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使用簡化改良的CTAB法抽提茶樹(Camellia sinensis)鮮葉DNA,通過電泳和PCR檢測所提取DNA的質(zhì)量。實驗結(jié)果表明,改良的CTAB法提取茶樹DNA,步驟減少、抽提過程簡單、時間短、效率高,用嫩葉和成熟葉均能抽提出高質(zhì)量的DNA。
關鍵詞:茶樹(Camellia sinensis);DNA快速抽提;CTAB法;鮮葉保存
中圖分類號:S571.1;Q5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1)23-4962-03
A Simple and Rapid DNA Extraction Method of Tea
CHEN Zhi-hui,ZHONG Qiu-sheng,LIN Zheng-he,YOU Xiao-mei,CHEN Chang-song
( Tea Research Institute of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Fuan 355000,Fujian,China)
Abstract: CTAB method was simplified and meliorated to extract genome DNA from tea leaves, and the product was examined by electrophoresis and PCR. Results showed that preservation time of branches in water had no obvious effect on the quality of DNA extracted. The modified CTAB method was simple and fast as DNA with high quality could be obtained not only from tender leaves but also from mature and old leaves.
Key words: tea(Camellia sinensis); DNA rapid extraction; CTAB method; preservation of fresh leaves
茶樹(Camellia sinensis)DNA抽提技術(shù)是茶樹分子生物學研究的基礎[1-3],茶樹富含多酚和多糖等多種次生代謝物質(zhì),使得提取高質(zhì)量的DNA較為困難。目前茶樹DNA抽提基本參考其他植物的抽提方法,主要有SDS法[4,5]、CTAB法[6-9]等,這些方法對樣品保存條件要求較為苛刻,常見的保存條件有冰塊、超低溫、液氮或硅膠脫水干燥等,葉片研磨要求放在冰上或者用液氮研磨,抽提步驟復雜,使用試劑多,抽提時間長[7-12]。此外,在野外采樣時使用冰塊、液氮或超低溫保存樣品不太現(xiàn)實,增加了后續(xù)DNA提取的難度。本實驗采用枝梢保鮮法保存樣品,同時簡化和改良CTAB法抽提DNA的步驟,抽提過程簡單,時間縮短,并能獲得高質(zhì)量的DNA,可有效解決樣品運輸保存和抽提中遇到的問題。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及保存方法
國家級茶樹品種丹桂(Camellia sinensis cv. Dangui)和鐵觀音(Camellia sinensis cv. Tieguanyin)采自福建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2號山茶園,春茶采摘后修剪長出的1芽5葉新梢。取樣時每個樣品保存1根枝梢,直接在枝條或葉片上用油性記號筆編號,捆綁成束,在枝條剪口處用濕紙或濕棉花包裹保濕,再裝于合適大小的容器中,容器上扎些小孔通氣,樣品帶回實驗室后解開捆綁的枝梢插入水中,長期保存最好每2~3 d換一次清水,枝梢保存2個月仍然鮮活。分別以不同品種的嫩葉、不同葉位的鮮葉以及在水中保存不同時間的枝梢上的葉片為材料,提取茶樹基因組DNA。
1.2 CTAB法抽提茶樹基因組DNA
①從枝梢上剪取少量茶樹鮮葉(0.5 cm2),加0.8 mL 1.5×CTAB[15 g/L CTAB+75 mmol/L Tris-HCl (pH 8.0)+15 mmol/L EDTA+61.4 g/L NaCl]研磨成糊狀,裝入1.5 mL離心管中(若不馬上抽提可以放入-20 ℃冰箱保存);②放入65 ℃水浴鍋中保溫15 min;③加入等體積的氯仿/異戊醇(體積比為24∶1),放在搖床上輕搖10 min,再于10 000 r/min離心5 min;④吸上清液到另一個新離心管中,加入2倍上清液體積的95%乙醇,上下顛倒數(shù)次混勻后放入-20 ℃冰箱沉淀DNA 15 min;⑤12 000 r/min離心5min,棄上清液;⑥所得DNA沉淀吹干后加300 μL ddH2O溶解,重復步驟③~⑤,以去除雜質(zhì),提高DNA提取質(zhì)量;⑦加1 mL 70%乙醇上下顛倒數(shù)次,離心后倒出乙醇,吹干離心管,加入100 μL TE或ddH2O溶解,-20 ℃冰箱保存?zhèn)溆谩?/p>
1.3 基因組DNA電泳檢測
1%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提取的茶樹基因組DNA,180 V電泳30 min后EB染色,在凝膠成像系統(tǒng)中拍照保存。
1.4 PCR反應
PCR反應體系為20 μL,包括模板DNA 1 μL,1×PCR Buffer,2 mmol/L dNTPs 1.5 μL,25 mmol/L MgCl2 1.2 μL,10 μmol/L引物1 μL, 1 U Taq DNA polymerase,加ddH2O至20 μL。所用引物為RAPD隨機引物,序列為5′-GGAGGGTGTT-3′。RAPD擴增程序為:94 ℃預變性5 min;94 ℃變性30 s,38 ℃退火50 s,72 ℃延伸90 s,共35個循環(huán);72 ℃延伸7 min。PCR產(chǎn)物檢測方法與基因組DNA檢測相同。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以茶樹嫩芽為材料抽提DNA
取保存的丹桂、鐵觀音茶樹枝梢頂芽為材料,用上述簡化的CTAB法抽提DNA,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顯示兩個樣品提取的DNA條帶清晰、亮度均一(圖1);PCR擴增結(jié)果顯示RAPD隨機引物在兩個茶樹品種的基因組DNA中均能得到條帶清晰的擴增產(chǎn)物(圖2),說明用該方法抽提的DNA質(zhì)量較好,可以用于PCR反應。
2.2 不同葉位的鮮葉為材料抽提DNA
以丹桂品種同一枝梢不同葉位的鮮葉為材料抽提DNA,檢測不同成熟度葉片對DNA抽提效果的影響。所用材料有頂芽、枝梢倒1葉、倒2葉、倒3葉、倒4葉。瓊脂糖凝膠電泳顯示5份材料抽提的DNA都有清晰的主帶(圖3),PCR擴增產(chǎn)物均有清晰且亮度均一的條帶(圖4),可見不同葉位鮮葉抽提的DNA質(zhì)量差別不大,說明幼嫩組織和成熟葉片都可以用于抽提DNA。
2.3 保存不同天數(shù)的枝梢鮮葉為材料抽提DNA
把茶樹枝梢插在水中,每2~3 d換一次清水,可以在水中保存(生長)2個月仍然保持鮮活,分別以水中保存1、5、10、20 d的丹桂枝條葉片為材料抽提DNA,瓊脂糖凝膠電泳(圖5)和PCR擴增(圖6)結(jié)果顯示從不同保存天數(shù)的葉片中提取的基因組DNA質(zhì)量沒有明顯差異,均可用于PCR反應。
3 討論
3.1 枝梢保鮮法可有效保存茶樹鮮葉
在野外采集茶樹樣品時,如何保存鮮樣是一個難題,使用冰塊或液氮低溫保存受到實驗條件和保存時間的限制,使用干燥保存又易增加后期提取的難度。本實驗采用枝梢保鮮法保存樣品,把枝梢切下后切口保濕處理,帶回實驗室插在水中保存(生長),每2~3 d換一次清水,2個月葉片仍然鮮活,以保存20 d的枝條葉片為材料,提取的DNA質(zhì)量仍較好,可用于后期PCR擴增反應,可見該方法可用于野外采集樣品的保存。
3.2 不同成熟度的茶樹葉片均可抽提出高質(zhì)量的DNA
大多數(shù)的文獻報道[12-14]都偏向于用幼嫩芽葉為抽提DNA的材料,可能是其含DNA較多,但取樣往往受到季節(jié)和生長時期的限制,而且幼嫩芽葉容易枯死不易保存,本實驗以不同葉位的鮮葉為材料,提取到的DNA質(zhì)量較高,可用于后續(xù)實驗,可見成熟葉也能抽提出高質(zhì)量的DNA,這更方便茶樹DNA樣品采集。
3.3 簡化DNA抽提步驟
已報道的茶樹DNA抽提方法都很復雜,使用的試劑較多,步驟繁瑣,同時要求液氮研磨,或者在冰上操作,整個過程歷時長,工作量大。本實驗改良了CTAB提取法,實驗材料直接在室溫研磨,不需使用液氮或者在冰上操作,減少了添加提取液(由葡萄糖、PVP、β-巰基乙醇配成)、飽和酚以及RNase A、NaAc等的步驟,所需時間縮短,提取效率高,并能獲得高質(zhì)量的DNA。提取過程中對DNA進行了一次純化,實際操作中也可以不純化,通過稀釋DNA模板濃度減少雜質(zhì)對PCR反應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唐玉海,郭春芳,游小妹,等. DNA分子標記在茶樹種質(zhì)資源鑒定中的應用[J]. 茶葉科學技術(shù),2007(1):15-18.
[2] 劉 振,趙 洋,楊 陽. 分子標記技術(shù)在茶樹資源與育種中的研究進展[J]. 茶葉通訊,2009,36(3):30-33.
[3] 陳志輝. 分子標記技術(shù)在茶樹研究中的應用[J]. 福建茶葉,2004(3):22-24.
[4] 譚和平,余桂容,徐利遠,等. 茶樹基因組DNA提純與RAPD反應系統(tǒng)建立[J]. 西南農(nóng)業(yè)學報,2001,14(1):99-101.
[5] 羅軍武,沈程文. 茶樹基因組 DNA 提取純化技術(shù)研究[J]. 茶葉通訊,2002(4):20-24.
[6] 高 峻,蔡 新,許明輝. 云南茶樹DNA提取和RAPD分子標記初探[J]. 云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0,15(2):126-128.
[7] 唐玉海,郭春芳,張木清. 一種提取茶樹基因組DNA的方法——改良的CTAB法[J]. 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7(1):99-101.
[8] 郭玉瓊,孫 云,賴鐘雄,等. 一種新的茶樹DNA提取方法——LiCl沉淀法[J]. 福建茶葉,2005(4):15-16.
[9] LIU B Y,SUN X M,WANG Y G,et al. DNA exration and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green tea[J]. Agricultural Science Technology,2010,11(11-12):98-102.
[10] 黃建安,黃意歡,羅軍武,等. 鮮葉保存方法對茶樹基因組DNA提取效果的影響[J]. 生命科學研究,2003,7(4):360-364.
[11] 游小妹,林鄭和,陳常頌,等. 茶樹基因組DNA提取方法的研究[J]. 江西農(nóng)業(yè)學報,2008,20(2):34-37.
[12] 邢建宏,劉希華,龐鑠權(quán),等. 雷公藤葉片基因組DNA不同提取方法比較[J].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0,38(11):5553-5555.
[13] 黃建安,黃意歡,羅軍武,等. 茶樹基因組DNA的高效提取方法[J]. 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29(5):402-407.
[14] 丁 洲,席 瑤,許國輝. 不同方法提取龍井43茶樹葉片和茶籽中的DNA[J]. 安徽農(nóng)學通報,2008,14(10):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