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經(jīng)獻血就暈,卻勇敢地登記成為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
第一次捐獻造血干細胞,她由于自身體質原因經(jīng)受了嚴峻的考驗。
然而,當患者再次發(fā)出“緊急呼救”,她艱難地做通家人的工作,成為山東省首位二次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又一次為遠在千里之外的“蘇州妹子”點燃生命的希望。
今年37歲的呂明玉,是國家電網(wǎng)威海文登市電業(yè)總公司的一名普通職工。面對社會各界的贊譽,呂明玉恬然一笑:“受一點皮肉之苦救人一命,本身就是莫大的幸福,如果有機會,相信許多人也會去做。”
首次捐獻經(jīng)受考驗
8年前,呂明玉經(jīng)歷了人生第一次也是目前唯一的一次獻血。
“血獻到中途,人就暈了。打那以后,就再也沒敢獻過血?!眳蚊饔裾f。但去年5月,當文登市紅十字會招募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時,呂明玉還是勇敢地報了名。
今年春天,經(jīng)過配對檢測,她與一名蘇州的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成為文登市首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4月12日上午,濟南,山東省立醫(yī)院。呂明玉開始了平生第一次造血干細胞捐獻。這一天也正好是呂明玉的生日。
“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與患者配型成功的幾率僅有幾十萬分之一,選擇這樣一種方式過生日,既是一種緣分,也是一份幸運?!眳蚊饔裾f。
手術臺上,銀色的針頭插入?yún)蚊饔窭w細的胳膊,通過一根導管將滾燙的熱血導入分離機進行造血干細胞采集,然后血液經(jīng)過另一端的導管重新回到人體。經(jīng)過5個小時、11個循環(huán)的采集,110毫升造血干細跑混懸液于當天從濟南送往蘇州,隨即注入患者體內。
陪同呂明玉的文登市紅十字會業(yè)務部主任姜永生說:“整個采集過程相當于呂明玉身體內的全部血液進行了三次體外循環(huán)。她躺在手術臺上幾乎一動也不能動,看得出她在強忍著……”
呂明玉說:“第一次手術結束后,我的反應比較重,后來才慢慢調整過來?!?/p>
艱難說服二次捐獻
時隔不到半年。9月29日,呂明玉一家正盤算“十一”長假的出行計劃時,來自文登市紅十字會的一個電話打亂了出行計劃。由于蘇州患者免疫力突然下降,生命告急,急需她再次捐獻淋巴細胞。
身體恢復不久的呂明玉,經(jīng)過慎重考慮后,決定再次捐獻。“時間不等人,救人救到底。如果我不去,她的生命可能就沒有希望了,我也會終生遺憾的。”
然而,這一次,呂明玉沒有想到的是,來自家庭的“反對聲”竟如此強烈和一致。
因為愛,所以“反對”——最難過的是丈夫這一關?!翱吹剿谝淮尉璜I的前前后后,真不希望她再捐了。為此我們沒少吵過嘴。情急之下,我甚至說出了再捐就離婚的氣話。”呂明玉的丈夫劉忠威感慨地說。
出行計劃擱淺了?!笆弧逼咛旒?,呂明玉一家開了七天“家庭會議”,最終家人“妥協(xié)”了。
10月8日一早上班,呂明玉撥通了文登市紅十字會的電話,同意再次捐獻。
10月27日上午,文登市委宣傳部、團市委、市婦聯(lián)等部門和國家電網(wǎng)威海文登市電業(yè)總公司為呂明玉舉行歡送儀式,儀式結束后,文登市電業(yè)總公司派出專人專車,護送呂明玉一家奔赴濟南。
一路上,幾乎所有的家人都在為呂明玉擔心,只有呂明玉5歲的女兒茸茸無憂無慮地說:“媽媽,你又要去救那個阿姨了,你真棒!”
蘇州來信愛傳魯蘇
10月28日,依然是在山東省立醫(yī)院。經(jīng)過大約4個半小時的采集,呂明玉完成了她生命中的第二次造血干細胞捐獻。“和上次一樣,開始沒有什么反應,1個多小時以后,反應開始出現(xiàn)……”走下手術臺的呂明玉說。
11月初,呂明玉正在家中休養(yǎng),一封從蘇州輾轉濟南、威海的來信和一條江南水鄉(xiāng)特色的綢緞絲巾飄到了她的身邊。寫信的正是兩次接受呂明玉捐獻的蘇州患者。
盡管素未謀面,但長達四頁的來信中,受捐者真誠的感激與感動,讓堅強的呂明玉數(shù)次哽咽。
蘇州患者在信中寫道:“我是一名普通的水利工人,今年34歲,有一個女兒,今年8歲,剛上一年級。老公也是一名普通的工人,父母退休在家,一家人過著安寧和諧的生活?!痹谌ツ?月不幸查出白血病后,“猶如晴天霹靂,全家人都嚇呆了,恐懼、害怕一直籠罩著我,整天躲在被子里哭”。
幸運的是,“經(jīng)過四次化療后,從中華骨髓庫傳來好消息,配型成功啦!”蘇州患者寫道,“我重新看到了生的希望,我的孩子有媽媽了,我的媽媽有孩子了,活著真好,身邊的一草一木,連空氣都那么美好”。
五個月后病情復發(fā),蘇州患者曾一度準備放棄,但呂明玉的勇敢大愛再次挽救了她。
“今天你為了救我,又一次捐獻了淋巴細胞。姐,你真是太偉大了?,F(xiàn)在你就是我的親姐姐了,我們已經(jīng)有割不斷的血脈相連了。”呂明玉說,這封信她讀了好幾遍,盡管自己的身體仍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但每次讀到這里,她都感到分外溫暖和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