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我們常說:“音樂是美妙的,音樂課堂是快樂的”。可我想說,要是在音樂課堂中適時加入一些小創意,會使課堂更加豐富多彩,會使原本的歌曲旋律更加美妙,會使學生在課堂中變得興趣盎然。
【關鍵詞】音樂課堂 創意 充滿生機
我們常說:“音樂是美妙的,音樂課堂是快樂的”。可我想說,要是在音樂課堂中適時加入一些小創意,會使課堂更加豐富多彩,會使原本的歌曲旋律更加美妙,會使學生在課堂中變得興趣盎然。
隨著《音樂課程標準》的頒布實施,一些傳統的教學方式正在被摒棄,音樂課堂改革創新出現了可喜的變化——音樂創意課堂悄然而至。
所謂的創意課堂,就是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與教學觀念,在新課標的引導下,靈活、科學地運用教材,不牽強,不走形式,創造性地進行音樂課堂教學,使學生能帶著濃郁的興趣走進課堂,積極愉悅地聆聽、欣賞,最后帶著收獲的喜悅離開課堂。創意課堂如何得以創造性地實施,使我們的音樂課堂取得創造性地收獲,是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究的主題。
特別是我所從事的小學音樂教學,由于孩子們年齡小,有時對你所教的音樂內容很是費解,有時甚至覺得枯燥乏味。因此,我在課堂中適時加入一些小創意,這樣來激發孩子的興趣,來拉起他們心靈深處與音樂共鳴的那根琴弦。
一、欣賞歌曲“小創意”
音樂是聽覺藝術。新課標中指出:“讓學生完整、充分地聆聽音樂作品,使學生在音樂審美過程中獲得愉悅的感受與體驗”。
可在平時的教學中,并不盡如你想象的那樣。記得在教低年級歌曲欣賞時,由于低年級孩子積累的知識有限,連字也認識不了幾個。甚至有些孩子,連他們想表達的意思都表達不出,更談不上去欣賞音樂了。
每到欣賞歌曲時,小朋友們總是像無頭的蒼蠅,鉆進那美妙的歌曲中,結果等他們欣賞結束后他們什么也沒聽明白,而且他們告訴我:“老師,這欣賞真沒意思。”
于是,我便在課堂中進行了一個“小創意”,讓小朋友們在欣賞歌曲后,在紙上畫出線條來表達歌曲的情緒。如:遇到歡快的歌曲,線條畫密集一些,遇到舒緩的歌曲時,可以畫出緩緩地波浪線條,當遇到鏗鏘有力的進行曲時,學生畫出橫線,或豎直線。
孩子們邊欣賞邊在紙上畫一畫,這樣的他們覺得有趣多了。漸漸地,孩子們的“歌曲情緒線條”,也變得越來越多樣化了。孩子們表達歌曲情緒的方法,也越來越豐富了,有的孩子遇到歡快的歌曲時,他們在紙上畫個小臉花。
就這樣,我的“歌曲情緒線條”創意,讓歌曲的情緒表現變得更形象了,他們欣賞歌曲的表達方式也越來越多了。
二、演唱歌曲“小創意”
有位哲人說過:“歡樂的名字是創造”。我們的學生在創造中獲得快樂,在快樂中創造心中的夢想。小小的創意如同一朵朵五彩斑斕的花兒,把我們的課堂點綴得絢麗多彩。
在演唱歌曲時,學生對一些民族、民間歌曲,總是提不起學習和演唱的興趣。記得我在執教《歡樂的潑水節》這一課時,學生總唱不出那種歌曲所表達的歡快的情緒。于是,我便讓學生在每個樂句后面加上“哈哈”這樣的襯詞。就這樣,孩子們在襯詞的帶動下,情緒變得高漲,演唱變得更加帶勁兒了。
創造性人才的培養需要有創造性的老師來培養,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靈魂,音樂教育也需創新,有創新才能有發展。在音樂教學中,要給學生多一些創造的機會,老師首先需要具有創新的精神,只有我們老師在教學中真正樹立了創新的意識,學生的創造意識才能得以培養,其創造個性才能得以弘揚。
三、表演歌曲“小創意”
素質教育的實施,使音樂教學走出了“單一”的教學模式,創新精神的提倡,激活了師生思維。然而表演藝術,作為素質教育的一部分,創新能力的培養,卻往往被忽視了。
表演藝術是一種集語言、動作、舞蹈、角色等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奧爾夫曾認為:“原始的音樂決不是單純的音樂,它是動作、舞蹈等結合在一起的”。
要想讓學生樂于表演歌曲,我做了個小創意,如:在執教《動物說話》這一課時,我讓孩子們模仿小動物們說話的動作,來表演歌曲。動作的加入,使他們表演得更逼真了,并讓他們感受到了表演的樂趣。
又如:在執教《小朋友的家》這一課,我讓學生表演時加上打擊樂器來伴奏,這樣使學生表演時興趣更濃了。
打擊樂器的加入,使孩子們在音樂實踐中獲得了審美的體驗,并享受著創意留給他們的歡悅,使歌曲的旋律變得更加美妙動聽了。
音樂課程標準指出:“音樂是一門極富創造性的藝術。音樂創造是指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即興創造和運用音樂材料來創作音樂的活動。在音樂教學中,處處都有發揮學生創造性的機會,更應重視音樂實踐中的創造過程,培養和鼓勵學生的創造精神。”
因此,課堂中適時的“小創意”,可以給課堂不少色彩,可以讓音樂變得更加美妙,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更多的快樂,更可以讓我們的音樂課堂變得充滿生機。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九華鎮馬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