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業的發展依賴于農業生產各環節價值創造的提升。電子商務的應用能夠將農業價值創造各環節緊密聯系起來,減少由于信息不對稱問題給農業生產帶來的損失,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農村城鎮化有助于實現農業規模化生產,為農業電子商務的成功實施提供條件。通過價值鏈理論的應用,分析電子商務與農村城鎮化在農業價值創造過程的作用,探討如何實現農村城鎮化與農業電子商務的和諧發展。
關鍵詞:農村城鎮化 農業電子商務 價值創造
中圖分類號:F320.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30-0053-02
前言
中國雖然是農業大國,但是農業發展卻相對落后,農戶以個人為單位進行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由于信息不對稱,農產品的供產銷存在生產效率低下,資源浪費嚴重的問題。農業電子商務在農業生產銷售管理等環節全面導入電子商務系統,利用信息技術,進行供求、價格等信息的發布與收集,并以網絡為媒介,依托農產品生產基地與物流配送系統,使農產品交易與貨幣支付迅捷、安全地得以實現,從根本上解決了信息不對稱問題[1]。因此發展農業電子商務利于提高農業信息化水平,促進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的發展。
農村城鎮化指農村在工業化過程中,隨著農村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巨大變化,勞動力不斷由農業轉向非農業,人口以及經濟活動不斷由農村向城鎮聚集的過程[2]。農村城鎮化的發展將實現城鄉一體化,將城鄉兩地資源優勢結合起來,建立統一的城鄉社會經濟結構,不僅利于資源的統一管理,還能夠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進而促進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本文應用邁克爾波特的價值鏈理論,分析農業價值創造過程,及農村城鎮化與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對農業價值創造的影響,指出農村城鎮化與農業電子商務的和諧發展是解決三農問題的良方。
一、農業價值創造過程
根據邁克爾波特的價值鏈理論,每一個企業在設計、生產、銷售、發送和輔助其產品產、供、銷的過程中所進行種種活動的集合體,這些活動都可以用一個價值鏈來表明[3]。農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也是一個集生產、銷售、發送等于一體的活動,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關聯的生產經營活動也構成了一個創造價值的動態過程,因此,農業的價值創造過程也形成了價值鏈(如圖1所示):
其中,農業生產資料的供應、農產品生產、農產品運輸、農產品銷售及服務是價值創造的基本環節,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農業人員的培訓與管理、農業技術開發、農業生產資料的采購是必不可少的支持活動。只有當這些價值創造活動緊密結合,相互協調時才能夠創造最大價值。目前中國農民采取的農業生產方式一是分散經營,另一種是聯合經營,這兩種生產方式的目標都是農戶自身利益最大化,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農民會考慮農產品的產量、價格和投入成本,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生產的某種農產品過多,就會出現供過于求的現象,而生產的某種產品過少時又會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這些都將影響到農業價值的創造。
二、農村城鎮化與農業電子商務對農業價值創造的作用
在生產環節上,農村城鎮化的發展有助于對改變農業經營生產方式。農村城鎮化將原來分散的村莊集中在一起,部分農村勞動力將被吸引到鄉鎮企業,農村土地從大量農戶住宅用地中解放出來,集中到少數掌握先進農業生產技術的人手里,從而實現土地的機械化、規模化管理,進而在源頭上提高農業價值。
農產品的運輸是農業價值創造環節的關鍵,許多農產品因交通問題生產了卻無法運輸到消費地,造成農產品的嚴重浪費。農村城鎮化的發展將使農村布局發生變化,形成以城市為中心,連接城鎮的交通網,從而改善農村交通狀況,便于農產品運輸,解決農產品的運輸難的問題。
在人員的培訓與管理方面,農村城鎮化的發展有利于提升農業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目前中國農業從業人員的素質普遍較低,阻礙了農業價值創造,而農村城鎮化的發展,使農業從業人員的生活方式受到城鎮居民的影響,增加農業從業人員與現代社會和經濟的關聯程度,從而使農業從業人員有自主學習動力,而對農業從業人員的培訓將更加容易。
實施農業電子商務利于化解農產品交易風險。由于農產品的生產具有季節性,周期性等特點,傳統農業從業人員對農產品的生產決策存在盲目性和滯后性,增加了農產品的交易風險,降低了農業價值。農業電子商務的應用可以將農產品交易雙方直接聯系起來,提供及時有效地信息,減少生產的盲目性,提高農業價值。
農村城鎮化的發展為農業價值創造的各個環節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也為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條件,而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又將農業生產過程的前、中、后三個環節連接起來,協調農業價值創造的各個環節,為農業價值的提升提供保障,進而推動農村城鎮化的進程。
三、農村城鎮化與農業電子商務的和諧發展
目前,中國農村城鎮化尚未完成,而農業電子商務也在起步階段,如何促進農村城鎮化與農業電子商務的和諧發展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在農業價值創造過程中,人才是基礎。雖然農產品的購買者涉及到各個層次,各個行業的人,但是農產品的生產者基本上都是農民,因此,應加強對農民在信息技術方面技能的培養,培養農民的信息意識,使農民能夠自如地利用電子商務平臺對市場需求進行預測分析,指導農業生產,避免資源浪費。
在城鎮化建設的同時,積極促進農村網絡信息建設,搭建能夠連接農產品生產資料銷售、農產品生產、農產品供應、農產品銷售于一體的電子商務平臺,將農業生產資料供應者、農產品生產者、農產品消費者緊密聯系在一起,使供產銷的信息及時在平臺上更新,避免因信息不對稱造成資源浪費。
結束語
電子商務的發展給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的沖擊,可以說電子商務是一把雙刃劍,對電子商務的合理利用必將為中國農業的快速發展帶來好處。而目前中國正處于農村人口向城市大量涌動的時間,農村城鎮化是農村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這種情況下,抓住契機,科學利用電子商務帶動農業發展,將為中國三農問題的解決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宮正.吉林省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及其策略分析[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6:3.
[2]陳鴻彬.農村城鎮化研究、建設及管理[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5.
[3]波特.競爭優勢[M].陳小悅,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1-8.
[責任編輯 劉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