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中國高等教育模式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變,大學畢業生就業難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和解決的難點。結合中國大學生教育的特點,提出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要以學生為主體,以輔導員和班主任為輔助,在規劃實施中注意連續性和多樣性的觀點。
關鍵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22-0295-02
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大學生個體把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相結合,對決定個人未來職業生涯的個人因素、社會因素進行分析,通過自身職業興趣、職業性格、職業能力等的測評,制定出有關對個人一生在事業發展上的戰略設想與計劃安排。近年來,隨著中國高等教育模式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變,高校畢業生逐年增加,而人才的需求結構由于受經濟結構轉換和用人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影響,發生了較大變化,致使人才結構性失衡,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需求逐年下降,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日益凸顯。如何適應就業市場人才需求結構的變化,調整人才培養方案,提高就業率,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也是學校、學生、家庭與社會密切關注的熱點問題。在對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方面,國外一些發達國家在升學與就業指導方面已有幾十年的發展歷史,而且已經形成較完整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指導體系,具有早期性、個性化、服務性、實用性、專業性、連續性等特點 [1]。結合國外發達國家的經驗及中國大學生教育的特點,筆者對中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問題進行了思考。
一、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主體
目前,一些高校存在著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與就業指導混為一談的現象,但事實上這兩者是不同的。首先,其教育目標不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以促進個體的發展為根本目的,而就業指導更關注個體對已有發展成果的“盤點”。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著眼于個人未來的發展,就業指導更多關注學生在求職時所遇到的現實問題的解決。其次,其實施對象和時間有區別。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從學生入校就開始,面向全體大學生,而就業指導一般是為畢業生或即將畢業的學生服務的,具有較強的時效性。最后,其教育觀點內容有差異。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幫助個人在其獨特的能力、興趣、價值傾向的基礎上,進行生涯認知、生涯探索、生涯定向、生涯準備的過程與活動。就業指導是以協助個人選擇職業、準備就業、工作安置和就業后的適應為主要內容的[2]。
目前,中國很多高校都設有就業指導中心,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的不同,決定了職業生涯規劃的主體不應該是就業指導中心。關于職業生涯規劃主體的認識,經歷了兩個階段:從最初的以用人單位為主體,轉換為員工個人為主體。可見,高校職業生涯規劃的過程中,也應以人為本,以學生個人為主體。這就需要在規劃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參與意識同時,考慮到學生的成長特點,還需要學校輔以相應的指導。指導之責可以由輔導員和班主任擔任。輔導員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等學校從事德育工作,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高校輔導員積極為大學生提供優質高效的就業指導與信息服務,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在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輔導員作為大學生的最直接管理者與服務者,肩負著時代和歷史賦予的重任,肩負著幫助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歷史使命[3]。同時考慮到輔導員對所帶學生的專業課程和專業發展前景不是特別熟悉,建議對每個專業配以固定的由專業課教師擔任的班主任,定期和學生溝通。
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連續性
大學生從剛一入校的“新手”到畢業時的“準職場人士”,這四年當中經歷的變化是很大的。所以,建議結合每個年級不同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
一年級為試探期。首先要初步了解近幾年來就業情況,特別是自己未來想從事的行業或與自己所學專業對口的職業。有時間就多和學長學姐們進行交流,尤其是大四的畢業生,向他們詢問就業情況。因為大一學習任務不重,所以可多參加學校活動,增強與人溝通的能力和挖掘自己的潛力;打好英語基礎,為英語過級作準備;積累計算機知識,爭取可以通過計算機和網絡輔助自己的學習;為獲得雙學位、留學深造做好課程準備和資料收集。
二年級為定向期。這個時候就應考慮清楚未來是深造還是就業,并以提高自身素質為主,通過參加學生會或社團等組織,鍛煉自己的各種能力;可以開始嘗試兼職、社會實踐活動并要具有堅持性,努力提高自己的責任感、主動性和受挫能力;增強英語口語能力,增強計算機應用能力,通過英語和計算機的相關證書考試;同時積極參與學術討論和老師的科研項目來檢驗自己的知識技能;開始有選擇地輔修其他專業的知識,多讀點人物傳記、紀實報告和其他專業入門知識來充實自己,擴大自己的知識面。
三年級為沖刺期。臨近畢業了,必須確定自己是否要考研或留學。如果不考研、也沒打算留學的就應該把目標鎖定在收集就業信息、提高求職技巧;學習寫簡歷、求職信,和同學交流求職的心得體會;同時積極加入校友網和從已經畢業的校友那里了解往年的求職情況。考研的同學除了認真復習要考試的科目外還要在撰寫專業學術文章時,大膽提出自己的見解,鍛煉自己的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希望出國留學的學生,可多接觸留學顧問、準備TOEFL或GRE、注意留學考試的各種資訊,參與留學系列活動,向教育部門索取簡章參考。
四年級為分化期。在這個階段,首先,要檢驗自己已確定的職業目標是否明確,是找工作、考研,還是出國;其次,看看前三年的準備是否已經充分;再次,積極利用學校提供的條件,了解就業指導中心提供的用人單位的資料信息并積極參加招聘活動,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積累和準備;最后,強化求職技巧,進行模擬面試等。
三、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多樣性
以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引導學生廣泛參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當前學校應充分利用現代物質、技術條件和手段等優勢資源,積極鼓勵和幫助大學生開展與職業相關的校園文化活動。如組織職業生涯設計大賽、模擬招聘面試大賽、企業經理人系列講座、校友調查等相關活動,促進學生對職業生涯的關注和參與,促進大學生對職業生涯問題的思考積極引導和扶持學生創建職業類學生社團,建立健全這類社團長效發展機制,通過豐富的社團活動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勤思考、多實踐,以網站、QQ群等形式多樣的載體,探討職業生涯規劃,幫助學生在快樂活動中“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實現自我”。
參考文獻:
[1]楊淑欣,鮑德媛.中外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比較與借鑒[J].職業時空,2005,(10):57-59.
[2]邱峰.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略論[J].江蘇高教,2010,(5):99-100.
[3]徐惠紅,李曉波.以職業生涯規劃為載體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徑分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11):131-133.
Thought on Career Planning of College Student
BAI Bin
(Material College,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 266510,China)
Abstract:With the changing of higher education mode from elite mode to masses mode,the difficulty of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 becomes social hot topic,It is emphasized that the career planning should be done by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with the aid of counselors and should be done continuously with diversified form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career;planning[責任編輯 陳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