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籃球運動的迅猛發展,對防守技術有了更高的要求,防守假動作的成功是防守爭取主動的關鍵問題之一,防守中結合假動作既能迷惑對方造成其失誤,又能有效地制約對手,達到破攻、限攻、反擊的目的,為本隊創造更多進攻的機會,爭取勝利。
關鍵詞:籃球 技術分析 防守假動作
中圖分類號:G8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30-0327-02
一、前言
防守中的假動作,就是運用智慧,埋設陷阱,巧妙的運用防守假動作、引誘對手達到完成防守的目的,加強防守的攻擊性。防守假動作的出現彌補了防守技術上的不足,但在臨場運用時要注意協防中假動作的運用,只要合理的運用防守的假動作就能擺脫防守的被動局面,提高防守的主動性。
隨著籃球運動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假動作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多數屬于進攻時的假動作;而對防守中的假動作卻研究甚少。事實上,在籃球比賽中,我們經常看到防守隊員在防守時并非處于被動地位,而是運用智慧,埋設陷阱,巧妙的運用防守假動作引誘對手,達到完成防守目的的精彩場面。由于防守假動作在防守教學和訓練中長期以來被忽視,甚至認為防守假動作可有可無,究其原因是防守技術尚不熟練。為了全面提高防守水平,應當在積極提高防守技能的基礎上,對創造和運用防守假動作的能力引起足夠的重視。
二、研究與分析
1.防守無球隊員時的假動作。籃球比賽中,隊員絕大部分時間處于無球狀態,而防守隊員大部分時間在防無球隊員。此時運用防守假動作的目的是斷球和防止對手擺脫,不讓或少讓對手接球,或使其接球點離籃較遠。
2.防接球假動作。如防守處于強側的前鋒隊員時,防守隊員可采取面向對方側向球的斜前站立姿勢,近球側的腳在前,同側手臂前伸,封鎖傳球路線。此時后腳不動,前腳不斷地做前跨、縮回的步法,重心控制在兩腳之間,隨時保持身體平衡,并把注意力放在對方的反跑上,造成持球者想傳球又怕被封而猶豫不決,以至延誤戰機。而進攻者想反跑時,正是防守者所希望的,一旦對方反跑,防守者便可達到斷球目的。進攻者想要接球必須移動拉到離籃較遠的地方接球,這樣既減少了防守的壓力,同樣達到防守的目的。
防接球假動作在一定情況下,亦可明顯的放開對方的接球路線,制造假象而獲取球權。如當前鋒經底線向有球一側移動,按正常情況的防守要求防守者要緊跟不放,防止對方接球,但為了獲球,防守者可在跟防中故意稍拖后一點,表現出消極防守的神色,使傳球人誤認為防守人出現漏洞而毫無顧忌地傳球,當對方傳球剛離手之際,突然加速,猛力向球撲去往往可以獲得斷球目的。
在對方擲端線或邊線界外球時,防守人可有意把退守的速度稍減慢,距接球約兩步,背對擲界外球隊員,稍低頭測視對方的行動,佯裝消極退守。根據時間和接球人的表情,判斷對方傳球即將出手的時機,然后及時迅速改變退守方向,奔向接球者身前將球截獲。做這種假動作時不能讓持球人發覺你的意圖,更不要回頭看擲界外球隊員,全靠觀察和感知覺的判斷決定出擊行動,否則這種意外獲球的可能性就會失去。
3.防突破時的假動作。突破有持球突破和運球突破兩種。防持球突破時,進攻隊員一般以假傳、假投和假左或右突等假動作,誘使防守人企圖封堵而失去防守位置,趁機實現突破的目的。其中,在遠距離投籃區運用進退虛晃步以假投變真突破威脅最大。所以防守者在積極搶占合理的防守位置以后,首先觀察判斷他是否真跳投。當持球隊員做投籃假動作時,只可用上體、頭和揚臂的假封蓋動作迷惑對方,對方未跳起自己決不跳起。以膝關節彎曲保持好身體重心,準備好他經非中樞腳一側突破時(前腳與對方中樞腳的距離僅有20厘米,對方只能從非中樞腳一側突破)快速搶在其前進路線上,迫其停步或造成他帶球撞人。應注意有很多隊員是先做進步突破假動作,然后以退步再做投籃動作。如此往返兩次后,第三次才是真突破,這時防第一個假動作和第二個假動作都不要失去平衡,認真判斷觀察他是否放球和是否起跳,再及時選擇防守行動。
防運球突破時,進攻隊員一般采用身前改變方向運球突破、背后運球、后轉身運球和運球減速后突然加速突破等。防守人主要根據防守原則,防守戰術的需求以及對方的習慣動作運用假動作。如防守隊員緊逼卡位防運球時,運球人一般以后轉身改變方向,為了誘騙防守人向轉身方向移動,運球者將球提拉起來后,用上體和頭假做轉身,當防守人向相反方移動時,運球者突然將球拍向原來方向,繼續運球突破。防假后轉身運球時可將計就計搶打球,即以原卡位腳迅速跟球上提,并以同側手探身摘球;對手恢復原來的運球方向,必然會將球拍到防守者身上。如判斷不準對方是否做假轉身,則可隨其動作稍向轉身方向移動一小步,身體重心暫不隨其變動,主要用上體和頭的假動作表示以受其誘騙。這時防守者保持中立位置,不偏向哪一側,準備向任何方向出擊,當運球者仍然向原方向運球突破時,防守者利用快速滑步或跨步,全力以赴恢復防守位置或搶球。如果防守隊員決定讓對方后轉身運球,準備造成對方撞人或違例,這時可向原運球方向突然上步,迫使他轉身,然后改變步伐,全力奔向另一側,時常導致對方失誤。又如區域緊逼時,防運球者,有目的地堵中放邊,使運球者按自己的需要陷入設置好的陷阱,這也是一種防守假動作。
4.使用假動作的必要性和目的性。現在籃球比賽對抗激烈,變化莫測,對假動作的運用貫穿在真個比賽中,在一場比賽中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要出現成百上千次,幾乎每時每刻都在運用。掌握和運用假動作的數量與質量是衡量一個優秀運動員的重要條件之一。在美國籃球界流傳著一句名言:“表演靠進攻,贏球靠防守”。這句話充分說明了防守在當今籃球比賽中的重要性。眾所周知,籃球比賽不僅是身體和技術的較量,更是“智”與“謀”的較量。因此,防守假動作是籃球比賽奪取勝利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目前中國對于防守假動作技術還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對其研究甚少。合理地運用假動作,可增強戰術的隱蔽性和實效性攻其不備,出奇制勝。
5.運用假動作時應注意的問題。要加強視野、感覺、臨場經驗的鍛煉使假動作恰到好處。提高假動作的靈活性,注意觀察對手的防守變化,根據對手的防守特點“虛實并舉”,恰到好處。假動作是籃球運動的一項重要技術,要求運動員要掌握一定數量,質量的假動作。要把頭、臂、腰、腳等動作協調的結合起來,并且結合面部表情一致。做假動作也不能動作過大,過猛而失去重心影響做第二個動作。假動作幅度不能太小,時間不能太短,不能讓對方來防反。假動作每一個動作都不要快,不能貽誤戰機。提高假動作與籃球單個技術和組合技術連接的協調性,增強實戰運用能力。運用假動作要有良好的心理訓練,籃球比賽不但要拼體力,比技術,而且也是戰術和智慧的較量。因此,要求運動員頭腦要清楚,要有良好的心理訓練。如果隊員匆忙,慌張會導致動作僵化,降低質量,出現更多失誤,只有增強信心,頭腦冷靜,才能正確分析判斷,比較合理的運用假動作,爭取比賽的勝利。
三、結論與建議
1.結論。籃球防守的假動作應當說是比較多的。其他如防突破變防投籃、防突破變防傳球、防投籃變防傳球,防下壓變防上提,防外拉變防內切等不一而足。以及防守的眼神、面部表情、身體姿勢、手勢、呼叫訊號等等,都可以作為虛虛實實、迷惑對方的手段。
2.建議。運動員在防守中采取的正確果斷的行動,源于對比賽情況正確的判斷,而正確的判斷來自對比雙方周密的客觀分析和思索。要使隊員防守取得主動權和富有成效,在教學訓練中必須重視和加強隊員的戰術意識培養,擴大隊員視野范圍,提高防守的預見性。這樣,不僅能控制自己的對手,還能協助同伴,使每個人的防守行動符合集體的戰術要求。當然,凡是在場上防守意識較強,有清醒的頭腦和膽量,并具有預測和判斷力的隊員,都有強烈防守成功的愿望,都能用盡心機在防守中隨機應變,真真假假,有的放矢,迷惑對手,讓對手感到頭痛和不適應,使自己取得場上的主動權,同時也能經常的斷到球、搶到球,并造成進攻隊員犯規。因此,防守中適當的運用假動作,可以贏得防守時間和空間上的主動,達到奪球反攻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曉蓮.籃球運動中的假動作及其應用[J].山東體育科技,1997,(1):10.
[2]陳京生,金惠娟.籃球進攻和防守假動作的研究[J].江蘇體育與科技,1996,(2):47.
[3]李訓錦.淺談籃球防守中假動作的運用[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1,(1):81-82.
[4]童志波.淺析籃球運動中的假動作[J].湖北體育科技,2002,(3):330-331.
[5]劉學奎,牟元方.談籃球防守假動作技術[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2,(1):93-94.
[6]于秀榮.論籃球運動防守中的假動作[J].山東體育科技,1995,(4):44-45.
[責任編輯 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