事人才還必須學會運用計算機儲存各種相關數據的檢索所需的資料信息。三是讀聽法。就是通過閱讀圖書資料、收聽廣播錄音的方式來擴大信息接觸。現代社會由于圖書資料極多,閱讀就成為收集信息的極重要的手段。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從國際互聯網上收集信息也將是擴大信息接觸的一條重要途徑。
3.提高信息掃描能力
信息處理的關鍵是運用一定的思維方法對信息進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思考,最后形成正確的分析判斷結論,其核心還是人的思維方式的運用。思維要對信息、現象做出客觀正確、令人信服的最終解釋,就必須通過信息掃描。因此,軍事人才要提高信息處理能力,就必須有意識、有目的地鍛煉信息掃描能力。現代戰爭,節奏加快,戰場情況復雜,不僅要求軍事人才對搜集的信息進行人工解釋和處理,更重要的是需要對某些關鍵性的、時效性要求高的信息采用自動化或人工智能的方法進行處理、分析。人的大腦神經系統天然地具有信息掃描的能力,但人的主觀意識又自發地傾向于使用模式框套的方法,并且在一定范圍內模式框套又是可行的。人們過多地運用模式框套,就會導致大腦神經系統信息掃描能力的退化。反之,人們有意識地運用信息掃描,就可以使大腦的信息掃描能力得到進一步發展。
4.培養運用現代化信息手段的能力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無論是完成經常性的訓練執勤工作,還是遂行處置突發事件,軍事人才需要獲取和處理的信息都是十分廣泛和繁雜的,單靠人本身也是難以勝任的。軍事人才提高信息處理能力,除了必須具備正確的思維方式之外,還必須借助現代化信息手段,主要包括先進的偵察手段、通信手段和自動化處理手段。軍事人才必須能夠熟練操作本部隊裝備的偵察器材;學會使用多種通信工具;掌握現代條件下“六會”新技能;熟練使用計算機等自動化的信息處理手段,能夠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快速處理。因此,必須把強化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學習作為高科技知識學習的硬性任務抓緊、抓好。
參考文獻:
[1]張倩葦.信息素養與信息素養教育[J].電化教育研究,2001,(2).
[2]王君學.論信息化戰爭軍事人才素質培養的內涵及著力點.后備軍官網,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