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業產業化是新型工業化戰略的重要內容。主要探討唐山市農業產業化發展狀況。首先,分析了唐山市農業產業化發展現狀。其次,總結了唐山市農業產業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最后,提出了唐山市農業產業化發展策略。
關鍵詞:農業產業化 新型工業化 唐山
中圖分類號:F26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30-0202-02
新型工業化下的農業產業化強調工業化與農業產業化的有效融合。工業化的發展可以提升農業裝備水平和農產品加工技術水平,集聚資金反哺農業,為農業產業化提供載體和發展空間,為農村勞動力轉移提供機會,以帶動農業產業化發展。同時,農業產業化為工業化提供原材料、市場空間、生產要素。2011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也是轉方式、調結構推動唐山市經濟由回升向好向平穩增長過渡的關鍵一年,如何實現新型工業化下農業產業化的持續向好發展,將對于唐山市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唐山市農業產業化發展現狀
1.產業化經營水平明顯提高。2010年完成農業總產值658.9億元,比“十五”末增長33.3%。其中,蔬菜、瘦肉型豬、板栗、水產品、花生、牛奶、果品七大龍型經濟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69.3%,比“十五”末提高3.1個百分點,農業產業化率達到63.9%,比“十五”末提高20.7個百分點。2010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8 310元,較“十五”末增長了81.4%。
2.龍頭企業綜合實力增強,帶動作用增強。截至2010年底,唐山市擁有農業產業化市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259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3家,省級龍頭企業34家,并涌現出藍貓、栗源、中紅、廣野等一批知名企業。2010年全市年銷售收入100萬元以上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達92家,全市農業產業化經營額達到256億元,產業化經營率達到63.9%。2010年全市龍頭企業訂單帶動農戶7 000余戶,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糧食、果蔬、特種養殖等農產品產加銷一體化進程加快,農民從產業化經營中獲得收入約6.56億元,比上年增18.8%,農戶從事產業化經營總增加收入約1.45億元,龍頭企業對當地農產品收購額約為1.5億元,比上年增19%。龍頭企業的支柱和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3.區域化特色品種逐步形成。全市各地瞄準市場變化,依托自身資源優勢和傳統習慣,進一步優化了農業區域布局。經過了二十多年的發展,唐山市基本形成了以豐潤、豐南、灤南為主的乳品產業基地,以樂亭為主的冀東蔬菜瓜果種植銷售基地,以玉田為中心的瘦肉型豬養殖基地和玉田青白菜、花椰菜種植中心,以遵化、遷西為中心的板栗種植、加工基地,冀東地區整體跟進,綜合發展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4.農業產業化經營機制逐漸形成。在推進農業產業化建設的過程中,按照市場經濟發展的規律,逐步打破地域界限和所有制界限,積極探索與市場農業發展相適應的組織經營形式,創造了“公司加農戶”、“基地帶農戶”、“市場連農戶”、“科技服務組織引農戶”、“專業協會牽農戶”等多種模式,使農業產業化經營鏈條中的各環節和各主體之間的利益結合日趨緊密。例如,遷安市樂丫農產品開發公司,堅持走“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道路,帶動周邊農戶發展雜糧、干果、干菜等基地50個,占地3萬畝,涉及農戶1 300戶,從事現代化農業生產。農戶生產的產品統一收購、統一銷售,實現規范化生產。生產的“樂丫”牌系列產品,均標有“通過國家綠色食品認證機構認證”,產品熱銷國內外市場,成為搶手貨,做到了一、二、三產完美結合。
二、唐山市農業產業化存在的問題
1.農業信息化建設滯后。多數地方沒有建立或不能較好落實農業信息發布制度,現代農業信息服務平臺不健全,沒有形成服務載體多元化、形式多樣化,高效農業技術、政策、市場價格及供求信息不能及時送到千家萬戶,不少農戶種養項目在選擇上存在盲目性,難以有效抵御市場風險。農業產業化企業或專業合作組織的沒有充分的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專業網站建設有限,信息發布遲緩。即使有的合作組織建立了自己的網站,但是基本只有一個框架,能向農戶提供的有效信息非常有限。
2.企業與農戶之間利益聯系機制不緊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不高。多數龍頭企業與基地、農戶之間還沒有真正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運行機制,利益聯貫不夠緊密,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水平還不高。對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管理還不夠,緊密型合作經濟組織只占總數的30%左右,經紀人隊伍自發性強,組織管理水平低,規模群體優勢不明顯。
3.龍頭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不強。唐山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雖然數量很多,但是這些企業自主創新的能力普遍不強,主要體現在:農業科技示范企業規模小,科技含量少,輻射帶動作用弱 ;科技在農業發展中的支撐作用不強;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沒有形成核心競爭力;科技創新體制和機制有待于進一步改革與完善。唐山市大部分農業產業化重點企業,對農產業的加工基本上處于鮮銷和初級加工階段,產品附加值不高。
三、唐山市農業產業化發展建議和對策
針對唐山市農業產業化的現狀,充分拓展新型工業化的優勢,采取正確的策略進一步鞏固發展成果,夯實農業產業化發展基礎,將工業化中的新技術、新工藝、先進的管理經驗融入農業產業化發展當中。
1.加快信息技術在農業產業化中的應用。加強全市農業科技信息體系的建設,進行結構調整、優勢互補、機制轉變、學科創新;加強農業信息技術人才培養和先進地區農業信息技術交流與合作,建立人才競爭、流動激勵機制。建立對農業信息技術的支持研究,對企業、協會、農戶在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給予政策、資金等方面的支持。建立暢通的信息共享通道,加快在數據的搜集、傳遞與利用效率等方面的不足。
2.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 。改革農技推廣體制,對鄉鎮農技人員進行集中培訓,經考試合格者由縣統一管理,統一使用,統一考核,績效掛鉤,不斷提高隊伍素質和科技推廣水平。探索建立農業科技人員與大戶、農民合作組織或企業結成利益共同體的科技特派員制度,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加強政府、企業在農業科技的研發投入,保障農業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給,探索科技投入同政府財政收入、企業利潤等聯動的新機制。另外,要強化農業科技管理,構建統籌協調的管理機制。盡快建立農業科技推廣的風險管理機制,實現科技推廣前期的風險政府擔責制,增加農業企業、農民自覺利用科技創造財富的信心和動力。
3.加快推進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在不改變“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實現土地經營權的自由流轉,由小規模的農戶式生產向規模農業發展。統籌應用政府指導與市場主導的作用機制,提高農業生產要素的配置效率,實現農業生產的產業化經營。
4.優化經濟發展軟環境。對經濟建設軟環境的治理要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從根本上解決政府有關部門的個別工作人員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和吃、拿、卡、要及亂收費亂罰款的現象,要通過教育和引導,增強他們對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重大意義的認識,激發抓農業產業化的工作熱情,努力為企業的發展創造持續、穩定、寬松的環境。完善農村低保制度、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擴大農村養老保險覆蓋范圍 從制度方面給予農民基本生活的保障,實現病有所醫、老有所養,解除其后顧之憂。建立長效農民工技能培訓機制,逐步提高農民的專業素質和勞動技能,為農業產業化經營儲備后續人力資源。
5.合理選擇農村主導產業。農業產業化中的主導產業的選擇一般應定位于大農業的范疇,各地方可根據當地的農業優勢選擇產業發展方向,農、林、牧、飼、漁、鄉村旅游以及與農業相關的農資、農機等產業皆大有可為。在主導產業中培育、發展、壯大優勢企業,使其成為產業發展的龍頭,實現市場化主導、標準化經營,逐步改變小農經濟中存在的規模小、效率低、管理散的局面。
6.加快促進產業鏈的延伸和發展。農業招商引資中,要優先引進農產品加工業項目,對外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納境外資本;對內制定激勵政策,吸納整合工商資本和民間資本,培育一批規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場開拓能力強的龍頭企業,要通過“企業(公司)+專業合作社(協會)+農戶+基地”訂單方式,解決好一家一戶小生產與大市場的銜接問題,逐步實現農產品生產標準化、規模化、加工工廠化、銷售品牌化。引導企業和農戶之間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運行機制,破除利益企業賺,風險農戶的非對稱性利益聯結機制。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Based on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Mode in Tangshan City
ZHOU Shun-kui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Tangshan 063000,China)
Abstract: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is the important means of adjust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rural areas.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in Tangshan City state.Above all,analysed Tangshan City 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s the current situation.Secondly,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of Tangshan City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some existing problems.Finally,pointed out the main train of thought of Tangshan City 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
Key words: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Tangshan City
[責任編輯 吳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