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11月25日中工網報道,大連市總參與社會管理始終把握協調勞動關系這條主線,通過建立“職工利益訴求代理”等制度,將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層。2006年,該市總工會建立起“職工利益訴求代理制度”,構筑起4級訴求代理網絡,即職工有利益訴求由各級工會“代為上訪”解決。2006年以來,共代理解決職工重大、復雜訴求1000多件,排除勞動爭議隱患1700多件,在促進社會和諧、維護職工權益中發揮了工會組織的重要作用。
一提起上訪,基層干部便立即警覺起來。由于某些矛盾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化解,致使上訪甚至越級上訪事件在某些地方居高不下,有的地方不得不派專人截訪,干群關系極為緊張,致使地方形象屢屢受損。
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勞動關系也隨之日趨復雜化,出現了如下一些突出問題:職工報酬得不到合理解決,侵害職工權益的事件時有發生;在享受社保制度上,職工還存在后顧之憂;勞動安全衛生得不到有效保障;職工家庭存在具體的生活困難……
必須看到,職工合理的利益訴求如不能得到很好的重視,相關問題無法得到及時解決,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職工的情緒,為和諧社會的創建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因此,作為職工娘家人的工會組織,在協調勞動關系上要做到主動介入,實現調處矛盾關口前移,有效避免勞動關系矛盾的蔓延、升級和轉化。
大連市通過建立“職工利益訴求代理”等制度,將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層,是工會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是維護職工隊伍和社會政治穩定、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是為黨政分憂、為職工解難的重要載體,是密切與廣大職工群眾的聯系、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重要途徑,是轉變工會領導機關工作作風、直接為職工辦事的重要內容。
構建和諧的社會關系,需要工會組織審時度勢,從戰略和發展的眼光出發,創新工作機制。“職工利益訴求代理”制度,具有便民性、親和性、低耗性的特征,一方面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充分發揮工會的功能和作用開辟了新的途徑。工會組織代理職工訴求,以橋梁和紐帶的身份介入到兩者之間,更容易促使勞資之間的沖突以理性、科學、依法的方式予以化解。另一方面也為化解職工群體利益矛盾、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增添了強勁的動力。愿大連的這一好制度能在我國星火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