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某些新聞媒體的監督和引導作用在弱化。主流媒體在新時期要擔負起社會正確輿論引導的重任,旗幟鮮明地強化輿論引導的功能,重點在強化責任意識。
關鍵詞:新聞媒體;輿論監督與引導;責任意識
中圖分類號:G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20-0290-02
新聞媒體是黨和人民的喉舌,承擔著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團結動員廣大群眾,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責任。新聞輿論監督與引導是黨和人民賦予新聞媒體的神圣職責,也是輿論發揮作用的形式和途徑。尤其是主流的新聞媒體不僅在輿論監督和引導中占有主導地位,而且始終承載著社會主流輿論,體現著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和核心價值觀,反映著黨的意志和人民的心聲,具有較高文化傳播功能和公信力。那么,新時期新聞媒體如何監督和引導好輿論,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筆者認為,提高新聞媒體的責任意識是根本。
一、把握時代的脈搏明確媒體的責任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五大以來,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民主法制建設得到了極大重視和發展,輿論監督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我們黨的十六大報告對新聞媒體提出要“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黨的十七大報告又進一步提出要“發揮好輿論監督的作用”,對新聞媒體監督提出了更高要求,為輿論監督和引導工作指明了發展方向。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社會問題層出不窮,新時期新聞媒體要想發揮好社會監督和引導作用,就要把社會責任放在首位,更加準確、客觀地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
黨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確提出,要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作為媒體對維護人民群眾的“四權”,發揮好輿論監督和引導的作用,就是新時期的主要任務。據統計,我國現擁有2 000多家報紙,4億多臺使用中的電視,有13億電視觀眾,通過主流媒體了解新聞的約占90%,所以新聞宣傳在監督和引導輿論方面承擔著重要的責任,新聞媒體已經成為百姓了解國際、國家大事的重要媒介之一。所以,新聞媒體樹立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大局意識,通過準確、客觀、真實的報道,反映國家的發展、經濟的建設、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風貌的變化,是新聞媒體不可推卸的責任。
二、發揮輿論監督作用新聞媒體要堅守責任意識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利益最大化是內在驅動力,競爭性是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和本質特征。它有利于調動主體積極性、提高經濟效率、推動科技創新、優化社會資源配置。但任何事物都有正反兩個方面,競爭性毫無疑問也有它的負面效應,有些時候還會給社會造成極壞的影響。那么,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新聞媒體如何進行社會輿論監督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呢?作為新聞媒體第一重要的是堅守社會責任意識。
今年的3月15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播出了《每周質量報告》3·15特別行動——《“健美豬”真相》的節目,曝光了“養豬戶添加違禁藥‘瘦肉精’,監管部門收錢放行,經紀人聯絡其中,下游廠家有意收購”的亂象。記者在河南孟州市等地進行了調查,發現用“瘦肉精”喂出來的“健美豬”,鉆過當地養殖環節的監管漏洞,進入南京市場銷售。更令人不安的是,這種用瘦肉精喂食的豬,還堂而皇之地流入了肉食行業的龍頭老大——河南雙匯旗下的濟源雙匯食品有限公司。雙匯公司一直宣稱“十八道檢驗、十八個放心”,但豬肉不檢測“瘦肉精”。這個新聞事實讓國民非常的震驚,如果不是媒體爆光,我們的身體健康還不知道要經受多大的損害。
2005年,江蘇一些學校亂辦班、亂收費、強行捐資助學,一些縣(市)、鄉鎮政府擠占、挪用學雜費的現象仍時有發生。金壇市某教育中心以“藝術培訓”名義不規范收費29萬元;興化市張郭鎮某小學辦所謂的“重點班”,亂收費10.22萬元等六起案件問題嚴重,在社會上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響。此事經媒體爆光,江蘇省糾風辦按照《江蘇省教育亂收費黨紀政紀處分的暫行辦法》,對借教育收費以權謀私和中飽私囊的,堅決依法依紀從嚴查處,絕不姑息,除了清退亂收費款外,相關學校負責人均被行政記過處分或警告處分,甚至被撤銷了黨內職務。這件事不僅及時糾正了部分人的錯誤行為,更重要的是媒體在其中維護了教育收費的正常秩序。這兩個事例,體現的正是新聞媒體較強的社會責任意識。
光明日報就社會責任問題發表見解說:“社會責任就是我們的脊梁,是我們的生命線,是提高核心競爭力的根本。不管發展到什么階段,發展到哪個層次,我們都將自覺承擔起黨報應該擔負的社會責任,并始終把社會責任置于首要地位,在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不相一致的時候,經濟效益必須無條件地服從社會效益。”
三、發揮輿論引導作用新聞媒體要堅守責任意識
近幾年來,我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更加重視發展社會事業。溫家寶在關于發展社會事業和改善民生幾個問題的講話中指出,要把維護社會事業的公益性、保障人民群眾基本公共服務需求作為政府的主要職責。社會事業涉及人民群眾基本需求和普遍公共利益,公益性是其基本特征。社會事業的公益性一旦受到損害,人民群眾的基本需求和權益就得不到保障,社會就會失去起碼的公平和正義。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主要職責就是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需求、保障公共利益。因此,做為黨和政府喉舌的媒體,自然要把社會事業作為輿論監督和引導的重點,在社會事業特別是涉及基本民生方面,包括就業、社保、教育、文化、醫藥衛生等,都要看成義不容辭的責任。
2010年5月26日,經國務院批準,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工商總局下發《關于加強農產品市場監管維護正常市場秩序的緊急通知》,要求“各新聞媒體要全面客觀準確報道農產品市場價格情況,嚴禁虛假報道和有償新聞,防止利用新聞報道為農產品炒作行為推波助瀾”。
5月27日,湖北某晚報和某網站卻無視我國豬肉、食用油等農產品價格穩中有降、水產品價格平穩、5月份以來蔬菜價格已整體大幅度下降的客觀事實,單單抓住大蒜、綠豆、玉米等個別品種價格上漲進行炒作,導致了國內其他新聞網站大量轉載,在全國范圍內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為此,國家發改委呼吁:新聞媒體要負起社會責任,正確引導輿論。
還有一個事例,就是山東衛視《天下父母》欄目,這個欄目從2004年7月開辦至今,已經將近7年的時間,他們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孝道文化,關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贏得社會的好評,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堅守社會責任的榜樣。
綜上所述,社會責任意識決定著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和引導作用發揮,對社會經濟和社會事業快速健康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力,它既能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輿論支持,也能起到消極的制約作用。因此,新聞媒體必須首先培養良好的社會責任意識,才有資格實施輿論監督和引導。
Discussion about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media in the new period
MA Zhuang,CHEN Yan
(Jixi people's broadcasting station,Heilongjiang province,Jixi 158100,China)
Abstract: In the market conditions, some media in the monitoring and leading role in weak. mainstream media in the new period to shoulder the burden of community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public opinion strongly strengthen the function of guidance, the emphasis on strengthening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Key words: news media; supervision of public opinion and guidance;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