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了不同種植季節對雜交晚稻晚秈98稻米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不同種植季節間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膠稠度均無顯著差異,但長寬比、堊白粒率、堊白度及直鏈淀粉含量均存在顯著差異。以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種的稻米品質最優,蛋白質含量較高。該研究可以為確定晚秈98的合理播種期提供參考。
關鍵詞:雜交晚稻;播種期;稻米品質;影響
中圖分類號:S511.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1)23-4953-02
Effects of Planting Seasons on Rice Quality of Wanxian 98
YANG Jie1a,HUANG Ling2,LIU Liang-jun1b,YAN Wei1a
(1.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Institute of Quality Standards and Testing Technology for Agro-Products; b.Institute of Food Corps, Wuhan 430064, China; 2. Wuhan Jinfengshou Seed Limited Company, Wuhan 430070, China)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lanting seasons on rice quality of hybrid late rice of Wanxian 98 were studied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detected in brown rice rate, milled rice rate and gel consistency, bu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ength/width, chalky grain rate, chalkiness whiteness and amylose content during different planting seasons. The rice that was planted between late May and early June had better quality and higher protein content. The results might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reasonable planting period of Wanxian 98.
Key words: hybrid late rice; sowing date; rice quality; effect
據研究表明,不同收獲期及種植期對稻米的品質有一定的影響[1-3]。程建峰等[4]發現,收獲季節對大米外觀品質影響不大,但可改變膠稠度和蛋白質含量。不同種植期對稻米品質有一定影響,但具體影響稻米品質的哪些指標以及影響的程度鮮有報道。本試驗以國標一級優質稻品種晚秈98為研究材料,進行了不同種植期對其稻米品質的影響試驗,旨在為生產上選擇合適的種植期以提高雜交晚稻的稻米品質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設計
以晚秈98為材料,分5期播種:2010年4月15日、4月30日、5月15日、5月30日、6月15日。秧齡28~30 d,在同一田塊種植,每播期種植200 m2,每期的田間管理一致。在每期的成熟期、成熟期前5 d和成熟期后5 d取樣,共15個樣本,分別脫粒、曬干進行品質分析。試驗設計見表1。
1.2 檢測方法
米質檢測依據國標GB/T 17891-1999《優質稻谷》和農業部標準NY/T 593-2002《食用稻品種品質》進行;對各米樣米質定級參照文獻[5]進行。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種植季節晚秈98稻米品質評價
檢測了參試品種的出糙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堊白粒率、堊白度、直鏈淀粉含量、膠稠度、粒長、粒型、透明度、堿消值、水分、蛋白質等13項指標,并對其中的主要指標進行了等級評定。檢測結果見表2。
2.2 不同種植季節對晚秈98加工品質的影響
對不同種植季節晚秈98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的平均值進行比較,結果見圖1。隨著播種季節的推遲,晚秈98的出糙率、精米率呈上升趨勢,但整精米率在5月下旬達最高后略有下降,總體而言無顯著差異。
2.3 不同種植季節對晚秈98外觀品質的影響
由圖2可知,不同種植季節對晚秈98的外觀品質有較顯著的影響,隨著播種季節的推遲,晚秈98粒長逐漸增長、顆粒飽滿,堊白粒率和堊白度降低明顯,而以5月下旬的外觀品質為最優。
2.4 不同種植季節對晚秈98食味品質的影響
對不同種植季節晚秈98的直鏈淀粉含量、膠稠度、堿消值等食味品質進行了分析。由圖3可看出,5月中旬以后種植的晚秈98直鏈淀粉含量、膠稠度均達到國家優質稻標準,而以6月15日種植,10月20日收割的稻米品質最優,達國標一級米標準。
2.5 不同種植期對晚秈98蛋白質含量的影響
不同種植期晚秈98的蛋白質含量測定結果見表2。在成熟期后采樣蛋白質含量較成熟期前的樣品高,表明過早收獲會降低稻米蛋白質含量,影響稻米的營養價值。
3 小結與討論
相關研究表明,種植季節對大米粒形的影響不大,但可改變堊白度大小和透明度[6]。王守海等[7]以7個常規早秈品種為材料進行了分期播種試驗,結果顯示,灌漿成熟期溫度3指標(日均氣溫、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對整精米率的直接通徑系數最大。本試驗結果表明,不同的種植期對晚秈98的稻米品質存在顯著影響,隨著種植季節的推遲,稻米品質有變優的趨勢。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抽穗揚花至灌漿成熟正處高溫季節,影響了稻米品質[8],堊白粒率、堊白度、直連淀粉含量等指標均未達到國標優質米標準,5月中旬以后播種的稻米品質可達國標一至三級優質米標準。因此,適當推遲播期可以提高晚秈98稻米品質,5月下旬至6月上旬是晚秈98的最佳種植季節。
參考文獻:
[1] 褚旭東,石 軍,王 志,等.不同播期對15個秈稻品種稻米品質的影響[J]. 陜西農業科學,2010(1):9-11.
[2] 林 青,黃國勤. 耕作栽培措施對稻米品質的影響及其研究進展[J].中國農學通報,2011,27(5):6-9.
[3] 李德順,劉 芳,張英杰. 稻米品質評價及其影響因素[J]. 山東農業科學,2010(6):57-59.
[4] 程建峰,潘曉云,劉宜柏.收獲期對雜交早稻品質的影響[J]. 江西農業科學,2001,13(2):31-35.
[5] GB/T 17891-1999,優質稻谷標準[S].
[6] 唐湘如,余鐵橋.灌漿成熟期溫度對稻米品質及有關生理生化特性的影響[J].湖南農學院學報,1991,17(1):1-9.
[7] 王守海,李澤宮,吳李君.灌漿成熟期氣候條件對早秈稻米加工品質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1990(4):293-297.
[8] 袁隆平. 雜交水稻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 24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