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整改工作的現狀,研究建立健全發現問題整改工作機制,真正把發現問題、整改問題、堵塞漏洞、消除隱患等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切實通過檢查的過程來發現問題,整改問題,消除風險隱患,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的目的。
關鍵詞:業務檢查 發現問題 整改工作 責任追究
中圖分類號:C93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30-0229-02
業務檢查發現問題只是合規性檢查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而落實問題整改、消除風險隱患才是合規性檢查工作的最終目的。在商業銀行內部控制體系中,“監督與糾正”作為內部控制的“五大要素”之一,也充分說明了整改工作的重要性。
一、整改工作的現狀
1.重檢查輕整改。在當前商業銀行業務經營多元化的過程中,由于制度設計、系統管理以及員工操作的原因,各業務環節隱含著操作風險,并且已成為當前內控案防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每年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調動各方面檢查資源開展合規性檢查,如日常履職檢查、專業檢查、日常監測、內控評價、內部審計等。但一些行只重視轟轟烈烈地開展各類檢查監督工作,對檢查中發現的違規操作問題的整改工作重視不夠,對相關責任人的責任追究也不到位;有的行甚至省略了整改這一關鍵環節,檢查結束出一個報告了事,既不下達整改要求,對整改落實情況也不過問。因為對整改工作的不重視,導致一些問題屢查屢犯、屢禁不止,這已成為業務經營和管理中的一大弊病、頑疾。
2.整改落實不到位。由于對檢查發現問題整改工作不到位,一方面造成檢查資源的極大浪費,另一方面風險隱患不能有效排除。一些行不重視問題整改,對檢查發現的問題往往是找理由開脫和解釋,總認為自己有客觀原因和實際情況,整改效果難以保證;一些單位對整改工作往往就事論事,治表不治里,不能做到舉一反三,沒有涉及本行的問題就置若罔聞,不去理會,不進行深入剖析,自查自糾,對問題產生的根源不明、癥結不清,不能拿出得力的措施有針對性地來正本清源,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風險隱患始終沒有消除,更無法實現經營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有些行檢查后不注重后續監督,導致檢查的“一次性”現象嚴重;有些被查行敷衍應付,“一報了之”,虛假整改,造成整改工作虎頭蛇尾;有的行在問題暴露后,能捂則捂,能蓋則蓋,搞“內部消化”,不利用問題進行反思和警示,致使一些隱患潛伏多年,不斷聚積,而且助長和縱容了不良風氣的蔓延。
3.責任追究不嚴。一些單位對違規違紀問題處理處罰和責任追究不力,也導致一些違規問題屢禁不止。有的行究而不嚴,避重就輕,不能起到警示大家、教育本人的效果;有的行對員工處理嚴,對領導處理寬,不能從根本上發揮責任追究的作用;有些行經濟處罰多,紀律處分少,責任追究效率大打折扣,影響了制度的威懾力。
二、加強整改工作的思路
檢查發現問題整改工作的好壞反映了一個行管理者的業務素質和管理能力,最終將反映出這個行經營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要把檢查發現問題落實整改、建立健全整改工作機制作為經營管理工作中的一項重點工作來抓,糾正和防止重查輕改、敷衍應付、一報了之、形式整改、甚至弄虛作假整改等問題,真正把發現問題、整改問題、堵塞漏洞、消除隱患等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切實通過檢查的過程來發現問題,整改問題,消除風險隱患,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的目的。
(一)建立整改管理長效機制
整改管理工作要長抓不懈,建立整改工作責任制度、整改情況后續跟蹤制度、整改情況動態管理制度、整改情況定期報告制度、整改情況定期通報制度等五項整改制度,切實抓好整改的落實工作。
1.整改工作責任制度。一是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各級行、各部門“一把手”為整改工作的第一責任人,主要負責整改工作的安排、督促、落實,對問題責任人提出處理意見,確保整改工作落實到位,責任到人;二是確定整改責任人。被查單位要確定整改責任人,主要負責本單位的整改工作,逐條落實問題責任人,充分了解整改進度和遇到的困難,協調解決整改工作遇到的問題,督促落實整改,按時上報整改報告。
2.整改情況后續跟蹤制度。按照“誰牽頭檢查、誰跟蹤整改”的要求,加大對檢查發現問題整改工作的跟蹤力度。督促被查單位制定整改措施,逐條落實檢查意見書的整改意見,按時上報整改報告,并通過檢查監督綜合信息系統實施對問題的動態跟蹤管理,確保檢查改進措施得以實施,降低風險,提高經營活動的效率和效果。根據檢查發現問題的風險程度和重要性,對整改結果的跟蹤復查要作為下次檢查的內容,也可視情況安排后續跟蹤檢查,以確定被查單位針對檢查發現問題、建議所采取糾正措施的適當性、有效性、及時性。
3.整改情況動態管理制度。全面掌握本行、本專業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在整改落實上狠下工夫,按照以下三個方面對整改工作進行動態管理,確保問題的整改落實到位。
一是按照規定糾正具體的錯誤。被查單位要根據檢查意見書和系統問題信息,逐條落實問題的責任人,提出針對性的整改措施,按要求的整改期限及時糾正具體問題。對不能按期整改的問題要予以重點關注,說明原因和已采取的整改措施,在盡量控制風險的前提下,明確整改時限,抓緊整改;由于管理不到位等因素造成的問題,要健全相應的規章制度;需要上級行協助解決的,要以正式文件及時向上級行業務管理部門請示解決。使發現的問題一追到底,件件有著落、有處理、有結果。二是查找產生問題的原因。組織檢查單位要在揭示問題的同時,認真查找問題產生的原因,從制度、管理、機制上全面排查漏洞,找到形成問題的癥結所在,分析問題發展帶來的后果。被查單位要深刻剖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是管理方面的問題,還是操作方面的問題,是制度、流程的問題,還是執行力方面的問題,為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奠定基礎。三是舉一反三,制定防范問題再度發生的有效措施。組織檢查單位要在檢查意見書所附的檢查問題明細表中,逐條列明檢查發現問題、整改時限、整改要求,并提出具有針對性,切實可行的整改建議。被查單位不能就事論事,針對問題形成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措施按要求時限整改,從操作環節進行梳理和細化,規范操作行為。沒有被檢查到的單位,也要對照檢查通報檢點本行是否存在類似問題,如果存在也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予以糾正。通過舉一反三,避免同樣的問題在不同網點、不同人員繼續發生,杜絕屢查屢犯,消除安全隱患。
4.整改情況定期報告制度。一是確認問題整改。問題整改要在檢查監督綜合信息系統進行確認。支行的問題整改由支行行長確認上報,二級分行部門的問題整改由部門主要負責人確認上報;二是上報整改報告。被查單位要及時落實整改,按時上報整改報告。整改報告內容要全面,要針對檢查發現的問題逐條闡述整改結果(已整改、存在整改、無法整改、未整改等)、整改措施及對責任人的處理情況。對未按期整改的問題,要說明原因,明確已采取的整改措施和整改時限。
5.整改情況定期通報制度。定期對所轄機構整改情況進行通報,對因主觀原因未及時整改的單位及責任人要進行通報批評。
(二)加大責任追究力度
責任追究要堅持雙線問責、上追兩級的原則。
1.加大對問題直接責任人的追究力度。加大問題整改和查處力度,堅決執行“誰不落實、落實誰,誰不處理、處理誰”的原則,對問題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尤其對嚴重違規違紀、屢查屢犯、整改不力的問題責任人,要加強查處力度,從嚴處罰,決不姑息。堅持做到“三個不放過”,即存在問題原因不查清不放過,整改不落實不放過,責任人不處理不放過。組織檢查單位在發出檢查意見書時要對相關問題的責任人提出處理建議,要求被查行對當事人進行查處,并跟蹤監督對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處理情況。組織檢查單位同級相關業務部門或被查單位要根據組織檢查單位提出的處理建議,依據總行《員工違規行為處理規定》對問題進行認定,并對責任人給予相應處理。組織檢查單位沒有提出處理建議的,被查單位也可視問題嚴重程度,對責任人進行相應處理,處理情況要及時報組織檢查單位,并錄入檢查監督綜合信息系統。
2.嚴肅追究管理人員的連帶責任。處理違規責任人的同時要上追兩級失職、瀆職的直線管理人員的連帶責任。加大對二級分行處理違規違紀問題的督查督辦力度,對在規定限期內未做出處理整改的、處理結果失之以寬造成不良影響的,要追究相關管理責任。
要加大對檢查發現問題的整改力度,特別是要通過建立整改責任制,促進問題的整改,切實提高整改效率。要確保經營管理中存在的違規問題在檢查中能夠及時被發現,發現的問題能夠及時被整改,真正達到通過檢查發現問題、整改問題,消除操作風險隱患、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車迎春.商業銀行內部控制評價辦法實施指南[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6:186.
[責任編輯 吳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