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抽油井結蠟是影響油田開采的重要因素,熱洗清蠟是保證油井的正常生產重要措施,通常采用機械清蠟及熱水洗井,排水周期一般在3~5天,多的長達十多天,嚴重影響產量。節水洗井技術彌補了常規清蠟工藝的不足之處,井筒清蠟徹底、排蠟徹底、入井液不傷害油層、少影響產量為目的,對熱洗工作進行了改進,努力減少原油損失。
關鍵詞:熱洗 節水劑技術 井筒清防蠟
中圖分類號:C9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27-0339-02
一、技術簡介
抽油井結蠟是影響油田開采的重要因素,通常采用機械清蠟及熱水洗井,機械清蠟易造成蠟塊或刮蠟片落井卡泵,造成人為檢泵,熱水洗井易使水漏入地層,排水周期一般在3~5天,多的長達十多天,嚴重影響產量。根據這些情況,我們成功的在W72-259#試驗應用了油氣井洗井清防蠟節水洗井技術,現場按一般洗井工藝,直接把該原液、或加入該劑的洗井液泵入油套環形空間即可。一方面增加攜水量起到強排作用,另一方面增大炮眼動量漏失阻力(相當于暫堵作用),以減少洗井液的漏失量;另外,水溶性蠟晶改進劑分子親油基向里吸附在鋼鐵表面,親水基向外形成一層水潤滑膜起到防止蠟沉積作用,減少原油損失,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技術指標
三、主要技術特點
1.屬水溶性熱洗清防蠟節水劑,與水可任意比例混合,與洗井液在井下能較好的混溶,這就克服了油溶性清防蠟劑油溶性清蠟成分與水不混溶而被較快地抽出地面,清防蠟效果差的缺點。
2.選用天然茶皂素作為炮眼動量漏失阻力劑,具有耐高溫抗高礦化度等特點,克服了表面活性劑發泡劑不耐高溫及不抗高礦化度的缺點;同時具有起泡及攜液能力強,泡沫質量穩定,懸浮及強返排性能好,解決了油氣井地層能量低、對洗井液壓縮的敏感性以及洗井液難返排的問題,降低了水敏的影響對油氣低產層造成的傷害。
3.水溶性蠟晶改進劑,一方面,吸附在鋼鐵的表面上,形成致密的約21nm厚的防蠟分子沉積吸附膜,使原油中的蠟較難在油管內壁及抽油桿表面沉積,有效地阻止蠟卡抽油桿或蠟堵事故的發生,另一方面,吸附在原油中的蠟晶晶核上,阻止蠟晶形成網狀結構,有效的防止蠟晶長大,從而起到較好的防蠟效果
4.水溶性石蠟溶蝕劑、滲透劑、清洗劑,溶蝕石蠟剝離洗油作用強,對于油管內壁、抽油桿上的沉積石蠟、膠質、瀝青質等油垢有較好的溶解剝離清除去污作用,且清蠟快,溶蠟速率是其他水溶性清蠟劑的10~20倍,清蠟效果比單純的熱水洗凈清蠟好,且效率提高61.2%。
5.洗井后排水周期短約1~3天,節約洗井用水量1/2~2/3。
6.不污染儲層,對地層傷害率僅為5.7%,可以抗高礦化度、抗高溫。
四、現場應用情況
自2011年2月在我區W72-259#開始試用,現場通過加藥車先把前置液泵入油套環形空間,穩定4小時后,按一般洗井工藝,再次加藥液后直接洗井,在井底與產出液混合,逐漸清除油管、抽干上的蠟質、膠質、瀝青質等。
1.使用前的洗井情況。W72-259井在未使用節水劑的情況下1月2日洗井,洗井方式為超導、水量8m3,1月28日才恢復到洗井前的水平,恢復天數26d,影響產量25 t。
2.使用后的效果分析。2月12日使用節水1 500Kg洗井,洗井水量8m3,2月15日恢復到洗井前的水平,恢復天數3d,影響產量3 t。效果分析對比:與未使用節水劑洗井相比,洗井水量相同,恢復期縮短23d,少影響產量22 t,洗井周期延長2~3倍,由原來30~40天延長至目前90天,效果非常明顯。之后又在W88-21-33-8、W72-267推廣應用,效果非常明顯。
五、經濟效益分析
1.投入:3 700元/井次,2011年共使用5井次,投入水基清蠟劑費用:5×3 700=1.85×104萬元;每口井周期為90天,全年洗井4次,共計投入4×1.85×104=7.4×104萬元。
2.產出:(1)減少特車費用:在使用水基清蠟劑之前,平均洗井周期為30~40天,全年應洗井42次,而使用水基清蠟劑后,洗井周期為90天,全年洗井20次,減少特車使用22次。共計節約費用:22×4×0.035×104元=3.08×104元(每井次按4小時計算,特車費用0.035×104元/h)。(2)減少原油損失:5口井經統計一個洗井周期內降低45噸,全年共4個洗井周期,合計減少原油損失4×45=180噸,每噸3 000元,單井年創效180×0.3×104元=54×104元。
3.年綜合經濟效益:3.08×104 +54×104 -7.4×104=
49.68×104元。
4.投入產出比:1∶14.89。
[責任編輯 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