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是一例戀愛心理問題的案例,求助者自與男朋友發生矛盾后開始出現焦慮、失眠以及厭食等癥狀。本文采用合理情緒療法進行咨詢后,其焦慮、失眠和厭食等等癥狀基本消失,咨詢已基本達到預期目標。
【關鍵詞】焦慮情緒 一般心理問題 合理情緒療法
1 一般資料
1.1人口學資料
文某,女,25歲,重慶市某重點大學研究生,個子高挑,五官清秀,體態苗條,外在條件較好,無重大軀體疾病歷史,家族無精神疾病史。
1.2 個人成長史
家中獨女,父親是工人,母親是小學教師,父母對她要求嚴厲,什么事情都要求其能做到最好。從小獨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性格倔強,不服輸。從小學習成績優秀,一直擔任班干部,后來順利考上重慶某重點大學,并被保送為研究生。以前沒有談過戀愛,現在的男友是經朋友介紹相識。
1.3 精神狀態,身體狀態及社會功能
意識清醒,思維正常,有自制力,言行一致。但近一個月,白天煩躁不安,恍惚,晚上睡眠不好,食欲不振,學習效率低下。
1.4 心理測驗結果:
EPQ:E52,P54,N68,L44;屬于膽汁質人格。
SAS:標準分61分,為中度焦慮。
2 主述和個人陳述
主述:在與男友相處中,發現男友有很多自己不能忍受的缺點,最近生日時候男友沒能陪在身邊,發生爭吵,關系變得緊張,近一個月來,心情煩躁,經常失眠,做噩夢,頭痛,厭食,故前來咨詢。
個人陳述:
我與男友經介紹認識,一見鐘情,但在相處中發現,男友小氣、吝嗇、不大度、沒有擔當等無法忍受的缺點。我逛街,經常會想到要幫他買點什么的,可他從來都不知道買點什么哄我開心,就連情人節都要問我要什么。本來這次我還期待一個浪漫的生日,可是,他朋友出事了,他就馬不停蹄地趕了過去,留下我一個人傻傻地站在馬路中間,又生氣又失落。后來跟他大吵了一架,他倒是跟我道過歉了,不過都是在敷衍我。這一個月我都沒有見他,但會不由自主想到我們在一起的快樂,也會想到自己受到的委屈,想自己到底要不要跟他分手,越想越糾結,不知該怎么辦,所以前來咨詢。
3 觀察和他人反映
咨詢師觀察到來訪者穿衣打扮都挺入時,但是情緒有些低落,顯得無精打采,黑眼圈嚴重,睡眠不好,說話時思維清晰,語調急促,言語表達清楚,自知力完整。來訪者講述男朋友對她的好時,臉上依然會浮現甜蜜的微笑,說到男友的不好時會很憤怒,也很焦慮,并對未來很擔憂,也很茫然。
朋友反映:她是一個挺開朗的女孩,很活潑,有些好強,凡事都希望做到最好,追求完美,做事風風火火。近來她有些煩躁,很容易生氣,經常睡不著,也沒見她怎么吃飯,每天都頂著個黑眼圈。
4 評估與診斷
根據對資料的搜集和分析發現:該來訪者智力水平正常,有自知力,主動尋求改變不良狀態的方法;自我要求高,追求完美,容易沖動,對待感情存在認知上錯誤的觀念憂慮,引發的軀體癥狀表現為食欲不振、睡眠障礙,體重略有下降,病程一個月左右,診斷為一般心理問題。
5 咨詢目標的制定
根據以上情況,緩解情緒困擾,改善睡眠和飲食狀況為近期目標。 長期目標是要改變非理性信念,建立起新的、合理的信念和行為模式,在戀愛過程中成長,消除感情受挫帶來的系列困擾,學會處理感情問題,使其心理測驗結果恢復正常水平。最終促進來訪者的心理健康發展。
6 咨詢方案的制訂
該求助者的情緒表現是由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所以用合理情緒療法進行治療。包括四部分:第一,介紹合理情緒療法;第二,讓求助者深入了解自己的不合理信念;第三,布置家庭作業;第四,鞏固效果。
7 咨詢過程
第一次咨詢:用EPQ和SAS量表做了相關的心理測驗,結果顯示來訪者屬于膽汁質人格,E52,P54,N68,L44;SAS標準分為61,屬于中度焦慮。咨詢師在了解其基本情況后,進一步介紹合理情緒療法,并初步探尋來訪者的不合理信念。
第二次咨詢:深入介紹ABC理論,幫助來訪者提高認識,用理性的觀念代替非理性的觀念,使其認識到自己對男友的期望并不一定就是男友的真實情況,關鍵在于自己對男友的看法和感情深度,男友有權根據自身狀況和需求選擇自己的行為方式。
8 咨詢效果評估
8.1 來訪者的評估:現在心情放松多了,吃飯也有了胃口,睡覺也踏實很多,也知道了應該多跟男朋友進行溝通,也不再動不動就想分手了。盡量替他想想,多關心他,也不抱怨他了,他發現了我的改變,很高興,對我溫柔體貼了很多。
8.2 心理咨詢師評估:來訪者已基本糾正了不良認知;在焦慮情緒、與戀人的關系認識上都有所改善,已經消除失眠,與咨詢前對比,來訪者基本上消除了焦慮狀態,情緒已朝積極方向改變。
8.3 心理測驗的前后評估:做SAS測驗,標準分為35分,基本沒有焦慮癥狀。
參考文獻:
[1]中國就業培訓指導中心、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組織編寫.心理咨詢師(二級)[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中國就業培訓指導中心、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組織編寫.心理咨詢師(三級)[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