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膠垂直平板電泳,對白甲魚(Onychostoma sima)的腦、眼、心臟、肝臟、腎臟和肌肉6種組織的乳酸脫氫酶(LDH)、酯酶(EST)和蘋果酸脫氫酶(MDH)3種同工酶進行了初步研究。結果表明,不同組織中3種同工酶均存在比較明顯的組織特異性。Ldh-AB3和Ldh-B4在腦、眼、心臟和腎臟4種組織中均優勢表達,Ldh-A4和Ldh-A3B在腎臟和肌肉中優勢表達;EST同工酶在肝臟中酶帶條數最多且活性最強,在眼和肌肉中活性最弱;MDH同工酶在肝臟和腎臟中只存在上清液型(s-MDH),但活性較強。
關鍵詞:白甲魚(Onychostoma sima);同工酶;組織特異性
中圖分類號:Q959.46+8;Q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1)23-4912-04
Study on Isozymic Tissue Specificity of Different Tissues in Onychostoma sima
WANG Hong-ye1,2,ZHANG Juan1,2,CAI Yan-zhi2,LU Tao3,QIN Xiao-yan3
(1.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2.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Hubei Province, Wuhan 430071, China;
3. Zigui Governing Station for Fishery Admistration,Vessel Checking and Port Supervision, Zigui 443600, Hubei, China)
Abstract:The isozymic patterns of LDH, EST and MDH in 6 tissues (brain,eyes,heart,liver,kidney and muscle) of Onychostoma sima were determined by vertical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PAGE).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isozymic patterns of these 3 enzymes had distinct tissue-specific expressions in the different tissues. Ldh-B4 and Ldh-AB3 isozymic bands were dominantly expressed in the other 4 tissues including the brain, eyes, heart and kidney. The Ldh-A4 and Ldh-A3B isozymic bands were dominantly expressed in the kidney and muscle; The most number of EST isozymic bands was appeared in the liver and the activity was the highest,the lowest activity was appeared in both of the eyes and muscle; Only s-MDH was found in the liver and kidney, and its activities were relative high.
Key words: Onychostoma sima; isozyme; tissue specificity
同工酶是一組能夠催化同一種生化反應但分子一級結構不同的酶,是基因表達的產物。同一物種的不同個體或同一個體的不同組織以及生物的不同發育階段、不同代謝條件下都有同工酶分布[1,2]。魚類同工酶的遺傳學研究開始于20世紀60年代初期,現已證明硬骨魚類的同工酶系統具有明顯的組織特異性[3,4]。同工酶作為一種生化遺傳指標,廣泛地用于魚類物種鑒定、種群遺傳多樣性分析、系統發育及生化遺傳等各個方面[5]。
白甲魚[Onychostoma sima(Sauvage et Dabry)],地方名白甲、突吻魚、毛白甲,隸屬鯉形目(Cypriniformes)鯉科(Cyprinidae)鲃亞科(Cypinidae)白甲魚屬(Onychostoma),主要分布于長江水系的干流及支流,具有半洄游習性,屬底棲魚類,為長江流域土著名優經濟魚類之一[6],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頗受消費者的喜愛[7]。目前,有關白甲魚生化遺傳方面的研究較少,主要集中于生物學特性及繁育養殖技術等方面,而關于其同工酶表達方面的研究尚未見報道。本研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膠垂直平板電泳,對白甲魚6種組織中的乳酸脫氫酶、酯酶和蘋果酸脫氫酶3種同工酶進行了電泳分析,旨在為進一步研究白甲魚的遺傳特性、種質鑒別及生物進化等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并為其人工選種和定向育種提供生化遺傳學指標。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實驗魚 實驗用白甲魚來源于嘉陵江、沱江以及人工飼養的魚種,選擇符合白甲魚生物學性狀、體格健壯、體表無傷的大規格魚種共90尾,平均體長(17.9±1.1) cm,平均體重(127.8±27.1) g。
1.1.2 儀器與試劑 玻璃研磨器;YP202N型電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FA2004型電子天平(上海舜宇恒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GL20-B型高速冷凍離心機(中國科學院武漢科學儀器廠);DYY-10C型穩壓穩流電泳儀(北京市六一儀器廠);-20 ℃低溫冰箱;LRH-250-Z型生化培養箱(廣東省醫療器械廠)等。
30%丙烯酰胺;N,N′—甲叉雙丙烯酰胺;過硫酸銨;四甲基乙二胺;三羥甲基氨基甲烷等。
1.2 方法
1.2.1 樣品制備 首先將活魚鰓弓基部剪斷于水中放血,置于冰上解剖,取出腦、眼、心臟、肝臟、腎臟和肌肉6種組織,用冰凍無菌蒸餾水沖洗以除去組織血污,然后用濾紙輕輕吸去多余水分。分別取上述6種組織稱重后,按1∶3的比例(質量體積比)加入0.1 mol/L pH 7.0的磷酸鹽緩沖液(用時稀釋10倍),并置于玻璃勻漿器中冰浴勻漿。得到的勻漿于4 ℃冰箱內靜置1 h后進行分離,將勻漿液轉入離心管,按2∶1的體積比加入氯仿以去除脂類雜質,振蕩混勻后4 ℃放置10 min,15 000 r/min 4 ℃低溫離心30 min,取上清液于新離心管中,即為提取的同工酶樣品。按1∶1的體積比加入丙三醇,置-20 ℃冰箱中保存備用。
1.2.2 電泳 采用7.5%的聚丙烯酰胺凝膠垂直平板電泳法(PAGE)分析,濃縮膠濃度為5%。電極緩沖液為Tris-甘氨酸溶液(pH 8.3)。
電泳分為預電泳和電泳兩個步驟。預電泳時在電泳槽的上下槽中加入電極緩沖液,插上電極,接通電源,在4 ℃、50 V的電壓下預電泳30 min;按樣品與指示劑(20%的蔗糖溶液加適量的溴酚藍)1∶1的體積比點樣,點樣后將電壓升高至100 V繼續電泳,直至接近液面時停止電泳。
1.2.3 染色和固定 乳酸脫氫酶同工酶、酯酶同工酶及蘋果酸脫氫酶同工酶的染色方法參照文獻[8-10]的方法略作修改。染色液現用現配且要過濾。電泳結束后將凝膠小心地取下,于37 ℃染色液中避光染色,直至酶帶呈現的比較清晰。顯色完成后用7%的冰醋酸溶液固定,數碼相機拍照。
1.2.4 同工酶的命名 同工酶的命名以同工酶縮寫名稱代表酶蛋白,按電泳遷移率的順序依次命名[11]。乳酸脫氫酶以A、B、C表示;酯酶和蘋果酸脫氫酶以1,2,3……依次表示陽極到陰極各遷移位點。
2 結果與分析
2.1 乳酸脫氫酶(LDH)
白甲魚6種組織中LDH同工酶酶帶的組成及活性均有所不同,表現出比較明顯的組織特異性。肝臟的酶帶比較豐富,多達7條,陰極端顯現出Ldh-C條帶;腦有6條酶帶;眼、心臟和腎臟都表現為5條典型的酶帶,但是活性不同;肌肉最少,為4條酶帶(圖1)。Ldh-AB3和Ldh-B4在腦、眼、心臟和腎臟中優勢表達,活性較強;肝臟次之;肌肉最弱。Ldh-A4和Ldh-A3B在腎臟和肌肉中優勢表達;心臟和肝臟中活性次之;眼相對較弱;腦最弱。Ldh-A2B2在肝臟和肌肉中缺失。此外,Ldh-A2B2在腦中具有一條附帶,肝臟的陽極端也出現2條附帶。附帶可能是LDH同工酶復等位基因表達或合成后酶亞基修飾的結果。
2.2 酯酶(EST)
白甲魚EST同工酶酶帶條數在6種組織中存在差異,可檢測到共10條酶帶(圖2)。腦和肝臟多達7條酶帶,腎臟有5條,心臟有4條,眼和肌肉最少,為2條。EST同工酶在6種組織中均表現出一定的活性,但是活性均不相同。除了眼和肌肉外,其他組織中的EST酶活性均較強。腦、心臟、肝臟、腎臟和肌肉中有共同的酶帶如EST-8和EST-9,但在各組織中表現出明顯的組織特異性。EST同工酶酶譜可明顯分為3個區域,說明白甲魚的EST同工酶可能至少有3個基因位點。在L1區,眼和肌肉缺失EST-10,且EST-9在心臟、肝臟和腎臟中的活性最強,腦次之,眼和肌肉最弱。在L2區,眼缺失EST-7和EST-8兩條帶,肌肉缺失EST-7;EST-7和EST-8在肝臟和腎臟中的活性均較強,心臟次之,腦相對較弱。在L3區組織特異性最明顯,腦和肝臟都有3條酶帶,腦中表達EST-3、EST-4和EST-5;肝臟中表達EST-1、EST-3和EST-6;眼和腎臟各有1條酶帶,分別為EST-4和EST-2;心臟和肌肉中未檢測到酶帶。
2.3 蘋果酸脫氫酶(MDH)
MDH同工酶是一種二聚體,存在上清液型(s-MDH)和線粒體型(m-MDH)2種。白甲魚的MDH同工酶具有較為明顯的組織特異性。腦、眼、心臟和肌肉中2種類型的MDH都存在,而肝臟和腎臟中只有s-MDH(圖3)。MDH-1和MDH-7在眼睛中特異性表達,MDH-5在腦中特異性表達。MDH-2和MDH-3在心臟、肝臟和腎臟中優勢表達,在眼中的活性次之,在肌肉中的活性最弱;其中MDH-2也在腦中優勢表達,但腦缺失MDH-3。
3 討論
魚類同工酶的組織特異性強[7],對白甲魚3種同工酶的初步研究表明,白甲魚的6種組織中存在著比較豐富的酶系統,并且在酶帶的組成和活性上表現出比較明顯的組織特異性,可能與所在的組織或器官的生理功能相關。
3.1 LDH同工酶組織特異性分析
LDH同工酶為四聚體蛋白,是目前研究的比較深入的一種同工酶。魚類的LDH為四聚體酶,大多由A、B、C 3個位點控制[12],分別編碼A、B、C 3種亞基。在通常情況下由A、B兩個基因編碼產生2種亞基組成5種四聚體結構[13,14]。A、B亞基在大多數組織中均存在,C亞基僅存在于特定的組織如肝臟[15]。白甲魚LDH同工酶組織特異性較明顯,可能與不同組織的生理功能相關,如Ldh-A4在肌肉中優勢表達,在無氧條件下能將糖酵解產生的丙酮酸還原為乳酸,維持機體的能量需要;Ldh-B4可以使還原型輔酶I高效地氧化呼吸,其在心臟中優勢表達,是有氧代謝的必要條件[7]。白甲魚的肝臟中LDH同工酶酶帶高達7條,在陰極端顯現出Ldh-C條帶。Ldh-C基因僅在白甲魚肝臟中特異性表達,可能是與代謝旺盛的肝臟相適應。白甲魚行動比較活躍,大多棲息于水流較湍急,底質多礫石的江段[6],因此需要大量的能量,Ldh-C基因的出現,與其生活特性相適應。
3.2 EST同工酶組織特異性分析
魚類的EST同工酶比較復雜,一般認為是單體,由多個位點編碼[16,17]。白甲魚EST同工酶酶譜較復雜,6種組織中均表現出一定的EST酶活性,但各組織中的活性有所差異。除了眼睛和肌肉外,其他組織中的酶活性均較強,其中肝臟中的活性最強,在L1、L2、L3三個區域中均有表達,尤其是在L3區,肝臟具有特異性條帶EST-1和EST-6;腦也有特異條帶EST-5以及腎臟有特異性條帶EST-2。在L1和L2區,心臟、肝臟和腎臟酶帶顏色較深,表明其EST酶活性較強。眼和肌肉在三個區域均有條帶缺失,表明其EST酶活性相對最弱。白甲魚EST同工酶表現出比較明顯的組織特異性,可能與各組織的生理功能有密切聯系。EST同工酶是催化酯類化合物水解進入中間代謝的重要水解酶酶系,在細胞內執行最基本的生理功能[11],在維持細胞正常的能量代謝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心臟含有大量的線粒體,為維持機體的血液循環和其他代謝活動提供能量。白甲魚比較活躍,能量需求大,與其功能相適應,因而EST同工酶在心臟中活性比較強。除了維持細胞正常的能量代謝外,EST同工酶還能水解大量的非生理存在的酯類化合物,可能與其參與機體的解毒作用密切相關[12]。EST同工酶在肝臟中酶帶數量最多,表達活性也較強,與其功能相適應。肝臟是機體最大的毒物清除器官,物質代謝活躍,因此EST同工酶在肝臟中較強表達。在腦中的條帶也最多,表明其EST酶活性較強,可能與腦細胞活躍的能量代謝有關。
3.3 MDH同工酶組織特異性分析
硬骨魚類的MDH為二聚體,存在s-MDH和m-MDH兩種類型,均是由2個基因編碼的二聚體[7]。白甲魚的腦、眼和肌肉的s-MDH均表達為3條酶帶,m-MDH為1條酶帶;心臟、肝臟和腎臟的s-MDH均表達為2條酶帶,其中肝臟和腎臟的m-MDH不表達。白甲魚各組織兩種類型的MDH分別檢測出1~3條酶帶,與理論上二聚體兩個基因編碼最多形成3條酶帶相符,因此其MDH同工酶也符合典型的二聚體結構。白甲魚的MDH同工酶具有組織特異性,腦、眼、心臟和肌肉中存在兩種類型的MDH,肝臟和腎臟中缺失m-MDH;s-MDH在心臟、肝臟、腎臟中的活性較強,腦的活性次之,其次是眼,肌肉的活性最弱。白甲魚是一種生活于江河流水水體中的魚類,各組織中都有較高的MDH同工酶活性,可能與其生存的生態環境相適應。
3.4 白甲魚同工酶組織特異性原因探析
通過對白甲魚不同組織同工酶的初步研究表明,白甲魚6種組織中的3種同工酶存在不同程度的組織差異,主要表現在酶譜條帶的多少以及酶譜條帶的強弱兩個方面。以LDH同工酶和EST同工酶為例,白甲魚肝臟中的LDH同工酶條帶數最多,達到了7條;而肌肉的條帶數則少于5條,但是Ldh-A4和Ldh-A3B在肌肉中酶譜條帶染色最深,優勢表達。肝臟和肌肉兩種組織都缺失Ldh-A2B2條帶。白甲魚的腦、心臟、肝臟、腎臟的EST同工酶在L1區和L2區的酶譜相似;但是在L3區,腦臟和肝臟都有3條酶帶且活性都較強;腎臟有1條酶帶且活性較弱。這些差異的產生,可能是由于不同組織中編碼同工酶位點的基因沒有同時表達,造成組織之間酶譜條帶數量不同。再者,即使這些基因同時表達但活性強弱表達程度不同,或者表達后由于各組織執行不同的生理功能,也會造成酶譜條帶強弱的差異[18]。
參考文獻:
[1] 胡能書,萬賢國.同工酶技術及其應用[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
[2] 彭仁海,張國強,盧全偉. 興國紅鯉同工酶的研究[J]. 安陽工學院學報,2006(2):29-32.
[3] 王宏偉,王安利,王維娜,等. 魚類同工酶研究進展[J]. 動物學報,2001,47(S1):101-105.
[4] 吳力釗,王祖熊. 草魚同工酶發育遺傳學研究 Ⅱ. 早期發育過程中的同工酶分析[J]. 遺傳學報,1987,14(5):387-394.
[5] 段 彪,劉鴻艷. 細鱗裂腹魚同工酶組織特異性研究[J]. 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2(6):27-30.
[6] 陳先均,周 劍,李孟均. 白甲魚生物學特征與繁殖技術初探[J]. 江蘇農業科學,2008(6):222-223.
[7] 丁瑞華. 四川魚類志[M]. 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
[8] 張慶朝,王 慧,秦孜娟,等. 魚類乳酸脫氫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技術研究[J]. 生物技術,1994,4(5):38-40.
[9] 趙 贛,錢 芳,曹永長,等. 酯酶同工酶的一種新染色法的初步研究[J]. 江西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24(3):380-382.
[10] 趙 贛,張守全,林武源,等. 一種新的蘋果酸脫氫酶同工酶染色法[J]. 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00,22(4):589-590.
[11] 羅莉中,王春元. 金魚(Carassius auratus L.)同工酶的發生遺傳學研究 Ⅱ. 金魚胚胎發育不同時期乳酸脫氫酶同工酶分析[J]. 遺傳學報,1984(6):487-493.
[12] 周健博,李明云. 光唇魚不同組織的同工酶譜[J]. 水產科學,2010,29(4):229-231.
[13] MARKERT C L,FAULHABER I. Lactate dehydrogenase isozyme patterns of fish[J]. J Exp Zool, 1965,159(3):319-332.
[14] 張忠興. 魚類遺傳與育種[M]. 北京:農業出版社,1988.
[15] 薛國雄,官 平,張燕生,等. 草魚LDH同工酶比較酶學和免疫化學性質[J]. 水產學報,1992,16(4):357-363.
[16] 熊全沫,夏盛林. 中國胭脂魚同工酶的研究[J]. 動物學報,1985,31(1):20-27.
[17] BECKMAN L,JOHNSON F M. Esterase variations in drosophila melanogaster[J]. Hereditas,1964,51(2-3):212-220.
[18] 易健華,曾治義,郝廣勤. 羅非魚與鰱乳酸脫氫酶及酯酶同工酶的電泳研究[J]. 淡水漁業,1982(6):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