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培養技能型緊缺人才的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必須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實際應用能力和創新精神。實踐中,我們發現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課件,把抽象的理論知識具體化、形象化、直觀化,可使學生對傳遞的信息接受與掌握一目了然,極大地提高了汽車維修技術專業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 中職 汽修專業 教學
隨著汽車行業的迅猛發展,各職業院校汽車技術應用專業的招生規模一直處于擴張階段,特別是選擇汽車維修技術專業方面學生逐年增長。各職業學校加大了汽車維修專業教學設備的投入,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汽車維修專業課程的教學效率的提高,但對于生源質量相對不高的中職生來說,要想提高汽車維修專業課程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為汽車維修行業培養更多高技能型人才,我們就應該根據汽車維修技術課程的特點和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課件,把抽象的理論知識具體化、形象化、直觀化。對教學過程中用語言和動作示范表達不甚清楚的問題,通過多媒體手段,運用一些動畫效果,可使學生對傳遞的信息接受與掌握一目了然,簡單明了,這樣,極大地提高了汽車維修技術專業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對汽修專業課程學習的興趣
在汽修專業課程的教學中,教師適時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形成聲、像、圖、文并茂的多媒體教學系統,進行視、聽、觸、想等多種方式的形象化教學,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彌補了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在教學工廠里配備多媒體投影儀、電子白板、計算機、實物展臺等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各設備之間可以相互切換;在教室里組建一個局域網,與教學工廠里的教學模型等設備相連接,實現信息和數據共享,這樣就給教師教學帶來了方便,同時也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專業學習的興趣。例如,在進行汽車電氣各系統組成和原理、汽車故障診斷與排除、汽車電氣線路識圖等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精心制作并合理使用教學課件,科學設計課堂教學環節,通過教學實踐,發現學生對汽車起動系、汽車風窗刮水器、洗滌裝置、電動車窗、電動坐椅、電動后視鏡等原理的理解與掌握較傳統教學手段來得更快,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解決課堂教學專業理論枯燥的問題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教與學的效率。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突破汽車維修專業教學的難點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適時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對教學難點的突破、教學重點的掌握等方面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別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目的,選擇相應的仿真教學軟件進行教學進行汽車維修仿真教學,即通過三維仿真模擬現實中的汽車構造及原理,對汽車的各個組成部分模擬三維動畫,并且在此基礎上引入了虛擬現實技術,使學生能夠在360度全方位認識每一個零部件;通過仿真軟件在教學中的運用,把汽車構造這門枯燥的學科通過圖片、動畫、視頻等形式表現得生動有趣,這不僅可以提高教學效率,還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實踐中我們運用“汽車檢測線教學考核軟件”,模擬汽車在檢測線上進行檢測的整個流程。學生在計算機上控制汽車在每一個工位上進行檢測,達到輕松掌握檢測線工作流程的目的。讓學生通過仿真軟件進行模擬拆裝,完成后發送給教師,進行點評與指導,教師檢驗合格后,將信息反饋給學生。運用仿真軟件進行教學,易于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同時還可以實時評價與考核學生對檢測線知識的掌握程度,相對于真實檢測線來說,節約了成本,提高了教與學的效率。
三、建立網絡學習平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隨著計算機技術在工程領域和教育教學領域的發展與應用,各職業學校現代化教學設施的配備,廣大的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精心制作教學課件,通過教師之間、師生之間的協作建立網絡學習平臺,實現教與學的資源共享,這樣有利于教師教學業務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同時還能極大地提高機械制圖教與學的效率。
運用多媒體技術于汽車維修專業的教學,加強汽車維修專業課程內容與計算機技術的整合,這樣,提高了汽車維修專業課程教學內容的直觀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增大了課堂教學的信息量,提高了中職汽車維修專業教與學的有效性。
職業學校的教師需要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 著力構建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模塊化課程體系,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培養技能型緊缺人才的需要。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必須切實加強專業課程與計算機技術的整合,根據學生特點與教學內容,精心制作和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課件, 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快樂,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提高中職教學的有效性,為現代社會培養合格的應用型高技能人才。