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個人所得稅又是稅收中重要的稅種。國家可以也應該通過個人所得稅調節國民收入,縮小國民貧富差距,這就需要一個公平的且能起調節作用的個人所得稅稅制。
關鍵詞:稅收;公平;分類所得稅制;綜合所得稅制
中圖分類號:F810.4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20-0092-02
稅收是我國財政收入的重要基本來源,它的目的有二:其一是增加財政收入以供政府運轉;其二是實現經濟目標和社會目標, 即實現社會經濟的有效運轉及對社會成員的公平。稅收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 按照法定標準, 無償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特定分配形式。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中, 稅收主要具有資源配置、收入再分配、穩定經濟和維護國家政權四個方面的作用。隨著改革開放與對外經濟的發展, 我國居民收入差距越來越大,據世行2008年公布的數據,中國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數已由改革開放前的0.16上升到目前的0.47,超過美國、俄羅斯,更超過印度的0.36,已經接近拉美國家的平均水平,已超過國際上認可的中等不平等程度。而作為調節國民收入的稅收中的重要稅種的個人所得稅,其稅制應該及時做出制度安排,以充分發揮其調節作用,以緩解收入分配的矛盾。
研究我國現行的個人所得稅體系,筆者認為,它存在四個方面的不完善,會導致其不能體現個稅的公平所在。
第一,我國現行的分類所得稅制有失公平。這種稅制將所得按照性質的不同分為11項,實行分項征稅, 對不同的項目采用不同的扣除辦法、稅率和計算方法。它雖然征管簡便,可以體現其效率,但不能全面地衡量納稅人的真實納稅能力,從而無法充分體現“稅負公平”的稅收原則,也就不能多收多征、少收少征而緩解收入分配的矛盾了。
第二,現行費用扣除的不合理,造成稅負不公平。現行個人所得稅制的費用扣除方法是采用定額和定率相結合的辦法。個人所得稅采用超額累進稅率。從縱向上看, 超額累進稅率意味著收入越高, 適用的稅率越高。這看起來十分公平,因為稅收征收的原則就是納稅能力越強, 則稅收越多。但是,個人所得稅所采用的單一、簡單的費用扣除標準, 并沒有考慮個人具體的負擔能力, 如老人的贍養費用、子女的教育費用、夫婦一方工作單獨負擔家庭費用等情況。這種忽略了納稅人的自然狀況的扣除規定使個人所得稅偏離了其調節收入分配, 特別是調節過高收入的本意。
第三,我國實行的按月、按次分項計征也會造成稅負不公。在現實生活中,由于種種原因,納稅人各月獲得的收入可能是不均衡的, 有是納稅人收入渠道比較單一, 有的人則可能從多個渠道取得收入; 有的人每月的收入相對平均, 有的人的收入則相對集中于某幾個月。而依照現行的稅法規定,實行按月、按次分項計征, 必然造成對收入平均的人征稅輕,對收入相對集中的人征稅重。顯然,這種分類稅制容易造成納稅人通過“肢解收入”,分散所得,分次或分項扣除等辦法來達到逃稅和避稅的目的, 導致稅款嚴重流失。在不利于公平的同時也不利于我國的財政收入。
第四,現行稅制所規定的課稅范圍會導致稅負不公。現在的范圍僅包括工薪收入等11個項目,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特別是金融市場、技術市場、人才市場、房地產市場的發育和成長,我國居民個人的收入已由單純的工資收入, 向收入來源收入形式多元化的趨勢發展,這11個項目也就不能適應收入多元化趨勢的需要了,這就勢必會導致納稅的不公平。
為了同時維護國家和納稅人的利益,達到公平的目標,我國的個人所得稅可以針對以上四個方面進行改革。
首先,應該采用綜合所得課稅為主、分類所得課稅為輔的混合所得稅模式。目前世界上普遍實行的是綜合所得稅制或混合所得稅制, 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普遍采用綜合所得稅制。我國的分類課稅模式存在著缺乏彈性的弊端, 但在目前要完全放棄分類所得課稅模式也不現實, 會加劇稅源失控, 稅收流失。因此, 我國個人所得稅制可以采用綜合所得課稅為主、分類所得課稅為輔的混合所得稅制,按照不同所得進行合理分類, 屬于投資性的、沒有費用扣除的應稅項目, 如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股票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宜分類所得征稅; 屬于勞動報酬所得和費用扣除的應稅項目,如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生產經營、承包承租、稿酬、特許權使用費、財產租賃、財產轉讓等項目, 宜實行綜合征收。當然,這會使納稅成本有所提高,但我們可以以美國為前車之鑒,不犯其錯誤。
其次,在費用扣除方面,應通過科學測算, 健全扣除制度。例如,作為取得收入所必須支付的有關費用和維持勞動力簡單再生產的生計費, 應根據納稅人贍養人口的多寡、婚姻狀況、健康狀況、年齡大小等進行扣除。總體而言,就是將納稅人的自然情況盡可能的考慮到費用扣除制度中。
再次,在征收頻率方法上,我國可以統一實行按年綜合所得計征,按月或按次分類預繳,年終匯算抵扣清繳,多退少補的征收辦法。這樣就既可以保證稅款及時,足額入庫,防止偷逃稅行為發生,又有利于公平稅負,減少征稅成本,方便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申報計稅。
最后,至于納稅范圍,可以將11個項目按性質整合調整,根據國民收入的實際情況進行改善,達到量能納稅以公平納稅。
現在,我國的個人所得稅都是以個人為單位進行納稅,在新的改革中,我們也可以嘗試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納稅。因為個人所得稅的最基本目標是有利于收入分配的公平化,從這個角度來說,收入差距的擴大,也主要體現在家庭收入水平的差距上。而且在我國, 由于受傳統文化的影響, 家庭觀念非常重,對家庭行為的調節成為調節經濟和社會行為的基本點,因而對收入分配的調節完全可以集中到對家庭收入的調節上。所以,選擇以家庭為納稅單位,力爭做到相同收入的家庭納各自相當的稅,就可以更好地體現稅收的公平原則。
要處理好公平和效率兩方面關系,過多的強調一面必然會使另一面受損。所以,我們應該在兼顧效率的基礎上盡可能的使個人所得稅的稅制實現公平原則,消除過大的貧富差距,減少社會不公和動蕩,達到國民收入穩定均衡。這不僅有利于國民的福利,更有利于我國的總體經濟發展。
Examining the individual income tax from the principle of fairness in our ciuntry
ZHAO Shu-jin
(China politics and law university,Beijing 100088,China)
Abstract: Tax is the important income source of income tax,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taxes. Countries can and should by the national income, reduce 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poor, and this calls for a fair and able to adjust the income tax.
Key words: revenue; fairness; classify income tax system ;comprehensive income tax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