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生自主時間較多,良好的自我管理效能是他們成長成才的必要因素。個體的自我意識是行為活動的調控因素,它的發(fā)展狀況影響著大學生自我管理效能的發(fā)揮,因此,高校應從多方面著手培育大學生健康自我意識,從而提高大學生自我管理效能。
關鍵詞:自我意識;自我管理;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1)21-0181-02
如果把中學比喻成高速公路的話,那么大學就是任人馳騁的遼闊草原。即大學是一個相對自由王國,而學習生活在這里的大學生必須要有更好的自我調節(jié)和自我管理能力。有調查顯示:“即使把寒暑假、雙休日法定假日除外,大學生的自我支配時間還是很多的。而且正常教學時間隨著年級增高而遞減。理科學生的四年總課時約2800左右,約68%安排在前兩學年,平均每天約有5個課時。文科學生的總課時數(shù)約2600小時,而60%的課時是在一二年級完成的,平均每天約有4個課時。”[1]可見,相對于中學生來說,大學生擁有的自主時間更多,需要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來恰當利用好這些時間。而人格發(fā)展體系中的一個重要因素,自我意識是個體人格、心理和個性等發(fā)展情況和成熟度的重要反映,是人的思想和行為等所有心理行為活動的重要的調控者。本文旨在從大學生自我意識培養(yǎng)研究著手,探索自我意識對大學生自我管理效能的相關性,從而從高校教育者角度探討培育大學生健康自我意識的途徑,為大學生自我管理效能提高提供理論和方法依據(jù)。
一、自我意識對大學生自我管理效能發(fā)揮的作用
自我意識顧名思義是個體對自我的反映,詳細概念是指個體關于自己存在的身體、心理狀況及社會關系情況等的一種主觀認知、情緒體驗和態(tài)度反應。而自我管理效能,根據(jù)心理學中對于自我效能感這一概念的相關界定[2],我們認為,自我管理效能即個體管理自我的能力表現(xiàn),它應該是個體能否完成管理自我任務的自己所擁有的一種能力或技能。而鑒于自我意識是意識的高級發(fā)展形式和人所特有的高級意識這些特殊性,它是個體人格心理發(fā)展體系中的一個復雜的多維度變量,個體用它來發(fā)揮著對自我行為和活動的調控效能,所以自我意識反映著個體人格和社會化的完善程度,同時也是影響著個體自我管理效能發(fā)揮的主要前提因素和重要控制因素。
1.自我意識是大學生自我管理效能發(fā)揮的主要前提因素
大學是個相對自由的場所,大學生活中的時間管理更多需要大學生自律而不是他律,而要發(fā)揮好自我管理效能,就要求大學生們以擁有健全的自我意識為前提。因為自我意識是個體的高級意識,是個體行為的調節(jié)器,所以大學生只有以對自我有著客觀全面的認識和準確理性的評價作為基礎和前提,才能夠讓自己在大學環(huán)境和生活中擁有健康和積極的情緒、情感認識和體驗,不隨便因自信爆棚而自大和驕躁,也不輕易否定自己而自卑甚至自甘墮落,認真認識和接納自己擁有的一切包括優(yōu)缺點,這樣在學習和生活實踐體驗中才會發(fā)揮理智,自我在任何事物和事件中才會具有準確辨別能力和客觀評價能力,進而發(fā)揮調控自我、反思自我、總結自我和教育自我的能力,樹立自我準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世界觀,確立自我理性的人生目標和奮斗方向,努力調節(jié)和充實自己的大學生活,最后獲得自我完善和實現(xiàn)。如此大學生是不會將自己寶貴的時間和青春揮霍對自己成長成才毫無作用和關系甚至背道而馳的行為里。
2.自我意識是大學生自我管理效能發(fā)揮的重要控制因素
如前所述,個體自我意識是其行為活動的教育性、導向性和調控性因素,大學生的自我管理活動和效果當然也是受其自我意識成熟情況的影響和調控的。自我意識不健全或發(fā)展水平較低的大學生,表現(xiàn)為思想極端化的不自信或者過自信,無法準確地自我認識,不能客觀地自我評價,從而不能將自己較好的融入大學人際關系和生活圈子,生活中也會缺少人際友愛關系和情緒情感支持,他們自我調節(jié)與行動控制能力較差,容易產(chǎn)生自我沖動和負性情緒,因而容易喪失自我管理能力,迷失自己;自我意識健全或發(fā)展水平高的大學生,表現(xiàn)為更自信,在全面了解自己不足的同時積極肯定自己,自我悅納,從而能很好的調節(jié)和控制自己的各種行為活動,他們可以恰當?shù)靥幚碜约号c周遭的關系,可以理性認識同時協(xié)調好自我與現(xiàn)實之間的關系和差異,積極地融入大學生群體和大學生活,緊跟社會化的步驟和節(jié)奏,即使面臨各種誘惑,也不會迷失自我。因此,大學生自我管理效能的發(fā)揮是受到其自身自我意識發(fā)展水平調控的。
二、培養(yǎng)健康自我意識,提高大學生自我管理效能
本文旨在通過培養(yǎng)大學生健康自我意識,從而提高其自我管理效能,利用好大學校園的寶貴資源和時光真正成才成長。而要培養(yǎng)大學生健康的自我意識,于高校理念和教育者工作角度,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重視實踐力量,幫助大學生在客觀認識和評價自我的前提下發(fā)揮自我管理效能
客觀的自我認識和理智的自我評價是自我意識健康的基礎因素。人具有社會性,任何個體都是存在于社會群體中的,因此其自我認識的形成和發(fā)展不是一個封閉和孤立的過程,而是形成和發(fā)展于自己的社會實踐和自己所處的社會情境當中。因此,高校在培養(yǎng)大學生健康自我意識實踐中,必須十分重視社會實踐活動在引導大學生自我悅納時發(fā)揮的重要作用,我們可以通過組織三下鄉(xiāng)、援教支教等志愿者服務項目、組建興趣社團、開辟基層服務掛職鍛煉崗位等,以實踐活動和集體參與為重要抓手,為大學生提供更好的更切實有力的社會實踐機會與溝通交流的平臺,引導大學生走出自我封閉和自我認識的誤區(qū),主動性地延伸和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愛好,在認識改造世界的社會實踐活動體驗過程中,在以人為鏡的啟迪中,合理地自我反思和總結,不僅擁有自己短處和不足意識,更能了解和把握自己的長處和優(yōu)勢,從而揚長避短,不斷地進行自我挑戰(zhàn),在實踐學習和生活中收獲自我成長,獲得社會認可和自我接納,完善和實現(xiàn)自我,努力成才。
2.因材施教與挫折教育并舉,引導大學生在理性接納自我的前提下發(fā)揮自我管理效能
積極的自我悅納是個體自我意識健康的關鍵因素。自我悅納要求個體能夠恰當處理好“理想我”同“現(xiàn)實我”之間的關系甚至沖突和矛盾,用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正視和接納現(xiàn)實自我的所有。我們認為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大學生自我意識培養(yǎng)實踐中,應當意識到學生自我悅納的重要性,因材施教與挫折教育并舉。如何因材施教,即學校根據(jù)不同背景、不同情況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有效分類,對不同自我意識情況群體學生采用不同關注手段和分類指導方式,加強與學生的情感溝通交流,用前人和經(jīng)驗和能力加大對學生的學習生活指導和人文關心關注,比如為臨近畢業(yè)學生聯(lián)系更多有利于實踐認識和體驗單位,設計更豐富全面的就業(yè)指導課程,盡力幫助經(jīng)濟困難學生減輕或免除經(jīng)濟壓力等,給大學生分類創(chuàng)造自我施展平臺和學校支持鏈,讓他們在實踐體驗和成就體驗中形成自我認可和自我接納。而在挫折教育方面。首先要引導大學生正視和積極面對失敗和挫折,引導大學生養(yǎng)成自信和豁達的積極心態(tài),對于自己存在的缺失和不足坦然并且樂觀地接納,積極迎接未來可能遭受的所有挫折和失敗,正視自己、善待自己,恰如其分地擺正和展現(xiàn)自己。其次要指導大學生用學習和生活經(jīng)驗和積淀來增強獨立自主能力、抗壓能力和挫折應對能力,接受自身不足,清楚自己在社會環(huán)境中的作用和力量,在遭受壓力時能通過各種途徑來緩解和釋放,在經(jīng)受挫折后能通過積極反省自我來歸納教訓和吸取經(jīng)驗,在將來學習生活中通過積極不斷的進取和努力來盡力提升和完善自己。
3.借心理教育之力,指引大學生增強自我體驗和調控能力,從而更好地發(fā)揮自我管理效能
良好的自我體驗和調控能力是個體健康自我意識的必備因素。而自我意識健康是個體心理健康的一個必備因素。高校在對大學生自我體驗和調控能力進行培養(yǎng)提高的教育實踐中,必須充分發(fā)揮心理教育和引導的作用。一方面,從心理學角度教給大學生時間管理的有效方法,確定奮斗目標和方向,并制定實行的計劃,讓每一個大學生學習生活更有方向性,更具有前進的動力,在學習和生活中加強對自我的認知和體驗,從而積極認識和接納自我,獲得自信。另一方面通過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和推介心理調控方法,給予大學生學習生活中學習心理問題、人際關系處理、負性情緒調節(jié)、情緒情感問題正確應對和自我人格健康發(fā)展完善的幫助和指導,引導他們理性認識自我、自我悅納,同時具備良好的自我調節(jié)和自我疏導能力,在學習和生活面前既有積極的態(tài)度,又要坦然面對一切不足,做自己情緒生活的調控者和主宰者。
4.重視榜樣和信念的力量,帶領大學生努力完善自我,自我管理效能充分發(fā)揮
自我意識并不是一個靜態(tài)的概念,它的形成、發(fā)展、分化和完善是貫穿于人的一生的。自我意識和人的全面發(fā)展需要個體不斷追求進步,努力進取,努力完善自我。而榜樣和信念的力量是無窮的,一方面高校在大學生自我意識培養(yǎng)實踐中應該重視榜樣力量,樹立學生典型,抓住社會榜樣和標桿群體,適時用他們的故事感化學生,啟迪學生,為學生引路指航,從而獲得自我完善的動機和動力,在學習生活中也會更加注重自我管理;另一方面,引導學生牢固樹立正確而堅定的信念,從而設定遠大理想,從而在朝理想邁進的過程中總結和認識自己,為了目標實現(xiàn)不斷地完善自己。
總之,大學生自我意識的發(fā)展水平是影響其自我管理效能的重要因素,自我意識發(fā)展水平高的大學生,能夠客觀認識自我、積極接納自我、具備良好的自我調控能力,并有自我奮斗的目標而為之努力自我完善。也正是有了這些積極因素的支撐,就會激發(fā)他們努力拼搏進取的斗志,切實發(fā)揮自我管理效能。
參考文獻:
[1]高虹元.高校實施閑暇教育的價值與策略[J].山西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
[2]Bandura A.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cognitive view.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