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在學業、工作上有所建樹,興趣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對人的一生的影響意義重大。教育的重點應該是發掘并培養受教育者的興趣,每個學生都會對他感興趣的事物優先予以關注,給予優先注意和積極地探索。一個人成功有許多因素,努力和運氣都很重要,但興趣是最重要的。由此可見,興趣對學生的寫作是何等的重要,本文主要闡述如何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關鍵詞】興趣 觀察 模仿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寫好作文,能夠讓學生終生受益。興趣不是天生的,它是可以培養的。作文的興趣從哪里入手培養呢?按心理學的觀點,興趣是以需要為基礎的,是通過實踐活動逐步形成的。因此教師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把作文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變“要我寫”為“我要寫”,激發學生創作的欲望,讓他們在不同形式的實踐活動中培養對寫作的興趣。
一、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楊振寧曾說過:成功的真正秘訣是興趣。興趣是推動學習活動的內部動力。作文是語文學習中最復雜的腦力活動。當學生把作文視為苦差事,不愿寫,那怎能寫好作文呢。所以在作文教學中,一定要讓學生消除畏難情緒,讓他們體驗成功,樹立自信,讓他們發自內心愿意去寫。
我想主要要做到以下幾點:
1.豐富生活內容,挖掘寫作之源
我們現在的學生知識面狹窄,視野不開闊,積累的素材也少,而要提高作文水平就必須豐富他們的生活。我經常在班級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例如舉辦各類競賽,春天去野外踏青,幫助孤寡老人,開展感恩父母,為爸媽做一件事等。這些活動很好地為學生提供了寫作素材。當然在此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善于和及時捕捉學生生活中的亮點,指導學生有目的地觀察,寫心得體會,把看到的,想到的東西記下來,學會做生活的有心人,久而久之,知識面就有了一定的積累。
另外,要多開展作文交流會,讓學生把最滿意的作文(片段式也可以)放聲朗讀。也有可以幾人一組,互讀得意之處,并相互點評。在交流中既獲得了肯定,又交換了素材,學生也因此興趣大增,認為自己真的很行。
2.重視作文評改,學會欣賞學生作文,圈點閃光點
平時我們在作文批改過程中,無論寫得怎樣,都要首先給予肯定和表揚,畢竟都有其閃光點,有好的一面。在表揚之后,委婉指出不足之處,讓學生知道作文的優點和缺點,這樣才能增強自信,提高寫作興趣,樂于多讀多寫。比如:在班級里,只要發現哪位同學寫得不錯或有了進步,我就會將他的作文在班級上讀給其他學生聽,并利用班級文化布置將他們的作文“發表”在班級的墻壁上,在家長會上讀給爸媽聽,還鼓勵學生投稿……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當我班同學的作文在報紙雜志上發表并收到稿費,我也借機“大肆”表揚鼓勵學生,多練筆,一定能寫好,也能有收獲。這樣極大地刺激他們的寫作興趣,讓他們感到作文的分量,從而大大提高了創作的積極性。
二、細致觀察,善于積累,要做到學而致用
什么是觀察?所謂觀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遠“觀”近察,事事留心,時時注意,并養成一種習慣。被譽為世界短篇小說之王的法國作家莫泊桑曾拜當時著名的作家福樓拜為師。福樓拜對他說:“我勸你不要忙于寫這些虛擬的東西,你每天騎馬到外面轉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準確地、細致地記錄下來。”于是莫泊桑意識到福樓拜是教他首先學會眼睛去觀察、認識,練好觀察這一基本功。從此他花了一年左右的時間,每天外出觀察,終于寫成了小說《點心》,并成為世界著名的小說家。所以學會觀察是提高寫作水平的第一要素。
1.善于觀察,發掘寫作的契機,調動興趣
觀察能力的培養不僅局限于課堂,為了寫好作文才去觀察,教師要做個有心人,尋找契機,鼓勵學生觀察,尋找素材。
我曾經在教授初中語文時,教授《一面》這篇課文時,指出作者在描寫魯迅外貌時,五次寫他的“瘦”。其中三次是從遠到近更清楚,更細致地寫出外貌的特征,寫得那么傳神,那么典型。主要是作者善于細致的觀察,重視寫真實內容。因此,每個星期的作文課,我都利用一定的時間帶學生走出課堂,進行實地寫作,有時在周末時間到野外寫作,領略秀美的自然風光,經過這樣的訓練,不但激發了學生寫作興趣,積累豐富的題材,寫出真實內容,而且能陶冶道德情操,使學生得到美的享受。
2.積累素材,學而致用
教育學生勤練筆是提高習作能力的途徑之一,盡管在班級上我不要求學生寫日記,但是在平時總是注意抓住時機,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寫身邊的人、事、景。
有一次,在學校舉行運動會,經過班級同學的共同努力,一連取得多個好成績。尤其在拔河中,力挫群雄,一舉奪得年級組第一的好成績。同學們興奮不已,情緒特別激動,我干脆順勢上了作文課。幾個問題打開學生的思路,學生語言變得生動、具體,有了豐富的體驗,自然就有話可寫了,有了這么令人激動、記憶深刻的場景,不愁他們寫不出好的文章了。
另外,平時要多進行閱讀,多積累寫作素材。“書讀百篇,其義自見”。書讀多了,才能博古通今,寫起文章來,才胸有成竹,得心應手。但是經驗告訴我們,僅僅靠多讀是不夠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曾說:“學以為耕,文以為獲”。這是說閱讀是寫作的先導,沒有讀的“耕耘”就沒有寫的“收獲”。所以在強調學生讀書的基礎上要對所讀之書進行熟讀精思,融會貫通。積累素材,讓它成為自己寫作的“活水源頭”,并學會運用,使作文內容應筆而生,有如涌泉,滔滔不絕,內容充實有力。
三、提倡模仿,培養興趣
模仿是借鑒的一種形式,但模仿不是簡單的照搬,應當是創造性的借鑒。模仿的特點是針對性強,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寫作的難度,又收到明顯的效果。對于寫作水平不高的學生,應積極提倡模仿和借鑒范文,逐步培養寫作興趣,使之循序漸進地沿著寫作的道路走下去,逐漸地提高寫作能力。
1.品評、模仿優秀之作
即使剛開始時的機械模仿,也應加以表揚和肯定,使他們產生寫作的興趣和欲望。歷史上有許多文學家也曾模仿古人寫作,成為一代風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與孤鷺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就是從庾信的“落花與芝蓋齊飛,楊柳共春旗一色”脫化而來的。又如歷史上左丘明的《左傳》、司馬遷的《史記》他們的寫法,都為后世的散文家、小說家、戲劇家所模仿。
2.向學生及時介紹好文章,并分析它的特點
長文章可以選其佳段,加以品評,使學生從范文中受到如何立意與構思、如何布局謀篇及遣詞造句的啟示,然后加以模仿,定會收到較好的效果。課本中的許多文章都是很好的范文,學生學了課文,可以模仿寫作,使學以致用。例如我教了鄭振鐸的《貓》一課,讓學生以另一動物為題模仿寫作,有很多學生仿寫很成功,把課文寫法轉化為自己的能力。雖然模仿是提高寫作能力的第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作文開始起步時,可以進行模仿,但入門后,必須脫離仿寫,走創新之路,追求自己的寫法,有自己的特點。
記住:作文教學,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取得成效的,而是需要我們長期不斷地訓練才能有所提高。這只是我在培養學生作文興趣方面做出的一些有效的探索,只要激發他們的興趣,樹立寫好作文的信心,不斷地鼓勵學生多讀多寫,讓學生樂學、樂寫,就一定能夠提高作文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伊永青.《激發興趣,有效引導,提高寫作能力》,《海峽科學》,2010年第8期.
[2] 劉攀桂.《尋找學生寫作興趣之源》,《湖南教育 綜合版》,2000年第11期.
[3] 宋維菊.《如何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青海教育》,2008年第8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宜興市豐義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