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生在美術課堂中創造力、想象力的開發是學生能否對本節課產生興趣的主要條件。讓學生在課堂上練習繪畫不是目的,而是通過美術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藝術創造力,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關鍵詞:美術;課堂;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20-0278-01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認為:創造就是教育之本,創新是學生在課堂中接受新的知識的重要源泉,是我們教師在課堂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源泉。
學生在美術課堂中創造力、想象力的開發是學生能否對本節課產生興趣的主要條件。讓學生在課堂上練習繪畫不是目的,而是通過美術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藝術創造力,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在美術課堂中學生的豐富想象力在課堂學習中更為重要,想象力是無限的概括化的東西。傳統的教育長期以來都比較注重知識的積累、疊加,不注重能力的培養,特別是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創造力和想象不可分,讓孩子展開想象的翅膀,教師引導他們去想象,在無形之中學生的創造能力能被激發。通過這種教育模式,學生在課堂中真正地成為了主人。我們每一位老師都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使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自由的發展。筆者在初三美術課《服裝設計》這一課中,要在設計領域中讓學生的設計技巧和想象力都體現出來。針對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我主要采取放手不管的這一手段。先播放一段錄像,從服裝的起源入手,首先介紹給學生服裝種類,讓學生明白服裝的內涵。其次,結合當今時尚元素,初三學生的個性特點,讓學生在自身頭腦中模擬當今服裝流行的主流是什么,最后讓學生用線條來從大體概括出自身想象力的圖形來創造自己想要的圖形。
通過這種形式的教學,同學們開始感到原來設計也不是很難,設計理念就在我們身邊。學生們的設計豐富多彩。他們的設計,是他們想象的結果,也是創造力發展的過程。
我們在教學中的這種教育模式,是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采取的重要手段,抓住學生的個性和特點,由他們創造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東西來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引導他們主動參與進來。在漫畫繪畫課中,要求學生搜索和回想曾在兒時看過的影像和圖片。在回想中交流和共享,從而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
在日常教學中我適時引導,幫助學生改變原來傳統的學習方法,開展有效的接受學習,培養學生通過自主探索活動,獲得親身體驗,逐步形成一種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樂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傾向,極大地激發了他們探索和創新的積極欲望,使其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如在《垃圾回收與利用》這一課,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得到了很好的激發,通過理論的學習和實踐的探究,學生的創造能力大大提升,學生本身也很樂于投入其中,享受快樂。
親身體驗是每位教師在教學中應常常運用也是使學生很快接受新的知識的動力來源。在素描課堂中學生學習起來比較乏味單調,如果老師靠單純地講解學生聽這種模式,是很難激發學生興趣的。針對這樣的課堂內容,老師要讓學生通過兩手去摸索,動腦去思考,用眼去觀察這種方式的結合才能解決課堂上的難題。這樣的課堂模式才能夠有更好的教學效果。任何學科的課堂教學模式都需要這種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作為一名美術教師,我們更應該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精心指導的投入,會讓學生在每節課中都進入激情創作之中,讓學生的審美情趣得到提升,使師生情感得到升華、心靈發生共鳴。
所以說,每堂課的精心設計與指導都會讓學生從中獲取更多的知識。教師在備課和上課時做到教學目標的確立要合理有效、到位,要符合學生的實際,要把握好教學的重點難點,要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設計好課堂教學環節,慢慢地推進課堂教學,讓學生在每節課上都有所收獲。在課外要多為學生開展美術興趣小組的活動,使學生的繪畫技巧、技能逐步提高,使學生在活動的參與中有成就感、競爭感,讓學生在競爭中快速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