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健美操是以人體自身為審美對象,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以有氧運動為基礎,達到增進健康、塑造形體和娛樂目的的體育運動。是一種集形體美、動作美、韻律美相結合的藝術形式。因此,在健美操教學過程中,使學生了解健美操中美的存在,重視對學生美感意識的培養,提高他們對美的鑒賞力、表現力和創造力。從而使學生更喜愛這一運動項目,提高健身效果及運動能力。
關鍵詞:健美操 美感 意識
中圖分類號:G831.3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30-0257-02
健美操是體現形體美與健身為一體的運動項目,以其特有的魅力,深受大學生們的青睞。面對絕大多數沒有任何運動基礎,但又帶著美好愿望的大學生,如何使他們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較大的收益,領悟到這項運動的精髓,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就顯得至關重要。由于高中階段學生忙于書本知識的學習,忽視身體的鍛煉,學生身體素質較差。因而,對健美操動作的感知、理解、把握和表現就顯得“后天不足”。在教學中,如何使學生理解并把握健美操的風格、韻律以及表現出練習者的氣質特征等,是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通過探討健美操教學,教師運用示范、講解、分析、對比等教學手段,并指導學生親自參與,培養學生美感意識和審美能力,從而使學生更加喜歡并參與健美操運動,提高健身效果及運動能力。
一、對美感意識概念的認識
意識,是一種特殊的心理過程,是外界信息轉化為主體活動過程中的中介性的主導心理功能,它具有相對的獨立性、能動性、目的性和自覺性。人的意識不僅能認識客觀世界,而且還賦予人的創新性。美感是指人們對于美的認識的整個精神現象和心理活動。它不僅是感覺,而且是理智,是一種帶感性認識的智性認識。就健美操運動而言,“美感意識”是健美操運動規律在大腦中的反映,是支配參加者完成動作的一種特有的心理思維活動。它取決于經驗因素和現實因素的相互作用,是主體經驗不斷內化的結果,并且對運動過程中其他心理活動起著統攝和定向的作用,它是思維中樞神經的一種反射,是練習者自身能覺察到的一種微妙的特殊現象,是某種動作客觀存在還反作用于動作時間的產物。所以,練習者的每一動作的瞬間,“意識”是其靈魂,健美操的每一動作都聽令于“意識”的支配,是與動作的高度統一,它的前后呼應在融會貫通中達到和諧,而不應是單純的模仿。在教學中,如果教師只強調學生學其形,而不注重“意識”的培養,那么我們所教出的學生掌握的不過是些僵硬、機械的幾套簡單的動作,一旦離開課堂,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土壤”,對于學生今后的鍛煉不但沒有好的影響,甚至還會產生錯誤的導向。
二、構成健美操的審美因素
健美操是一項追求人體健與美的運動項目,以健身、健心、健美為目標,是一種集形體美、動作美、韻律美、色彩美相結合的藝術形式,在音樂節奏強勁有力的伴奏下進行練習。健美操的動作有豐富、新穎獨特、變化繁多的特點。各種動作均具有健、力、美的特征,并充分展現出剛勁有力、協調、韻律、動感、優美和青春活力等健美氣質。既是培養正確體態與節奏感、塑造美的形體的有效手段,又能增進健康、陶冶情操。
1.形體美。健美操是一項全身的、大運動量、節奏快的運動。由健美操的基本步伐組合成各種低、中、高級動作組合。它是以人體肌肉活動特有的運動形式產生的負荷作用于人體,通過運動,有目的地發展肌肉的力量、速度和彈性,發展關節、韌帶的柔韌性,能促進心肺功能和神經系統機能的提高。健美操動作活潑多變,富有彈性,造型美觀,朝氣蓬勃,追求實效,動作多,練習密度大,有針對性。因而可以有效地訓練身體各有關部位的正確姿態,為身體勻稱、和諧地發展,使輪廓線條清晰而優美,有利于培養健美的體態和風度,塑造健美的體形。
2.動作美。健美操發展突飛猛進,今天的健美操融舞蹈、基本體操、武術、音樂于一體,還時常摻有拉丁舞、爵士舞、黑人舞蹈的動作,經過加工提煉使之成為健美操的特有動作,為健美操增添了新的活力,豐富了健美操的動作內容。由于健美操的單個動作多,針對性強,瞬間造型多,動作的節奏變化多,使整套動作豐富而多變。健美操的動作美還表現在節奏、力度和幅度上,即要求練習者在一定節奏下,以最大幅度、快速有力的肌肉收縮完成一定身體負荷的練習。健美操的節奏一般表現為動作的強弱和速度的快慢的規律性變化。相同的動作由于幅度的增大或減小、速度加快或減慢等節奏性的變化,就可體現出豐富的內容,通過練習能增強肌肉彈性和伸展能力,從而加大動作的幅度,體現動作的美感。
3.音樂美。健美操必須在音樂伴奏下進行練習,音樂是健美操的靈魂。健美操強調動作的力度,因此,它的音樂節奏趨于鮮明強勁,風格熱烈奔放。它多取材于迪斯科、爵士樂、搖滾樂、輕音樂等現代音樂和具有上述特點的民族樂曲,使健美操體現出一種鮮明的現代韻律感。根據健美操不同的動作和風格,配上適宜的音樂,并按音樂節奏做有韻律和美觀大方的動作,才能使練習者得到健美操的節奏感和韻律感的體驗,使練習者產生輕松愉快的感覺,既得到美的享受,又提高了動作的協調性、節奏感、韻律感和表現力。
三、在健美操教學中對學生美感的培養
美感是審美的重要條件,美感與審美者的條件有關。一個人不具備起碼的審美能力,就不會也不能欣賞美,審美能力是可以通過美育來培養的。
1.培養對美的感受力和鑒賞力。健美操教學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對學生進行個體認知、學習和鍛煉的運動過程,同時也包含著審美過程。因此健美操教學中美感的培養,主要是通過教師的具體形象來進行的。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其本身就產生審美的對象。這就要求教師應具備包括在語言、形體、氣質、姿態、思想等諸多方面的良好品質。通過上述品質的外在表現,不僅會使學生產生愉悅的情感體驗,也會提高學生欣賞、模仿的興趣,從而進入審美境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健美操教學還有講解、示范性強的特點。在教學中,教師的語言簡練、形象易懂、富有感情色彩,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以正確優美的示范動作帶領練習,會使學生了解所學動作技術的準確性和優美性。準確、優美的示范也是促使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和培養美感的主要途徑。教師的示范具有表現力,充滿激情,會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學生會努力模仿和感覺教師的動作和神態,這樣在學生的直覺和意識中就會產生連鎖式的心理反射,欣賞—羨慕—向往—實踐,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并提高學生對動作美與丑的鑒別力,有目的的培養學生分析和鑒別錯誤動作與正確動作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產生對美的追求。
2.培養對美的表現力。健美操是一項以人體自身為對象,以形體練習為內容,以健身、健美、健心為目標的運動項目。是一種集形體美、動作美、韻律美相結合的藝術形式。具有藝術創造才能的人,通過各種藝術形式會創造和表現出比體育現實更集中、更強烈的藝術美。健美操教學中學生對美的表現能力,體現在對健美操的基本知識、技術和技能的理解上。因此,教師應加強自我修養,不斷地豐富自己的閱歷,擴大視野,善于運用自己掌握的知識,結合教學對象,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的美感及表現力。在健美操教學中,對學生表現力的培養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選擇一些造型優美、科學合理的形體訓練,通過身體的變化與音樂巧妙的配合,達到一種美的藝術修養,使之能在舉手投足間體會到什么是美,如何做才是美,這對培養學生對美的表現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培養創造美的能力。人與動物的重要區別是人類在勞動過程中具有創造性。這種創造的重要標志就是不斷地創造高層次的美的能力。只有在具備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的能力基礎上才具有創造美的能力。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是讓學生被動地接受美的形式,而是要讓學生創造性地感知健美操中的美,啟發學生按美的規律來展現身體的運動美、健康美。鼓勵學生以自己喜歡的審美方式去表現美的意向,對在教學中表現出來的獨特審美創造意向,要給予積極的肯定和評價。健美操的動作風格各異,應鼓勵學生創造自己的動作風格,推動審美情趣的發展,提高學生創造美的能力。其次,在培養學生創造美的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實際情況和所掌握動作的不同階段逐步提高要求,這樣才能使學生感受到不斷地進步,從而使創造美的能力得到極大的發揮,這就是培養學生創造美的實踐過程。
4.培養美的想象力。健美操具有一定的隨意性,練習者可以在音樂的伴奏下隨意運動。此時人們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根據音樂特點,情緒即興發揮,盡情歡跳。一套健美操動作編排要求成套動作素材多樣化,音樂選配要與動作性質、節奏及人的性格情緒統一。現今的大學生的想象力非常的豐富,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大學生不僅僅是提高了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還極大的豐富了美感意識。綜上所述,健美操這一運動充分展現了人體美、動作美、音樂美的和諧統一,在教學與練習的同時,還可以創造美、欣賞美,從中獲得美的享受。因此在健美操教學過程中,應重視美感意識的培養,不斷挖掘教學中美的素材,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增強美學修養,使健美操這一運動更有魅力,吸引更多的大學生參加這一運動,塑造健美的體魄。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健美操這一運動充分展現了人體美、動作美、音樂美的和諧統一,在練習的同時,還可以創造美、欣賞美,從中獲得美的享受。因此,在健美操教學過程中,應重視美感意識的培養,不斷挖掘教學中美的素材,加強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增強美學修養,使健美操這一運動更有魅力,吸引更多的人參與這一運動,塑造健美的體魄。
參考文獻:
[1]王洪.健美操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1.
[2]唐照華.論健美操的價值觀[J].體育學刊,1997,(1).
[3]劉慶青.試論健美操的審美因素及其構成法則[J].浙江體育科學,1998,(4).
[4]潘元.新編高等教育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
[5]黃寬柔,等.形體健美與健美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6]王洪.健美操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責任編輯 王玉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